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为什么议论文总是不提分?

发布于 2021-09-06 15:20

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看同样的新闻热点,有的人却能够总结各类观点并整理易上手的作文素材?为什么了解了很多新闻,但作文里还是用不上,到底应该怎样整理时事热点才能有效的运用到作文中?

还有的同学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文章逻辑感很差?要么是论点与主题不匹配,要么是论据与论点不匹配,要么是论证不足被老师判为素材堆砌……

逻辑,的确是写作的根源问题,例如一些范文,虽然语言没有多么华美,但逻辑清晰、感情真挚,一样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如何提升逻辑力?

01

我们先拿一个新闻热点举例子:

【新闻事件】

加快互联网应用“适老化”

2021年01月05日 (安徽日报)

近日,工信部宣布从2021年1月起进行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同时,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确保“智能时代”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

一边是以互联网为代表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一边是迈入老龄化社会日益递增的庞大老年人口;一边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一边是反应迟缓接受度有限的适应能力,明显的落差让银发族不知所措、难以应对。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现金购物遭到拒绝;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站在路边苦苦等待打不到车;不会使用安康码,乘坐地铁公交被拦下……这些常被报道的新闻,既反映了老人被数字时代边缘化的趋向,也反映出互联网科技应用中存在的不够人性化、普适化的弊端。

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应当普惠全体公民,不应将占据人口比重18%的老年人排除在外。这不仅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道德观要求,也是“发展成果人人享有”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从以人为本角度说,科技是创造更好生活的手段和工具,应当根据人们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而不是让老人费力适应、手足无措。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银发经济”势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降低老人的互联网进入门槛、帮助他们融入科技生活,也是催生银发经济、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

国家层面系列重磅政策的出台,释放出关爱、便利互联网时代老年人的强烈信号。自2020年11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来,各类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从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打通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壁垒。此次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支付宝、微信、淘宝等实用较强的App是第一批试点,将会推出方便老人使用、界面简单、操作方便的产品,网约车软件也将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这些切实可行的举措,让2.5亿60岁以上的银发族倍感振奋、更觉暖心。

让老人享受科技红利,人心所向、势在必行。从顶层设计着眼,加强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为老人打开使用互联网服务的“便利之门”和“绿色通道”,以制度照亮科技向善之路。互联网相关企业和平台要将“共情心”嵌入产品服务逻辑中,更多地替老年人着想,创新推出更多简明温馨的老年人专属服务及产品。全社会应努力营造爱老助老氛围,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互联网知识宣传等方式,帮助老人使用互联网、融入互联网,畅享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汇聚多方合力,落实各项举措,消除数字鸿沟,让互联网应用更好地“适老”,不让老人“掉队”。

同学们对以上新闻的梳理情况:

    A同学

“互联网适老化”体现我国科技的进步。

B同学  

“互联网适老化” 帮助老人使用互联网、融入互联网,畅享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C同学

“互联网适老化”①解决“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与“老龄化社会”间的矛盾问题;②让科技更“人性化、普适化”;③其本质在于传统道德要求,我们应该主动帮助、照顾老年人;④科技向善,消除数字鸿沟,社会和谐发展。

D同学  

首先,老年人不适应现代科技并不是突然现象,为什么这条新闻会在现在出现?可能因为2020年疫情大背景下,全国出行需要用到健康宝、行程码等等手机功能,在排查“密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中老年人不配合、不会用手机等情况,导致排查“密接”出现阻碍,由此,大家发现,“互联网适老化”迫在眉睫。其次,为什么老年人不适应现代科技?一方面因为年纪大了,接纳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思想相对保守、传统,例如,很多老年人认为网购很危险,骗子很多;二方面由于身体原因,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或许都有一些减弱,适应现代科技比较慢,又没人引导,久而久之就放弃了,我们家的一些长辈就是这样。因此,“互联网适老化”的根本在于转化老年人对现代科技的观念态度以及提供更多青年人引导、科学技术方面的帮助。

C同学相对A、B同学而言更全面一些,他将“互联网适老化”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然后将新闻中关于该对象的所有观点看法进行梳理与整合,角度更丰富。

D同学的优势在于他能够站在新闻热点出现的意义、价值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出现,为什么这个时间出现,考虑到了新闻热点的时代背景,思考新闻出现的缘由。另外,D同学不只是停留在新闻本身,而是能够自发的对“老年人”与“现代科技”之间的矛盾原因进行分析。D同学之所以比A、B、C同学分析的透彻,是因为他对“老年人”了解的多,他能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与新闻进行联想思考。有同学可能会说:“我怎么知道会出老年人与现代科技的作文,我要知道我也提前了解。”其实D同学的思维,主要源于良好的学习习惯,D同学善于观察生活,也能对生活现象多加思考,那么D同学自然而然思维体系更丰富一些,脑海内能够产生联想分析的事物更多一些。

虽然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新闻,但是大家都没想到,它竟然出现在2020年高三一模的试题上:

这也是为什么沈老师的高三课总会给大家分析时事热点、梳理年度大事记,毕竟现在的教育重视“了解天下事”。对于当代青年而言,传承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都是重要的任务。

02

接下来,沈老师以“互联网适老化”新闻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个逻辑分析方法: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新闻热点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顺序来提取、整合、梳理、分析信息:

1、时间顺序:开头,经过,结果

2、结构顺序:who what,where,when,why,how,how much

按照上述方法来整理每个新闻热点,结构或许会更清晰一些,重点也许会更突出一些,最主要的是,整理过后不必死记硬背,而是把“对象”与“事件”的根本原因找到,真正理解这些新闻热点的意义,由此,写作时,才能对不同的主题进行多角度思考。

03

2021-2022秋季

高考语文综合素养课

开课时间:9月12日上午10点

课程形式:线上直播

课程优惠:第一节免费试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