【原创散文】 记忆的安放 (张春宇) “迷人伏尔加 最美欧亚风”——走进伏尔加庄园主题采风暨有奖征文作品11

发布于 2021-04-08 12:44

             

Подмосковные вечера Владимир Трошин

                     记忆的安放

                       文/张春宇


     2021年3月6日早,我很是激动地随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家采访团一行21人,坐着大巴车前往伏尔加庄园 采风。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次来这里不仅有采访任务,而且要完成一位俄侨耄耋老人的嘱托,送达一封由她口述我执笔写给伏尔加庄园的感谢信。信的内容如下:
尊敬的伏尔加庄园主,您好:
    我的名字叫阿杰莉娜,是在“русский Харбин”(俄式哈尔滨)出生的第二代俄侨,而今已进入耄耋之年。我24岁离开哈尔滨,可以说我最浪漫、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都留在了那里。哈尔滨留给我的记忆太多太多,尤其近年来思之尤甚,总盼望着可以在有生之年回去看望我的故乡。有时人们总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期冀美好的事情,穿过隧道看向有光的出口,某些记忆模糊的事物通过一些介质再次清晰起来。


      前几天,偶然经一位朋友介绍,认识了来圣彼得堡参观游览的中国朋友春雨女士,了解到她一直有心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俄侨的后代,并探访留在哈尔滨、回到俄罗斯以及再次移民到其他国家的哈尔滨俄侨们,收集和整理与哈尔滨俄侨有关的资料,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于是,同她谈起我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和绵绵的思乡之情。令我感到兴奋的是,我从她那里得到一张由伏尔加庄园复建的圣尼古拉教堂的名信片。同时,春雨女士还向我详细介绍了这座位于哈尔滨市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充满着异域风情的伏尔加庄园的情况。她的介绍,一下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让我的思乡感觉更加强烈起来,终于按耐不住激动的情绪,请求春雨女士把我的口述整理一下带给你们,以此感谢伏尔加庄园为中俄友谊及文化的不排他性做出的贡献。   
      我觉得伏尔加庄园这个名字自然中弥漫着一种神圣的气息,对于我这个多年未回故乡的人来说,如此未到游览之地就心生许多向往之事,就如享誉海内外的国际化大都市哈尔滨这座城市一样,从学校到医院,从商场和剧场,几乎到处都是俄罗斯风格,走进来就不想再走出去。听朋友详说后,我想伏尔加庄园之于我而言大抵就是如此。首当其冲的是伏尔加庄园第一个破土动工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记忆中,坐落在哈尔滨市秦家岗中心广场(即现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博广场)的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亦称“中央寺院”,俗称“喇嘛台”,是一个无比神圣的地方,它是那么高大,那么美丽,那么富贵。


     小时候,每到周六周日宗教节日,妈妈都会带我去那里做礼拜。牧师主持的仪式非常隆重,所有的人都是先上前亲吻神父手里的圣经,然后再一步一步自己去祷告,去点蜡烛什么的。还有合唱团的演唱,也让人觉着感动。1966年8月,它被拆毁后,我的心情很是失落。如今,复建后的圣尼古拉教堂成了伏尔加庄园的一大核心建筑,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此后的几年,伏尔加庄园又陆续复建了许多已消失的俄罗斯风格的老建筑,如太阳岛上的帆船形状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当年,它更是我和家人周末做完礼拜常去吃茶果子享受悠闲时光的地方。还有“凡塔吉娅”俱乐部。而伏尔加宾馆、普希金沙龙、巴尼亚洗浴中心等俄罗斯经典建筑也相继拷贝到伏尔加庄园里。此外,一些在俄罗斯境内早已消失的老式建筑,如巴甫洛夫城堡、奥尔洛夫马房、圣彼得堡渔村等,都让历史通过建筑开始凝固,使之在伏尔加庄园愈加美轮美奂起来。
      我想,在这个哈尔滨郊外成高子镇通向阿什河畔哈成路16公里处的伏尔加庄园里,俄罗斯文化与哈尔滨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不需要质疑的眼光,因为文化没有排他性,只会是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的撞击并在撞击过程中进行社会选择,即选优汰劣真正达到完美交融。最纯真的年龄我出生并长在哈尔滨,这里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对我们第二代俄侨来说,对中国的印象包括记忆都特别美好。因为当初在中国的这段时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即使由于那段历史很特殊,甚至我们这群人都很特殊。但我们从中国回俄罗斯的时候,许多人包括我都把咱们以前出嫁用的那种普普通通的木箱子、小茶几这样的日常家具带了回去,并完好地保存着。甚至就连针织的那种小小的桌布,只因是中国哈尔滨生产的,都尽可能带了回去,节省一些的大多现在还能使用。更不用说之前穿的旗袍、用的钱包、针头线脑全都留好了。尤其是相册,更是精心加以收藏。因为我们知道,走了之后或许就回不来了,我们不止当时需要一些物件承载一段无法忘记的记忆,就是时至今日,我们也需要一些事一些物来开启我们的记忆,何况现在又知道有建造伏尔加庄园这样一群有情怀的人来帮我们留住历史,凝固建筑的瞬间,让我们更加释怀。我们不止有带走的一些小物件让我们留住那段生活的记忆,而且有这些曾经走过、路过、触摸过、并进入过的建筑依然还矗立在那里,期待我们重回故地予以膜拜。即使我们由于不得已的原因随家人离开中国,但我们的根在哈尔滨,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历史就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
     人们常说一些东西消失了就不会再回来了,但我知道圣尼古拉教堂的塔尖标定的点,一定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同城市记忆相通、相融并会代代相传,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在某一阶段最终被斩断了。但今天伏尔加庄园你们用集体的能量复原了这样一座座堪称精品的建筑,让我多年飘若浮萍的记忆得以妥帖安放,或许真的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这样就不用站在圣彼得堡的广场上的尼古拉教堂去找寻蛛丝马迹,去追溯我以前的记忆。然后我下定决心要回到这里,曾经的屈辱只是保留了记忆,心不再疼痛,重新寻回的只是一份寂静以及未曾兑现的承诺。我想知道曾经的一切,以及我多年未曾回去的原因其实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我知道,我寻找的是带给我暖暖的感觉,触碰过就再也忘不掉,再也离不开。


