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多元思维模型,从APP监听谈起

发布于 2023-10-15 01:52

APP监听一直是一项饱受大众关注与质疑的事情,本文结合这一现象,从产品多元思维的角度给出了分析,并认为APP监听是多种科学思维组成的“巧合”。

别做那个只手拿铁锤的人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这世界就是钉子。”

但是世界是个丰富的构成,不止存在钉子,所以手里只拿有一把铁锤是不够的,你需要一个工具箱。在芒格看来,一个人大致需要80-90种思维模型。这些思维模型存在于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各个学科中。

不过芒格从未对外完整介绍他的思维模型储备,我这篇文章也无意引入过多的思维模型,因为模型的内化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主动找到自己认可的模型,深入理解其原理和适应性,并结合自身经验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应用才会真正让模型对你产生价值。

多元思维模型可以满足你对世界的好奇心,本身便很有趣。同时,也能让你用于对事物的发展与人的行为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建立多元思维模型最直接的价值便是理解你的用户和产品的商业模型。

一个有趣的问题,用户认为自己被APP监听了

近期在某职场社交app上看到多个用户提及感觉自己被饿了么和支付宝监听的疑问。我想借此聊聊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能如何对用户的行为与反馈进行更本质的分析。

实际上,这类用户控诉APP监听自己对话的事件已有一段历史,去年的时候在知乎、微博等平台均成为过讨论热点,有用户甚至因此将百度告上了法庭,也有消费者保障协会向字节跳动、阿里、百度等公司发出询问函。

今日头条在去年也被迫作出过回应:

其实这真的不是监听造成,以iOS平台的封闭性,APP想在后台持续录音监听的难度太大了,而且每个人每天身边有巨大的声音数据量,要处理这些信息并作出精准推荐实际是很困难又不经济的事,甚至不如以用户在平台的使用行为为依据进行推荐。当然,这里的解释不重要,而且这种解释也无助于我们理解用户。

用户为什么会产生自己被APP监听的想法才是真正有趣,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作为产品经理,实际可以把这类事件当成一种“用户反馈”来分析,如果连这种复合奇怪的反馈你都能够分析清楚的话,那么对于那些针对产品细节或表达需求的反馈便更是不在话下了。

运用多元思维,分析用户反馈小概率事件与注意力

首先,产生这种怀疑背后是小概率“巧合”事件,而这又是一种必然会发生的巧合。你很可能有疑问,怎么可能这么巧?

其实,并没有这么巧,只是因为只有这么巧才被你注意到了。其背后,是每年被你忽略的成千上万次的不巧合。

巧合是被从无意识中拉到了意识中的幸存者。

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数据显示,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达到了6小时,在这6小时中,你接触的闪屏、信息流广告次数达到上百次很正常,这种频繁的广告刺激早就使用户疲劳与无视了,唯有少数你感兴趣的内容或这种极端巧合的信息才有机会引起你的关注与注意。

就像在一个上百人聚集的广场或车站,时时刻刻都有无数嘈杂的声响进入你耳中,但你的意识不会主动去处理和关注这些信息,可如果此时突然有人喊了一声你名字,你则会立马听见。

人对事物的解释倾向

人是有好奇心,喜欢让世间万物有个合理的解释,但如果对某一领域理解不深,或缺乏相应的思维方式,则只能作出错误的解释。

在哥白尼之前,每天看着日出日落的人类都是认为太阳在围绕着地球运行。在达尔文之前,没有人会把人类和大猩猩扯在一起,神创论是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的解释。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解释倾向也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比如打雷闪电是因为天上的雷公,雨水也是上天神明在管理,遇到干旱时要做法进行求雨等。这些都是人对于世间万物的好奇心而作出的解释。

所以,回到APP监听这个例子,对于多数普通用户而言,刚刚与人交流完一个事物,又马上在APP上看到了对应推荐,这时TA能作出的最简单解释便是这个APP是不是监听了我说的话。

让“巧合”时间发生几率提升的几个因素

1)大数据与算法

每个用户平均每天6小时的移动互联网时间,有55%花在了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百度这几个大厂,他们有足够多的用户行为数据对你可能的偏好进行分析和预测。

随着用户行为数据量的增加及算法的进步,这种预测的准确性是在持续提升的,很大程度提升了“巧合”事件发生的概率。

2)阈下知觉

有些时候,非但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导致APP向你作出相应推荐。而是反向的因为APP给你做了推荐,所以你才说了这些。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绕,而且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支付宝尝试搜索时,搜索页面上有一些推荐词,但因为你专注于自己想搜的东西,所以那些推荐词并没有引起你的兴趣和注意,但你的无意识还是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处理。之后在与朋友同事聊天的过程中,这种无意识曾处理过的信息更有机会蹦到你的意识层,使得你与朋友讨论提及相应话题。

而在你与朋友讨论提及这个话题后,如果再次使用支付宝,再次打开搜索页面,那个此前本不会被你注意的信息,由于你跟朋友讨论过,所以该信息引起注意力关注的阈值已经降低,正好引起了你的注意。在这个时候,由于你并不知道之前你与朋友的讨论是受此影响发生的,你便嗔怪支付宝,怀疑这巧合的发生是不是它监听了你的谈话。

在20世纪中后期,曾有过尝试利用阈下知觉进行商业宣传和对民众“洗脑”的尝试。因为视频每秒会有数十帧的画面,如果在其中间隔插入少数几帧的画面,观众的意识层不会注意到那些信息,但是潜意识却可能已对那些信息进行处理。

在2000年美国大选,小布什团队也曾尝试过这种手法,在宣传视频提到竞争对手戈尔时,视频里闪现了“RATS”,以此期望让选民将戈尔与负面事物联系起来的认知。不过这些广告及“洗脑”尝试的有效性及伦理一直受到质疑,现在已基本销声匿迹。

但是阈下知觉对人的联想与思维的启动还是持续被心理学家通过可重复的实验进行了证实。

3)热点

即你以为B和C事件怎么会这么巧合地同时发生,其实没那么巧合,因为A事件同时引发B和C。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前几个月上海推行垃圾分类便是个很热门的话题,那段时间你与朋友讨论垃圾桶或垃圾处理器之类的话题的可能性增高,许多电商平台在此期间也更可能投放更多的垃圾分类相关商品的广告,这也同样会增加你讨论之后碰巧看到相应商品的概率。

最后,推荐几本在我看来,有助于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的书籍。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张五常《经济解释》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赫伯特·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汪丁丁《行为经济学讲义》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