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计划将中国企业排除在2万亿公共采购合同之外
发布于 2021-09-02 09:52
近日,德国媒体《法兰克福汇报》透露,在9月1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会准备讨论一项“国际采购工具”的法规草案。该草案如果通过,将会成为对第三国施压的手段,德媒还指出,根据该草案,中国企业今后可能被排除在欧盟的公共采购合同之外!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上述草案由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党团提出,欧洲人民党党团认为,中国和欧盟之间存在着极其不公平的“贸易问题”,欧盟对中国企业自由进入其市场的做法,导致了欧盟企业的利益受损。中国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在欧盟竞标,但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却有很多限制,甚至还被排除在中国公共合同的招标之外。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补贴支持本土公司,使得这些企业在欧盟市场的报价比欧盟的竞争对手更便宜”。
直白点说就是欧盟认为,中国企业因为有中国政府提供的“补助”,可以在竞标欧盟公共项目时,拿出一个更低的报价,这对欧盟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而且,中国企业在欧盟畅通无阻,可以随意竞标,但欧盟企业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在参加某些公共竞标环节中,根本无法打败中国企业。
因此,欧盟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想使用一种新的交易工具来排除中国公司获得欧盟公共采购合同的可能性。根据这份草案,欧盟将把不开放公共采购市场的第三国的公司排除在公共合同投标之外。
也就是说,只要草案通过,中国企业也就无法参与公共合同投标。
据欧盟官员估计,每年欧盟的公共采购市场规模约有2万亿欧元。若该草案生效,使得中国公司被排除在外,意味着中国公司无法获得欧盟境内公路、桥梁、铁路网、电网等合同。观察人士认为,面对中国产品的强大竞争力,新草案将给“欧洲制造”提供一张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