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认知,到底有多重要?

发布于 2021-09-05 02:11

天国的女儿 段玫梅 - 天国的女儿

昨天和一位很优秀的前辈沟通交流,

说到目前的天花板,说到自创业后不想回去上班,

他说“上班只能糊口,连养家都难。”

深有同感。

知乎上也有很多自己后悔韶华虚度的提问,

比如“如何打破阶级固化,是经商还是读书?”

又比如“30岁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

再比如“30岁才明白发奋读书,

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生活,还能来得及吗?”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不同的问题形式,背后是同一个主题:

人生的前半段不够努力,感觉宝贵的时光被荒废。

我则要说,

很多时候,成功与否,

其实不是努力与否的原因,

是你的认知有没有得到提升,眼界如何?

人们之所以不能突破成长的瓶颈,超越自身,

很多人不是不够努力,而是认知层次低,眼皮浅。

比如,有的人在2015年前卖掉自己家里上海房产,

拿着两百万扣扣索索地去自费读个“水硕”,

然后顶着海归的帽子回来做着起薪6000的初级工作,

看着上海飞腾的房价,肠子都悔青了,

可是手里已没有太多现金了。。

而香港的李嘉诚则因为熟知城市化进程的规律,

买下成都某地,捂盘17年不作任何实质性开发,

仅仅是签个字,一前一后,净赚60亿。

与李嘉诚类似的,

当然还有前些年想尽办法在一二线城市买多套房的人们,

他们只需要在2020年前后抓紧套现,

基本就能吃到非常大的时代红利: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大批人涌向城市,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善,

结果也一定会体现在不动资产的暴涨上。

所以你看,认知一旦到位了,

努力方向就对了,生活也可以很轻松。

反之则有点凄惨了。。

其实不光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判断,

各行各业,人生各个阶段的各项抉择,

都是会受到自身认知和眼界限制的。

真正的好东西,

你都没见过,也没读过,

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

总是看着媒体分发的各类滞后、混乱的垃圾信息,

后知后觉,人云亦云,

那自然会被认知高的人“对韭当割”。

房市也好,股市也罢,抑或是劳动力市场,

本质上我们不是要和那些数字玩,

我们永远是无法穷尽规律和规则的,

我们是要和人玩,玩得过,就过得好。

如果你连自己在和哪些人玩都没有自觉,

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毕竟,活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

输赢,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现实。

那么,认知是什么呢?

是教育经历吗?是社会地位吗?

是成长环境吗?是经济实力吗?

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我只能说,全都是。

但无论如何,提高认知,

首先需要勇气和智慧去诚实面对自己。

能够承认:我是穷鬼,我是笨蛋,我是弱者。

时刻记住这一点,但不要告诉任何人。

话说回来,如何做好日常生活里的自我呈现,

则是另一项修行了。

当你有勇气面对自身真实处境这个残忍现实的时候,

你要做的就是,少判断。

准确来说:

少拿自己贫瘠的经验去做出愚蠢错误的判断。

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环境和圈子,

追随那些已经有结果的强者,

学会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初期多实践、多做事,别问为什么。

在现实和结果的深刻教育下,

一点一点地排毒,

一点一点地吐出自己之前成长过程中,

被喂养成穷鬼、笨蛋和弱者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理念。

这个圈子,怎么去找,

可以是你向往的行业里的标杆性公司,

也可以是互联网社群,

也可能是一个知识科普视频或一本书的机缘。

当然重要的不仅是提高认知,

同样重要的是执行力和实践:

你开始了寻找,开始了行动。

那么,

请你不要停止,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

不要自我麻痹和自我放纵,

又一次自顾自地胡思乱想后,

继续泡在乱七八糟的新闻和购物广告里、

眼花缭乱的游戏和短视频里,

就这么蹉跎岁月,

直到被深夜里的不安和焦虑折磨着失眠,

你拿出手机,在搜索框里输入:

35岁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个鬼啊!

自己现在就行动起来啊笨蛋!

PS:推荐一部电视剧《天道》,

原著小说是《遥远的救世主》,

可以看看刘冰、叶晓明这几个“聪明人”,

然后再设身处地想想自己,

也许我们遇到了丁元英般的贵人,

结局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如何成为“丁元英”和“芮小丹”,

那就更是只能看个人的修行了。

一切,祝好。

文文的万能笔记
①英语教学主业工作复盘; ②自我成长(健康、生活、工作、财务、亲密关系); ③阅读写作分享(分为碎片化阅读、杂文、主题阅读&写作);
81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