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10年的时间,我在Mathnasium数学学习中心接触了几千个美国孩子与他们的家庭,看过很多孩子,也看到过他们出现的各种各样学习上的问题。
以前的听话可爱的乖宝宝,变得有些爱发脾气,不可理喻了,似乎一夜之间就进入了青春期。● 出现“三年级滑坡”现象,怎么办呢?
● 幼童过渡青春期,怎样减少孩子困扰和家庭冲突?
孩子在经历著名的“Terrible Two” 之后,第二个大的转变期被称为“九岁之变”。这是孩子们度过甜蜜的幼童期之后,开始的第二次自我意识觉醒,并发现自我的一段旅程。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的时间不同,这一时期可以从8岁延伸到12岁。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前青春期”,以此和14岁到来的青春期区别开来。要分析孩子的第二次心理变化,我们先从孩子的第一次心理变化开始说起——Terrible Two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和成长是慢慢和父母远离的过程,尤其是和母亲。婴儿在降生的瞬间,完成了和母亲物理上的分离,从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了相应的权利。但在婴儿的头脑中,他/她仍旧是和母亲是一体的,他既是母亲,母亲既是他。而他将自己和母亲的共同体和周围的环境融入在一起。他们来于自然,成为自然。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母亲是特别依恋,不会说话,所有的哭泣的原因都在这四个字里“呼奶唤抱”。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妈妈的话一般言听计从,不太在意玩具被拿走,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谁要手里的玩具都可以给,是非常听话的乖宝宝。慢慢地,到了2岁或2岁半的时候,多数的宝宝在这个阶段都会简单的对话了。 每天无数的“不”,妈妈开始崩溃,怎么以前的乖乖宝一夜之间就变成刺头儿了呢?这个时候是孩子第一次发现他和妈妈原来是分离的,他和妈妈是不一样的。他心里有了些许恐惧,但虽然他知道自己和妈妈是分离的,但和周围环境还是一体的:小猫、小狗会说话,小树小草仍旧会对他微微笑,连石头都是有生命的。他心里升腾起的是第一次认识到“我”: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可以表达我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8岁的孩子基本开始结束梦幻般的童年早期,逐渐发现自己和母亲的距离又远了一些。之前孩子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和周围环境是融合的,突然间,孩子发现“自己”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独立。这时候起,孩子和母亲的共同体破碎了,与周围环境也分离了。自己独立地站立在天地间了。自我意识开始完全的觉醒了。大多数孩子在9岁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并一直延续到12岁。如果成人的世界给予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这个“动荡”的转变期也可能如白驹过隙,还没有等到父母察觉就过去了。而留给父母的感觉就是——孩子突然间长大了!这个从8-12岁的转变期在基于人智学的华德福教育中的专门的称呼,就是“九岁之变”。不像身体上的分离,这次和父母的分离是精神上的,不易被察觉的。孩子开始察觉他们的自我(self),他们自己的感觉(feeling)和自己的想法(thoughts)。他们觉察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想法和感觉也是不同的。这一发现首先让孩子产生了一种迷失和对死亡的担心。他们不再感知到父母的所思所想,而父母也无法猜出他们的所思所求了。孩子们发现他们不得不解释他们的内心所经历的一切,不得不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求。这令他们非常沮丧。他们怀念小时候,他们不用说什么,父母就能预期到他们的需求。他们开始感到精神上的孤独。他们渴望童年的梦幻:小山看上去是巍峨的高山,动物可以跟他们说话,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成人毫无意外地都是英雄。慢慢地,他们发现小山就是小山, 石头就是石头,大人们也有缺点,不完美,不再是他们心中的完美的英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在他的诗歌中写道:“The things which I have seen, I now can see no more.”对于幼童感到兴奋的各种庆典,9岁的孩子开始感到稀松平常,毫无特别之处。父母也会有种失落感,因为孩子对小时候喜欢玩耍的地方再也提不起兴趣了。