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救救我的孩子吗?
发布于 2021-09-21 00:34
吓我一跳,赶紧问是怎么一回事。
她很是激动,“现在老师怎么这么教的呢?语文、政治、历史、地里、生物老师全是照本宣科,一点都没有扩展延伸不说,上课抄一大堆的笔记,而且笔记都要求背诵,背诵后要默写。像语文,哪是这么学的呀?背笔记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吗?
那些笔记,只是某个人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要孩子全部背诵某个人的观点,长期这样下去,孩子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吗?
我觉得文科的教学,应该是多引导学生读书,而不是死记硬背。读书读多了,学生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的辨别力。尽量少灌输,读多了,学生自己会进行比较辨别,会分清楚美丑,而不是一味听一个人的观点。背笔记,我觉得这是洗脑,把这个时间还给学生自己读书,比死灌要强多了。
再说,一个人的读写能力,应该是靠大量阅读积累起来的,而不是靠老师照本宣科讲,然后就大量时间花在背笔记上。我让孩子读《上下五千年》,读《全球通史》,读《哈佛中国史》,读《国家地理》,我觉得就比背那些笔记要重要得多。把时间浪费在死记硬背上,还不如开展读书会多读书呢。
南山老师,你说怎么办呢?我崽语文在小学是年级里最优秀的学生,现在他刚进初中就这么不习惯老师的死灌,我很担心他以后就成了只会背诵,没有自己思想的人。”
听了网友的诉说,很是难过,我一下子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记得前几年,我们每年会有活动,两家往来还是蛮多的,她的孩子和阿邦曾在网上对弈,在线下也经常往来聚会,大人小孩彼此谈得来。我对她儿子还是挺了解的,那个孩子学习能力强,从小很专注,围棋过了业余五级,毛笔字和画国画都是非常棒的。小学三年的时候,记得他妈妈发过他写的几篇作文给我看,我当时被他的文字组合能力震惊,完全超过了一般初中生的水平。他小学读的是全市最好的学校,数学奥赛获过奖,而且他曾经做班长,这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对这种特别优秀的学生而言,按部就班的课肯定吃不饱,而且毫无挑战的学习内容,简单粗暴的学习方式很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具体情形到底如何其实大人也只是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我只好告诉家长,老师要面向班上大多数学生,像你儿子这样优秀的人毕竟是少数,你可以去与老师沟通,在布置作业上对你儿子采取对路的方式,尽量多布置理解性作业,对背诵笔记部分可以去除。另一方面,你既然有能力给孩子推荐读物,在家可以多看点书。
我还告诉她,学校老师与培训班老师的使命感不一样,培训班的老师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但他们更注意如何从兴趣上吸引学生,以招揽生意。而学校有成绩评比,简单粗暴的死记硬背,低学段成绩提高还是挺快的。文科学习有大量需要记忆的东西,这也是个绕不过去的坎。但是语文除了必背课文,笔记确实没必要背诵再默写。当然,很多老师上课不敢向课外拓展延伸,也许是害怕不小心踩雷。毕竟文件一再规定过,大小会议反复强调过,延伸扩展涉及到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如果没把握好,不仅对学生造成影响,对教师自己也会有很大的风险。与其担风险,不如循规蹈矩。当然,就是讲课本内容,也应尽可能生动活泼些。否则,再好的食材,如果厨艺太差,也会影响食欲。加工课堂与加工食材,应该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家长是个非常懂教育的医科硕士,她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研究的,她自身素质高,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有很高要求的,她并不一味看重分数,她更在乎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心智健全。家长希望孩子在初中这个认知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能多读好书,多发展心智,多做有益于提升能力和认知的作业,是非常合理的诉求。而且孩子的要求根本不过分,孩子希望老师讲课有趣点,视野拓宽点,作业有智识点,可是现实却很难满足这么点要求,真是太悲哀了。
说起教育,学生最美好的时光,却得做着最无聊的事,而且还不得不做,逃无可逃时,这才是人最可悲的地方。遇见好教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出现大面积的好教育,这是一个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中秋月亮好美,可挂得太高了,只能遥望。
南山松随感
以教育的眼光看世事,坚持原创为主,以随笔、随感、文学的形式展示独到的见解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