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能生慧,但为什么我无法掌握自己的喜怒哀乐?
发布于 2022-05-18 15:07
也许你也有这样的烦恼:觉得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有时候只要是有些负面情绪,就会被大大影响到,自己的整个状态都被打乱。
美国心理学家用情绪智力表示不同个体在情绪调节过程中能力的差异,并用情商来衡量个体情绪智力的高低,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就要提高情绪智力。
作为成年人,似乎基本要求其中一条就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写:“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但有时候情绪自我消解,会太过孤单,因此我会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自己的朋友、家人、爱人能够帮助自己,我们依靠他人,本质也是渴望他人的理解。能够被同类理解、认同,自己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满足和快乐,但反之,人就会觉得自己像座孤岛。
但依靠他人,也许可以解决一时的难题,却无法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每当我们处于脆弱、激动的时候,如果我们压抑自己,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我们都希望他人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接受、认同自己,但长此以往,如果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那么最终会陷入更深的情绪漩涡与失望中。
人生是一场旅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路途。儿童时,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接触世界;青少年时,我们接触更多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成年时,我们磨炼自己,工作、社交……也许我们不缺各种情绪的经历,但是却少了一些认识、管理情绪的经历。
我们也许因为各种原因与需要,需要压抑自己,但这并不是管理情绪,而只是把问题暂时压制下去。如果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调节、释放的方式,那么其他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时就需要寻求帮助和学习,运动、冥想、写日记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背后到底是什么?是我们未曾察觉的潜意识吗?是我们未被满足的童年记忆?还是我们的内在需要?有时候我们只认为愤怒是要发泄,悲伤需要安慰,焦虑需要放松,这都没有问题,但这些情绪背后的本质,却需要更多挖掘,唯有真正看到情绪背后的故事,才有可能对情绪做更好的调节举措。
我们有一些情绪问题,这并不可耻,也不代表我们作为“成人”的失败,将那些黑暗的日子视作寻找力量的新途径,就会踏入生活的另一面。
心理咨询、催眠/创伤疗愈/课程合作/欢迎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