他们感觉树变矮了,路变窄了。梦幻消失了,魔力消失了。所有的事物都变了。父母留下了对曾经时光的深深的怀恋和追忆。孩子的眼睛似乎第一次变得很大,可以看见以前他们从来没有看到的东西。他们看见不公平、自相矛盾和目光短浅。他们崇拜的成人从神坛上跌落下来,这使他们很沮丧。如果父母不再完美,孩子们可以依赖谁呢?他们也看到他们的老师的不完美之处,他们感到非常困惑。因此,他们变得冷漠,变得抽身离开(pull back)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正在发生的这一切。他们试着开始练习他们的掌控能力。然而,他们发现他们不是他们开始想那些他们不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感到诱惑的同时,也有负罪感。他们内心有两种声音在挣扎,一种声音怂恿他们去调皮捣蛋,另外一种声音告诉他们不可以。他们明白他们可以有选择了,因此他们站出来,开始表达他们的需求。“我想要这个,我不想要那个!” 他们试着开始练习他们的掌控能力。然而,他们发现他们不是总能得到他们所要。如果他们有了某个选择,他们不得不面对相应的责任。他们慢慢地明白,这种可以选择的新的能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们不确定这是否值得。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同时拥有小小孩的世界和执行着成人世界才有的做决定的权利。逐渐萌生的意识是——对于需要负责这样的“新概念”,他们中的某些人会想躲回像在妈妈肚子里那样安全的童年;而另外一些人却稚气未脱地想一头扎进令人兴奋的十几岁孩子的世界,并证明他们自己是值得拥有的。他们开始批评周围的一切。通常,只有他们喜欢的阿猫阿狗才能逃脱成为他们这种沮丧情绪的发泄对象。“我不喜欢你。” “你不公平!” 经历这一变化的8、9岁孩子会变得沉闷、愠怒和情绪化。当被问及“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烦吗?”的时候,典型答案是“没有”“我不知道。”孩子和父母之间这种新型关系常常被两个问题表达出来,“你们真的是我的父母吗?”、“我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第一个问题来自他们的分离感和孤独感——因为这样的感觉,他们常常想逃回当他们感觉安全和被连接的时候。他们开始对于他们自己的幼童时期着迷,会问很多相关的问题。有些孩子甚至会像小宝宝那样说话并且重拾小宝宝时期的一些习惯。如何解决这一变化的方式和后面几年进入青春期的方式息息相关。如果在9岁之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建立自信的方式,他们有了可信任的成人,然后,他们会倾向于解决这种分离的感觉,并且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在生活中,我们丢失了什么通常也会有所得(补偿)。九岁之变中也是这样的。伴随着常常发生的困惑和挫败感,孩子做事情的能力也有所增强。其表现在身体的协调性,理解力,和对世界的兴趣。孩子在一个活跃的内在生命和外在能力上达到了一个平衡。这使得四年级、五年级甚至六年级教起来都非常赏心悦目。这是整个童年期的灵魂。this is the heart of childhood。如果孩子没有从9岁之变中找到获得自信的途径,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成人,不能发现一个充满希望的关系,他们会假装出一种态度:“我不在乎。” “我讨厌所有的东西。” 许多年轻的辍学生和犯罪分子的绝望之情都是起源于这个阶段。这样的态度被称为辍学综合症,尤其在男孩中比较普遍。显然,许多9岁的孩子没有离开学校,他们也没有离家出走,吸毒或者觉得生活不值得。他们还是待在学校和家里,但是他们摆出一副一副姿态:我不在乎,我就是不做,怎么了?不行吗?过了几年,当他们十二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变成辍学,离家,吸毒,酗酒 或者滥交。强迫在孩子早期的时候,未成熟地用成人的抽象思维处理事物,会严重削弱孩子在以后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孩子在学习如何获取世界的全方位知识,并学习如何用身体和头脑与这个世界互动。这期间增长的知识和能力是让自己拥有在这个世界的生存能力。有了基于生存的全部知识所构建出的安全感,他们可以很自如地进入抽象思维(thinking)的世界。孩子出现哪些征兆的时候,意味着“9岁之变”真正悄悄地来临呢?来对比一下下面的list,看看孩子的“9岁之变”是否已经来临。1. 对死亡的恐惧
2. 经常做恶梦,怕黑
3. 经常疑惑你们是不是他们的父母,他们是不是你们的孩子。经常要求讲他们还是一个小宝宝的时候的故事。
4. 情绪变化起伏大,常常5分钟之内,行为一会儿是非常孩子气,一会儿又会像14岁青春期的大孩子
5. 被疏离的感觉:“没有人喜欢我,甚至我的老师也不喜欢我?我没有朋友!
6. 喜欢独自待着,像是在“思考”
7. 为了证明孩子不是父母的延续这种新的意识,他们可能故意对你撒谎,仅仅是想看看你是否知道他们在撒谎。
8. 无原因的喊叫或哭泣。“我不知道哪里不对头!”
