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版苏35”的歼11D到底怎么了?其实一开始结局已注定
发布于 2021-09-07 11:33
在沈飞的先进战机研发历史中有很多经典机型,有些战机批量装备服役,像号称”空中八爷“的歼8战机可是我国第一款高空超音速战机,其超过2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优势使得歼8战机曾一度成为我海空军装备的主力机型;其他的像歼现阶段沈飞独享的歼15舰载机、歼16双发多用途战机,都是沈飞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产的主力机型。但是在沈飞的历史中,也有很多曾经昙花一现的机型,这些没能装备服役的战机有的是因为技术没达标,有的则是因为技术太过于先进,并不符合装备需求而下马,其中技术太过于先进反而没有装备服役的机型,就是最近几年间沈飞研制的”中国版苏35——歼11D"战机。
歼11D战机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是2015年四月中旬,有网友发现一架机身编号“11D1”的黄色战机在试飞之中,从此揭开了歼11D战机的存在。从当时网络上纰漏的各种消息来看,歼11D整体定位于“双发重型制空战机”,和被誉为“全球最强四代半”战机的苏35定位一样,二者都具备大航程、高机动优势外,在航电系统上的升级幅度特别大,最明显的就是换装了探测距离更远、多目标锁定更强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同时机载武器也换装了当前我军最先进的制空导弹。而且从当时的试飞频率来看,歼11D在沈飞的定位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机型。
但是从2016年中旬往后,关于歼11D的试飞消息就像是石沉大海一番,基本上再也没见过任何关于歼11D战机的任何进展消息,而且因为歼11D从一开始就没有官方公布过,所以在沈飞的官网上也找不到任何关于歼11D的蛛丝马迹,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歼11D很可能已经因为某些原因下马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到2018年底的时候网上再次出现歼11D战机试飞的画面,似乎又证明了歼11D并没有和之前一样早早下马的传闻。但是这个消息也成为了此后三年间歼11D的最后一则消息,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歼11D的各种最新消息,那么三年了都没有任何消息,是不是这次真的下马了呢?
关于歼11D是不是早就下马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当前空军在专职制空拦截作战的需求来看,除了歼20这种双发重型制空战机外,就只有进口的几十架苏35S是专职制空作战的机型了,剩下的歼10A虽然是,但是整体不先进,雷达不行。
其余的歼10C是多用途战机,歼11B也是老机型了,歼16虽然是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机,具有一定的制空作战实力,但是介于歼16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替代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作战的歼轰七和苏30战机,所以歼16用作专职制空作战还是略显的薄弱了一些。
但是对于空军而言,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亚太局势,和从后勤装备服役角度来说,没必要单独列装数量并不会多的歼11D战机,其制空拦截作战任务完全可以用歼20来完成,的确这个做法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从更大范围的角度来说,歼20作为新型战机,仍然存在数量少、使用成本高昂等缺点.
所以在此之前,仍然需要一款专职制空作战的机型出来,我们一开始希望是使用我们自己研发的国产歼11D战机,但是很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暂停了我们自己的歼11D战机研发工作,选择走进口替代的方式,进口了我们所需的苏35S战机,并将其分配成两个团部署在海空纷争更大的东海和北海附近。
其实进口的苏35S战机的装备服役就一定注定了歼11D的前途命运,毕竟专职制空作战、且是双发重型的战机,放眼全球种类也不会太多,而且对于几乎所有的国家而言,虽然这种定位于国土防御拦截的机型非常的重要,但是因为这种机型的采购和维护成本高昂,作战属性单一的原因影响,其批量装备服役的数量并不会太多。
所以
对于不缺军费、又有着繁重国土防御拦截的国家而言,还是会一步到位选择更为先进的战机,这样反而会发挥出成本优势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升国土防御拦截的效率,所以我们进口一定数量的苏35S,同时大批量生产歼20隐身战机,就一定用事实注定了歼11D的前途命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