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墓在什么地方:努尔哈赤的儿子当中,谁的实力最强大?

发布于 2021-09-08 02:03

多尔衮墓在什么地方纷纷云云


细细翻检史料,皇太极主政十七年间,几乎所有王公贝勒都受到过严厉处罚。皇太极最有出息的儿子豪格曾经三次受到过降级、罚款的处分,而多尔衮只受到过一次。


在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多尔衮可以说是成功的。他首先继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对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尔沁.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苏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汉、奈汉诸部曾人关协助清军作战,多尔衮对他们优劳有加,封赏甚丰,后来双方的封贡往还长期不断。此外,双方首脑人物也时有来往,如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郴王满朱习礼等贵戚前来,多尔衮等亲自迎送宴请。多尔衮因事出塞,也常与各部落王公贵族相会,从而不断加深双方的感情。顺治二年四月,皇太极第八女下嫁科尔沁部巴雅思护朗。同年十月和四年十二月,皇太极之二女及十一女先后下嫁阿布飛和噶尔玛索讷木。四年八月,多尔衮自己也纳阿霸垓部落笃思噶尔济农之女为妃。这些都是传的联姻政策的体现。多尔衮正是通过这种手段,维持了北方的稳定。正如后来魏源所感叹的:“世祖当草创初,冲龄践阼,中外帖然,系蒙古外戚扈戴之力。”


革除积弊多尔衮进入后,还下令:“自明朝祸乱,刁风日竞设机构讼,伤财败俗心窃痛之!自今皆予以维新,凡顺治元年五月初二日昧爽以前,罪无大小悉行豁免。有违谕讦讼者,以所告之罪罪其自身。田、婚、斗殴细故,就有司告理即可。重大案情者经抚按结案,不是机密要情,无许进入越级诉诉。有讼师诬陷良民的,加罪一等反坐讼师。”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专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 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多尔衮墓在什么地方

天聪二年(1628年),在母亲死去的翌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有战功,破敌人于敖穆楞。皇太极赐给他“墨尔根戴青”的美号,这一年,多尔衮16岁。


顺治七年,多尔衮终于完成了一段隐藏在心底多年愿望,他将她的母亲当年被逼殉葬的阿巴亥追封为皇后,并且送入太庙和父亲一起接受子孙朝拜。这对顺治还有朝廷大臣来说是个不好的信号,多尔衮不是皇帝却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极有可能下一步就是自己当皇帝,因为多尔衮什么都有了就差一个皇帝的称号了,他不可能一直当摄政王,名正言顺变成皇帝是迟早的事,而天无二日,多尔衮要当皇帝自然顺治就没有好下场了,于是宫中的傀儡顺治皇帝极其一家人备受煎熬,不知道自己下场会怎么样?就在大家都难受的时候,一个新消息传来了,多尔衮死了,大家解放了。


反观阿巴亥和他的三个儿子,自己是深居后宫的女流之辈,当时的阿济格22岁,赳赳武夫,有勇无谋,多尔衮和多铎,一个14岁,一个只有12岁,年龄尚小,没有了代善家族支持与保护完全成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肉”。而最终的结果也便在意料之中,多尔衮失去了继任后金大汗的资格,大妃阿巴亥更是被逼殉葬。


  逮杀豪格后强占他的妻子,是多尔衮引起福临愤怒的一个焦点。顺治元年四月,以往支持豪格的正黄旗头子何洛会,向多尔衮告发豪格图谋不轨,说豪格后悔当初在继位大事上有失谋算。其中有一句侵犯多尔衮的话说:“我豪格恨不得扯撕他们的脖子。”多尔衮以“诸将请杀虎口王(豪格)”为理由,企图谋杀豪格,由于他的同胞弟弟顺治小皇帝哭泣不食,才得以免死。顺治五年,反对毫格的人建议将毫格处死,多尔衮假装说:“如此处分,实在不忍!”便将豪格幽起来,等于判了无期徒刑。数月后,豪格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狱中。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强迫豪格的福晋(妻子)博尔济锦氏做自己的妃子,又害怕此事贻笑后人,秘密布置大学士刚林在史档中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但是,多尔衮在拥有“皇帝”之实的前提下,到底有没有“谋位篡逆”的想法呢?


