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嚷嚷的“酸性平面”,酸的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09-13 08:27


作为对上世纪流行文化的复刻,它复古但又不止于此,新时代的设计师们通过天马行空的构思,在保留酸性设计原汁原味的同时,注入一种面向未来的科技感。


在当代的酸性设计中,你可以看到音乐磁带、CD光盘、POP Art纹样、霓虹色等大量复古的元素充斥其中。
当然,也有流动扭曲的金属液态字体、3D物件和镭射、金属、铝箔等未来元素。
怀旧的视觉里,却有着了科幻未来主义的反乌托邦场景,复古与未来在这里兼容碰撞,撞出新的火花。

其中,色彩是给人带来强视觉冲击,并形成记忆点的关键因素。
酸性设计在色彩上的运用可以说是十分大胆且具有想像力,这类海报样式大多由鲜艳、高饱和度渐变色、霓虹色和萤光色组成。

同时非常多使用撞色搭配——在鲜亮颜色构成主视觉的前提下,常以深色打底,配色的层次感使画面产生光怪陆离的迷幻效果。
不同于极简主义留白的秩序感,酸性设计没有太多的理性与克制,给人一种十分混乱的「越轨」的冲突感。
打破常规的排序规则,凌乱的图形、没有逻辑的排序布局和奇思妙想的拼贴方式,各种元素以失控的状态铺满画面,形成一种强烈刺激。


当然,作为设计本身,它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的野蛮生长。
在复杂与无序之中,各种几何图形不断重复、裁切与组合,风格化字体和风格图案等组合元素不断堆叠,在二维平面上营造出独特的空间层次感和结构特征。
视觉设计本质上是传达讯息的一种方式,酸性设计有其独有的讲故事方法。
它是个人化的叙事,极具张力的视觉语言展现出一种非常情绪化的主观情感,这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话语。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在潮牌、音乐节海报、杂志封面等各种商业领域看到酸性设计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发酵,小众文化也将慢慢融入到主流设计之中,流行的审美趋势和范式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革新。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推荐热门文章
从建成到拆除!再见了, 黑川纪章的“中银胶囊塔”
爱情事业全都要?看看建筑师们钟爱的事业和甜蜜的爱情吧
欢迎购买艺术与设计最新杂志


7、8月刊现已发行
艺术与设计(理论)投稿方式
艺术与设计(理论)欢迎您的来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
【电话】010-68583578
【邮编】100054
【E-mail】 lihongfei@vip.163.com
【官网】www.artdesign.org.cn
【投稿须知】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欢迎下载艺术与设计APP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