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藏药问题频发……这到底该怎么应对?!
发布于 2021-09-07 17:53
导读
当心!病人藏药……
识别藏药的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常见原因:
无自知力,出现严重的、难以接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发胖、月经失调、性功能下降、过度镇静),自杀企图,精神病性症状(如被害妄想、命令性幻听等),对药物治疗存在误区或不信任(如“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会损伤元气”)等。
临床表现:
服药后立即去厕所或待护理人员离开后去厕所。
使用浓茶或带颜色的饮料送服药物,服药后回避护理人员的检查,神情警惕,血药浓度降低或测不到,将药物压在舌下,趁乱将药物藏在手中等。
预防藏药行为的护理措施
(1)服药依从性干预:
依从性干预是指围绕提高神精障碍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而采取的综合形式的干预。
即针对精神障碍病人的、以动机访谈为基础的认知行为干预。
这种干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它强调病人的参与和责任,它能帮助病人客观地分析服药的利弊,纠正病人在服药过程中的错误认知,增强病人的服药信心。
依从性干预实施表:
介入期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沟通关系,讨论的焦点——用药
评估期
总结病人的治疗观,得到病人对服药重要性与服药信心的评分,评估病人存在哪些的用药不良反应,病人既往处理不良反应的方式,以及病人对服药抱有哪些信念和习惯。
干预期
“如果……情况将有所不同”;解决与药物相关的问题;展望未来。
评价期
病人对服药的信念是否转变,病人对服药重要性的认识及信心。
(2) 至少两名护士参加发药,发药前护士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使用温开水/凉白开送服药物,服药前排空大小便。
(3) 护士要求病人当面服药,服药后张开嘴,检查口腔、舌下,上颚等部位,确认病人将药服下。
(4) 病人服药后集中看护、观察三十分钟。
(5) 为病人配置透明的软塑料水杯。
(6) 长效缓释片不可研碎服用,以免降低药效。
(7) 每日进行床单位的安全检查,及时检查病人有无藏药。
(8) 当病人处于兴奋冲动、意识障碍或不合作时,不可强行喂药,可通知医生,改变给药方式,以肌肉注射为宜,也可选择口崩片或水溶剂。
来源:李冰护理
责编:许英菡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视频投稿:xdhlbwx@126.com
文章投稿:xdhlbgzz@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