9. 分离感使得他们意识到,“我就是我,没有人能够了解我的想法。”
10. 梦幻而且美丽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以前眼中的森林小精灵的神奇城堡现在来看不过是一块丑陋的石头。这些都让孩子感到伤心和厌恶。
11. 成人尤其父母和老师,不再是毫无瑕疵的完美,孩子们不再盲目崇拜。这一发现让孩子感到沮丧,害怕。他们想躲避,想让自己穿上带刺的盔甲,他们变得冷漠和极具批判性,对万事都看不顺眼。
12. 在学校里,孩子们之间有了自己的秘密,和谋和小集团的图谋,但往往不会成功。他们想瞒着老师做些什么了。
13. 他们故意做一些事情,公然挑衅父母,就是想测试一些父母是否还爱着他们。
摆脱对孩子这些不讨人喜欢的各种变化的反感厌恶和抵触的心理。对于他们的新意识的出现感到高兴,欣慰。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可以真正地学到什么。从主观认知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对于批判性思维和批评性地评判能力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9岁的孩子变得更热衷于观察,对于和世界的连接更有兴趣了,想知道事情是如何运作的,不再想当然。因此,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上,除了数学和语言艺术外,可以引入更多的学科了。了解孩子的需要——对自己所在世界的掌控感,要允许并支持孩子们的能量和热情更多地用于学习掌握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本领。他们会迫使自己更好地发展沟通技巧,因为在这个时期他们会希望别人能更好懂得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在这个时机,在这个角度多多帮助他们。理解他们重新定义并发展他们的好恶,“想要这个,不喜欢那个!”,他们正在以此发展并锻炼他们生活中的选择能力。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明白在有选择权的同时,也要对所选择的后果负责任。(可以开始考虑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了,如扎耳洞、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去野营等等)引导他们拥有充满积极的内心生活,这有助于孩子学习去追随自己的想法,并看看自己的想法会走向何方。一个真正经历这种分离感的孩子,青春期反而会相对容易一些。在这个时期你可甚至可以窥见你孩子teenager的样子。进入他们的房间要敲门,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分享他们的感觉,请不要给他们压力;有时候,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拥抱,或者抱着他们静静地陪伴。如果可能,是时候给你的孩子一个单独的房间或至少属于自己的特殊私人空间。不要仅仅因为他们的举止行为有时候看上去像青春期的大孩子,就对待他们像大孩子。这个时候不意味着他们就做好准备可以看13岁孩子可以看的电影,读成熟类的书籍,穿大孩子的衣服,把头发理成大孩子的样子。如果在他们真正青春期到来之前,你让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了的话,那他们到了8-10年级还剩下什么来让他们显示他们的叛逆呢?那所剩下的肯定是你不想看到的。1. 对于每一个赋予孩子的新的自由,需要描述清楚与之对应的责任。3. 不要对你的女儿的身材和体重评头论足,也不要在女儿面前提及你自己的身材管理的困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被了解。作为成人,在决定对于孩子采取任何的惩罚之前都要三思:“惩罚是公平和合适的吗?当明天你的情绪稳定之后,你还会做出相同的惩罚决定吗?对于惩罚所带来的后果,你会感觉良好吗?”同时,脸皮要厚一点。当孩子大喊大叫地说:“我狠你!”的时候,不要被激怒,理智并充满智慧地回应他,“没关系,为了我们两个我会给你足够的爱。”
对于孩子谈论有关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你感觉不对头或者不太理解,请和老师取得联系。
考虑带你的孩子去教堂或者其他可以提供有仪式感或者精神层面的指引的地方。经过了九岁之变之后,孩子需要和精神世界重新建立联系。他们可能会对祷告有需求,会有有关善恶,是非的各种问题。如果这些都不适合你的家庭,你可以考虑每个周日的早上有意识地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这些有规律有韵律的家庭活动也能很好地支持孩子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
让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地球,了解人们是如何让自己吃饱穿暖的,从而带给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相信自己也可以独立地生活在天地间。比如可以尝试给孩子提供农耕机会(这个在家或学校就可以进行),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播种,收获,享用的整个过程,为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做准备。在此过程中,更加深了孩子对周遭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可以给孩子引入植物学、动物学、地理等 让孩子们系统地了解自己以后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唱歌、舞蹈、戏剧等艺术的方式,滋养孩子们心灵和精神的发展。不要给孩子的阅读设置过多的限制,故事的、非故事的,只要孩子感兴趣,和他的年龄段相符的、可以提升阅读兴趣的书籍,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的态度。孩子会有自己的阅读轨迹,慢慢地,阅读的兴趣会更加广泛,从阅读中逐渐地会发现自我,从故事类会过渡到非故事类,人文的,心理的,知识类的,开启了探索整个世界的旅程。
有对数学的其他问题,或者对孩子养育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欢迎入群和Angie老师交流哦!入群通道-》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