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未牵绳,宠物遭遇交通事故能获赔偿吗?

发布于 2021-09-15 03:07

信德说法
诚信专业、勤勉尽责、高效优质,一站式法律服务!

来源:法治日报 | 作者:林涛

主人未牵绳,宠物遭遇交通事故能获赔偿吗?

 

  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从街坊邻居们的聊天中,时常听到“某某家的宠物犬被车撞了,花了不少治疗费”的事情。那么,车辆碰撞动物的交通事故,法院通常如何处理?宠物犬主人能否获得赔偿?就以下面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2020年11月的一天,在北京市西城区某道路,贺女士家宠物犬横穿道路,张先生驾驶小汽车刚好路过,宠物犬被车辆右后轮碾轧后死亡。贺女士与张先生未能就调解赔偿达成一致,后提起诉讼。贺女士认为,张先生应能看到并避让宠物犬,而且张先生碰撞宠物犬后没有及时停车而是开车逃逸,导致宠物犬死亡。因此,张先生在交通事故中存在过错应该赔偿。关于赔偿金额,贺女士认为自己的宠物犬属于名贵品种,而且事故后自己作为宠物犬主人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主张张先生赔偿自己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费共12000元。张先生则抗辩称,当时没看到宠物犬,更没觉察到车轮碾轧。事发地点不是人行横道也不是路口。自己是正常行驶,不应该承担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贺女士在户外遛狗未系牵引绳,放任宠物犬进入车流量较大的机动车道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碰撞发生的地点不属于人行横道区域,司机没有减速观察行人的法定义务。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可见涉案宠物犬体型小,进入机动车道速度较快,从绿化带跑出时,直接碰撞到车辆右后侧,留给司机可供预判的时间和角度有限,因此不应认定张先生具有违法行为。对于贺女士所称司机逃逸一节,法院考虑到车轮轧到井盖等异物也会出现类似幅度颠簸,且后方还有车辆行驶,故张先生没有意识到碰撞的是活物并立即停车查看并不违反常理。因此法院一审驳回贺女士的诉讼请求。后贺女士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遛狗牵绳,不仅是维护公众场所安全的公德意识,更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动物防疫法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此外,《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也有明确规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养犬人认为自己的宠物犬小,不用系犬绳。但司法实践中,因小型犬引发危险进而导致诉讼的情况并不罕见。有老年人骑电动车在胡同穿行,院里突然跑出来宠物犬,对着路人吠叫,吓得老人跌倒摔伤;有时在晚间,犬只之间嬉闹,突然跑到机动车道,司机紧急避让,发生剐蹭事故……这些事故的起因,都是管理人没有用犬链束缚犬只所致。所以,文明养犬不仅是对他人健康和安全负责,也是对宠物犬最好的关爱。

  虽然很多人将宠物犬当成家人看待,但犬只毕竟是动物,无论赠予还是买卖,都是对于财产权益的处置。但是,由于主人对犬只寄予深厚的感情,如果宠物犬产生伤亡后主人长期痛苦,在精神层面是否应当给予主人赔偿呢?答案是肯定的。民法典规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在一些案件中,有充足证据表明相伴多年的宠物和主人产生亲密的共情关系,属于具有人格意义特定物,如果交通事故认定了侵权人承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那么理应赔偿宠物犬所有人的精神损失。


推荐阅读

▶!轻松拥有自己的商城,前1000人免费申请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夫妻另一方能否作为债权人向借款人主张权利
▶涉企轻罪案件量刑要点论纲
▶迷茫时,不妨去做这4件事
▶自动放弃社保能否构成不予认定工伤的理由?
▶如何确定高空抛物的高空标准
▶这四种人,请深交一辈子
▶确立恋爱关系后的17个法律问题,不可不知!
▶以单位的名义索要“赞助款”构成何种犯罪?
▶每天做一两件很难但上进的事
▶两高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窝藏、包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民间借贷纠纷中“名为服务费实为利息”的认定
▶没有硬实力,人脉就是个笑话
▶交通事故受伤后何时可以做伤残鉴定
▶《民法典》施行后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4个实务问题解答
▶你自律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判决前转移财产致使法院无法执行,是否构成犯罪?
▶没有借条,怎么要回欠款?教你6招“亡羊补牢”!
▶指望别人,不如提升自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