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柳巷一直往北走,在鼓楼街左拐,不远就可以看到唱经楼。如果不是唱经楼门口有几块石碑上写着全国、市重点保护文物,很容易把人闪过去。风很大,冬天的风刺骨寒冷,正好天气晴朗,阳光照在唱经楼的红墙蓝瓦上,肃穆庄严明净宁静。
唱经楼始创于明代初期。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刘鲁重修,在明代科举分五经(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试士制,名列榜首者称五经魁。楼的功能原为乡试后正式放榜前宣唱五经魁首(在唱经楼宣唱并题写经魁、亚魁、文魁的名字和籍贯)之所,因此名为“唱经楼”。
唱经楼由正殿、春秋楼、通廊组成,从正上方看呈现工字型。
图文文字来源于网络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