所以,笔者认为,在“托孤”行为中,“大臣辅政”的形式虽然有着诸多先进和合理之处,但因为鳌拜的过分举行和僭越行为,让这种理性的“托孤”方式成为了较之“亲王摄政”,对皇权更具挑战和威胁的行为。单就皇权威胁来看,“亲王摄政”较之“大臣辅政”,更胜。


成宗义皇帝:多尔衮身后殊荣的顶点,却也是顺治最后的耻辱与屈服


多尔衮墓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


半年后,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四月一日,在多尔衮即将出征大明前夕,豪格的一个亲信部下,据说在“力谏不从”的情况下,出面检举豪格“悖乱”。处理的结果是,几位忠实于豪格的部下被杀死,豪格本人被废为庶人,所有的七个牛录被剥夺,罚银五千两,然后——“罪恶多端数不胜数,姑且不再追究,遂释之”。(《清世祖实录》卷四,顺治元年四月戊午。)这是一个奇怪的、完全狗屁不通的判决。表明,在罗织罪名、玩弄权术、陷人于不义上,多尔衮还不是特别娴熟老到,他和他的后代们需要向大明朝官场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另一个可能是,多尔衮急于征伐大明,时间过于仓促,来不及仔细琢磨。


随后,豪格死后仅仅两年多一点,三十九岁的多尔衮正值英年便遽然死去。


然而,在导致清初迟迟不得恢复的因素中,还有圈地、投充、逃人三大恶政。


成功的处理民族关系中华古代名将录之一代枭雄---多尔衮


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多尔衮如何成大清的真正领袖


多尔衮墓在什么地方

原本拥护支持多尔衮的势力,比豪格势力要大,但第三方力量济尔哈朗加入,也支持豪格。这就导致了一个结局:两派力量几乎势均力敌。


后人多尔衮一生妻妾众多,但是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他从自己的弟弟多铎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取名多尔博。


清朝成宗义皇帝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传奇人生


我们不讨论谁究竟该继位,就讨论当时多尔衮是否是努尔哈赤合适的继承人:


多尔衮自幼便受到自己父亲努尔哈赤的喜爱,在皇太极时期又不断的得到封赏和升迁,到了顺治皇帝登基之后,多尔衮权倾朝野,摄政专权,成为清朝实际的治者。


  不久,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时,皇太极“暴逝”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也就是说,对苏克萨哈同样不满的索尼,在三人的争中保持了中立态度,甚至想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皇帝亲政,以躲避争之害。


就这样,两黄旗在朝堂上的势力彻底被瓦解,此举不仅让多尔衮最大的政敌豪格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支持力量,同时也为其大肆发展两白旗势力打通了道路。


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虽然受到崇祯的的重用但是明朝灭亡后就准备归顺李自成了,没想到半路上就得到了,自己的父亲被农民军拷打追饷,爱妾陈圆圆被掳的消息,他一怒之下,回到山海关向李自成举起抵抗大旗,李自成得知后,自然带着大军准备灭掉吴三桂。


攻灭大顺清军进入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九日,多尔衮命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同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部三万余骑,由大同经榆林、延安迂回入陕进攻大顺军;命和硕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所部进军江南。


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多尔衮如何成大清的真正领袖


顺治四年(1646年),他又根据群臣的意见,元旦朝贺时不再对福临跪拜。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多尔衮出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其名字的满语意思为“狗獾”。生母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是乌喇贝勒满泰的女儿,比努尔哈赤小三十一岁,她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满十二岁时嫁给努尔哈赤。


  乾隆四十三年,弘历阅看实录,以为多尔衮“定国开基,以成一之业,厥功最著”,明示平反昭雪,还其原爵,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从清廷爱新觉罗氏家族看,多尔衮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创建者,乾隆帝为他重新作出评价,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但乾隆多心,避免日后惹起宫廷是非,上谕中说:“为后世征信计,将从前关于此事之上谕,均不得载入国史。”于是有关多尔衮的档案概行销毁,以至《八旗通志》中的多尔衮传,记他死后的事也只寥寥数笔,后人很难弄清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之事的本来面目。


其二,告诉朝臣,自己是容不得任何谋逆行为的,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一样会被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