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转干遇上做题家,将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
发布于 2021-09-06 00:19
体制内有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干部。
一种是擅长考试,从高中一路卷到硕士,最后通过公考或者选调生考试进入体制的干部,这类人大多来自四线以下县城及乡镇,俗称“小镇做题家”。
另一种则是在军队服役多年,通过转业安置进入到体制的军转干部。这类人大多年纪偏大,不善于做题,其出身也多来自四线以下县城及乡镇,只不过在高考的时候就放弃了内卷,走上了从军之路。
在做题家眼中,军转干善于吹牛拍马,迎合上意,压迫下级,等级观念强,常常爆粗口,对同事缺乏尊重。
在军转干眼中,做题家不过就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乳臭未干,学生气十足的愤青。他们常常说:“老子当兵的时候你还在喝奶!”
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武人遇到文人,自然缺乏认同,常常会感到被文人歧视和轻视。文武之道,各有其特殊之处。当这两种干部同时出现在一个单位时,自然便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若要说优点,军转干和做题家各自有千秋。长期在部队服役的军转干,工作执行力强,眼力见好,是单位工作运转的重要润滑剂,急难险重任务也可先委派基层经验丰富的军转干。做题家逻辑思维缜密,学历和智商素质较高,且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节,是干部的好苗子。
若要说缺点,二者也可各大五十大板。军转干官本位意识较强,思维脱离社会,等级观念过强,且年龄偏大,有时候私心也比较重。做题家头脑简单,线性思维,情绪不太稳定,思考问题时常常脱离群众,喜欢谈空中楼阁。
其实,军转干和做题家,二者都是基层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做题家学学军转干部的经验和做人之道,军转干则要向做题家学习较真碰硬的精神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既能掌握军转干在严格等级体系中的生存之道,又能学习到做题家硬肝逻辑的思维能力,这样的人,一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堪当大用!
复转圈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