      过去几十年人生顺遂,在我耳边,圣尼古拉教堂祷告的声音和合唱团的演唱让我一直明白却宁愿抱着幻想找寻答案来解析自己、解析生活。有些建筑幸运地存活下来,它们是城市的底蕴和色彩,赋予城市独特的美,体现着城市文化内涵,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些则因为种种原因而消失,永远活在记忆中,比如,如今静卧在伏尔加庄园内的哈尔滨的圣尼古拉教堂。伏尔加庄园里的圣尼古拉教堂,它的原木一定依旧散发着带着森林自由的气息和人类降临尘世之时最初的木香。
      我带着曾经少女的心思是圣母最高贵的品性“Ratio”(理性)。促使我要回到这里的原因,仅仅是为了确认你驻足在阿什河岸边是否一如你当年在原大直街和霍尔瓦特大街广场中心的模样——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亲爱的故乡,我中途拐了个弯,将又会回到这里,希望在复建的圣尼古拉教堂的台阶上,能再次留下一个名字叫阿杰莉娜的俄侨老太太的足迹。通过你,才得以把一颗孤寂的灵魂安放。毋庸置疑,你的独特性是保留你命运的文字。你看,在沉睡的万物之中,有一种介质重新组合开始生长。
      以上就是这封需要我送达的信的全文,阿杰莉娜奶奶希望这封信在她拜访伏尔加庄园之前送达,作为拜帖,如此才不感冒昧。希望没因此打扰到你们。我怀揣这样的一封信,看着大巴车稳稳驶进伏尔加庄园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欧陆文化和异域风情,瞬间让我的心绪平复了下来。我知道这次任务一定会很圆满地完成。风过留痕,俄侨文化是哈尔滨文化的一部分,俄侨史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放眼未来。

【作者简介】张春宇,笔名春雨,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刊(子曰)会员,莺燕鸣春艺术大舞台台长、总编,朗诵爱好者。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曾在《诗刊》杂志发表《秋望》《菊花》等作品。撰写过报告文学《有个性才能被记住》《用“心灵”给“生命”一个“拥抱”》《音乐文化驻足的城市及不得不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有文章收录于《哈尔滨故事》一书。2017年起进行音乐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儿童音乐》《词刊》《歌曲》《新歌诗》《长白山词林》等期刊。歌词代表作有《小橡皮》《踩浪花》《心路的灯塔》《你是一片海》《走进花开新时代》等。

【作者授权】本人为原创散文《记忆的安放
编辑:赵文铭
图片:王珏  赵文铭
主办: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
邮箱:64264359@qq.com
结束语: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微信群是以文学艺术交流为主、体美娱乐为辅的文学艺术家园,主张积极传播正面能量,大力抵制消极信息;鼓励交流答疑,反对嘲讽打击;提倡相互学习,摒弃庸俗趣味。其目的是通过加强文友之间的交流,力争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在这里,没有你高我低的窘境,也没有浅薄的傲慢与偏见,有的只是彼此欣赏和渴望进步的意愿。这里欢迎一切有利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写作水平的分享,虽然人数不多,但分享、点评、创作已蔚然成风。文友们经常自发地掀起讨论的浪花,这里俨然成为都市文艺百草园中空气最为清新的一片净土。同时,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积极组织作家、诗人、文学艺术爱好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采风活动,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也想凭借文艺家之笔,助推冰城文化产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欢迎喜爱纯文学艺术、不慕浮华、远离尘嚣的您加入本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