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鼓楼街唱经楼,全国为数不多与科举制度有关的实物载体

发布于 2021-09-20 20:42

顺着柳巷一直往北走,在鼓楼街左拐,不远就可以看到唱经楼。如果不是唱经楼门口有几块石碑上写着全国、市重点保护文物,很容易把人闪过去。风很大,冬天的风刺骨寒冷,正好天气晴朗,阳光照在唱经楼的红墙蓝瓦上,肃穆庄严明净宁静。

唱经楼始创于明代初期。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刘鲁重修,在明代科举分五经(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试士制,名列榜首者称五经魁。楼的功能原为乡试后正式放榜前宣唱五经魁首(在唱经楼宣唱并题写经魁、亚魁、文魁的名字和籍贯)之所,因此名为“唱经楼”。

唱经楼前还要举办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从唱经楼到贡院(文赢公园贡院旧址),放榜后,巡抚还要亲自主持鹿鸣宴,在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唱经楼是科举文化遗存中为数不多的宣唱金榜之所,是现存少见的与科举制度有关的实物载体。

唱经楼由正殿、春秋楼、通廊组成,从正上方看呈现工字型。

唱经楼楼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一楼为五经阁。二楼为唱经阁,重檐设平座,座上周围设清道光八年浮雕游龙牡丹纹孔雀蓝琉璃栏板,在下午太阳的照射下分外明媚。唱经楼顶部为十字歇山顶式建筑,顶部有孔雀蓝琉璃剪边。唱经楼正脊上也有狮象驼宝瓶,清道光八年重修。

春秋楼为清康熙三十五年增建,高两层。第一层为三眼窑洞,第二层为单檐硬山顶前廊式建筑。唱经楼、春秋楼的孔雀蓝琉璃瓦在阳光下色泽明艳,脊兽瓦当整齐排列,飞檐翘角高高昂起,斗拱紧密互抱。在旁边现代化高楼掩映下更是独居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2003年02月—2005年08月,唱经楼由著名古建筑设计专家冯冬青先生主持修复。现在的唱经楼、春秋楼焕然一新,被保护起来。

图文文字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旅行岁月小记,用心灵感悟记录人生的实际和心灵的旅程。励志语录,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曾经在纸媒发表散文、诗歌、论文多篇。欢迎交流分享。
在东方哲学根基上繁茂数千年的中国古建筑,蕴藏着中国传统智慧的全部精髓。他们从时间的深处走来,向着空间的广阔走去,包裹着你我的族史乡愁,携带着你我的家国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