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四下15课《白鹅》教学设计
发布于 2022-06-02 20:40
四下15课《白鹅》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白鹅》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的特点——高傲。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猥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鹅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就把白鹅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的准确生动,语言的幽默风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作者在运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观察家禽鹅或查找相关资料,复习唐朝骆宾王的《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课文
1.请学生观看骆宾王的诗《鹅》的动画,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见到鹅的机会少,课始运用直观的画面,既引人入胜,又将直观感受印入学生脑海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文意,勾画生字词。
自学要求:
(1)遇到生字新词画出来并大声读几遍,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流利。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2.检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利用字词卡片同桌互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强调:“奢、侍”是翘舌音;“伺”是平舌音。
(2)组长利用字词卡片,组织小组成员轮读、抢读,熟记字词。
(3)课件出示:
即将 姿态 高傲 狂吠 局促 京剧 一丝不苟 譬如 侍候 饭馆 附近 脾气 敏捷 空空如也 昂首 供养
3.默读读文,请学生思考。
课件出示:
(1)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回答。
(2)“我”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言概括回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学生自学生字词,在自学提示下,完成识字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同时梳理文章,掌握文章内容。
三、细细品读,体会“高傲”
1.品读第1、2自然段。
(1)在作者的初步印象中,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白鹅的高傲。
(2)想想刚才看过的画面,看看该怎样读这几句话。边读边做动作。
(3)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激趣再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丰子恺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到那羽毛的顺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提问:“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包括哪些丰富的内涵?
(“高傲”是褒义词,是在夸白鹅高贵、神气、派头十足、威风八面等)
2.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总领全文)
3.师生联系上下文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多次诵读是为理解“高傲”的贬义褒用打下基础,为全文的学习奠定基调。
四、多种形式品读,体会“高傲”
(一)品读“叫声”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表现白鹅叫声高傲的句子,再想想叫声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哪儿。
2.师生交流,知道白鹅叫声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它音调的“严肃郑重”上。
3.理解“严肃郑重”的具体表现。
4.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白鹅在“引吭大叫”时在表达什么意思。
教师要创设情景,给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以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这是谁呀?我从来没见过你,别再往前走了。干什么的?报上名来!否则休想过我鹅管家这一关!篱笆外是什么人?你最好不要靠近我家,我可是非常厉害的鹅卫士!)
5.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二)品读“步态”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白鹅步态高傲的句子,想想步态高傲主要表现在哪儿。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像净角出场)
2.学生理解什么是“净角”,再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体会它的高傲。
设计意图:戏剧中的净角对学生来讲的确陌生,用课件直观演示,有助于对鹅的步态高傲进行理解。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根据词语提示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白鹅 高傲 狂吠 步态 吃相 一丝不苟
侍候 昂首 供养
2.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白鹅的“叫声”和“步态”的高傲,已经很有趣了,但是“吃相”这一部分写得更有意思,这部分的第一句就是“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部分。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并通过简简单单的谈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体会“吃相”
1.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勾画出描写鹅吃饭的词语,体会白鹅吃相的特点。
(1)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鹅吃饭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一丝不苟的吃法,循规蹈矩的做法上。
(2)学生交流:什么是“三眼一板”?
(3)教师导问:“一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三眼”又指什么?
(“一板”指吃一口饭。“三眼”指喝一口水,吃一口泥,再吃一口草。)
(4)引导体会:白鹅就这样一丝不苟地按“饭——水——泥——草”“饭——水——泥——草”吃饭,从不更改,好笑吧?大家再读读这段话。
这里要将“三眼一板”做重点,引导学生从词的
本义入手,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鹅吃饭的步骤。
2.自由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鹅“高傲”的语句。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3)对比“堂倌”“老爷”的异同来体会鹅的高傲。
(4)想象作者“在旁侍候”时,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6)讨论:什么叫“窥伺”?有哪些具体表现?
(7)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体验一下“窥伺”的感觉。
(8)学生以老爷的身份想象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些什么?(练习对话) 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想象成画面,有助
于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的理解。
(9)指导反复朗读相关语句。(注意指导读出对鹅和狗对比的语气。)
3.自由读第7自然段,重点体会“架子十足”。
4.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转述。(把鹅吃饭时有人侍候的趣事讲给同学听,课文内容可增减)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三、联系课文,感悟学法
1.教师导问:作者是怎样写好鹅的“高傲”这一特点的?
2.引导学生体会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句子,体会白鹅的特点。
4.引导学生总结,不断地观察、发现,是写好状物作文,乃至于学好语文的一个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表面上说不喜欢这只白鹅,实际上却特别喜欢这只白鹅以及拟人手法的妙用。
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教师激趣,学生背诵喜欢的句段。
2.积累词语。
五、引导课外观察,布置作业
1.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观察,试用“观察——发现”的写法,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写出来,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3.继续搜集并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延伸、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教学反思
1.重视感情朗读。感情朗读,使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努力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如个人读、齐读、比赛读、大声读、默读、快速浏览等,这样通过多读去感悟作者用词的生动和抓住特点表达的方法。最后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升华情感,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2.重视咬文嚼字。依靠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仔细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当讲到鹅的吃相“三眼一板”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三眼一板”这个词。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品读,积累语文知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皖西白鹅
大白鹅
线上教学宣传海报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