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淮南第169期:非机动车安全交叉口设计

发布于 2022-06-01 12:2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规划师意识到,如果一座城市能够更多鼓励骑行者并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那么这座城市将更加健康、宜居

图1  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趋势

众所周知,受保护的非机动车道是吸引人们骑行的关键,对骑行者而言,与快速行驶的小汽车共享路权是最糟糕的情形。

图2 机非混行交通事故现场照片
位于机动车道一侧,用一条白色标线与之分割的非机动车道也差强人意。
图3 机非标线隔离交通事故现场照片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非机动车道应运而生,主要是利用隔离护栏、路侧绿化带等作为骑行者与行驶的机动车之间的缓冲空间。



图4 机非隔离设施(护栏及绿化带)

在道路交叉口处,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解决,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又变得不安全了,缓冲空间消退并让位给一系列复杂的标志标线,潜在的危险令骑行者紧张,受保护的非机动车道因此功亏于溃,失去意义。




图5 各种路口复杂的交通标线

      我们亟待一种与受保护的非机动车道一样安全有效的交叉口设计,非机动车安全交叉口是将受保护的非机动车道的物理隔离由路段延伸至交叉口内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左转非机动车便捷安全,右转非机动车安全迅捷,并且最大化减少或消除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车辆的冲突。这样的设计使得骑行者再不会在交叉口感到深陷于滚滚车流之中无所适从。

图6  非机动车安全交叉口设计

机动车安全交叉口由三个设计元素构成:路口转角绿化、前伸非机动车停止线和非机动车过街通道。组织方案:在路口中间设置非机动车禁止行驶区,在机动车通行区与非机动车等候区之间,利用绿化带加以物理隔离。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路线相同,左转全部采用二次过街的方式进行,也就是L型过街的方式。

图7 安全交叉口三个设计元素示意图

、路口转角绿化带

口转角绿化带是安全交叉口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主要是将物理隔离深入道路交叉口,就好比是针对非机动车的路缘石延展一般。路口转角绿化带将右转非机动车和等待通过的直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开。

图8 路缘石延展示意图

图9 转角绿化带隔离机非车流

二、前伸非机动车停止线

伸非机动车停止线与路口转角绿化带搭配使用,机动车停止线永远位于非机动车停止线后方安全视距范围之外。这种设计可以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

图10 前伸非机动车停车线视角

是前伸停止线使得骑行者过街距离得以缩短,骑行者能够为后侧的机动车驾驶员所见,当通行相位转变时,骑行者过街处于领先位置。

图11 机非过街位置对比

是非机动车过街通道退后,非机动车和斑马线远离交叉口方向,偏移一定距离,与传统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并置设计相比,非机动车道退后为机动车驾驶员和骑行者预留一段缓冲空间,以应对潜在的冲突。

图12 机非通行流线偏移距离

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至少保留一个车长的距离,这样右转机动车将以90度角度垂直穿越非机动车道,确保骑行者在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盲区范围之外。路口小转弯半径设计有效降低机动车右转行驶速度,从而预留足够反应时间。

图13 右转待转区

图14 右转半径

、机动车过街通道
机动车过街专用通道能够确保非机动车、行人能实现“各行其道”过街。设置宽度为9米的慢行交通通行区,分布为4米人行横道+5米非机动车道,满足慢行交通过街需求,并配套施划顺向行驶导向箭头,减少逆行非机动车的对向冲撞,降低安全隐患。

图15 慢行交通过街空间

之,这项设计给交叉口所有使用者安全、明确的指示,并提供应对潜在冲突危险的缓冲空间。 

图16 改造前后对比

前在我国,非机动车安全交叉口是个新鲜事物,尚未列入交叉口设计规范,受保护的非机动车道在几年前也是如此,规划师和工程师们将安全延伸至交叉口这一点冲突最多、人们最需要保护的空间,可以为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带来安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