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今天你吃月饼了吗

发布于 2021-09-21 07:13

AUTUMN
欢迎外院视角喔~

不曾私照一人家

直到天头天尽处

共看蟾盘上海涯



中秋


中国

中秋介绍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

(来源于百度百科) 

中秋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来源于百度百科) 

中秋发展历程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1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 

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是很流行。

2

中秋节定于唐代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3

中秋节盛于明清

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岁时节日的氛围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来源于百度百科)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上面小编已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下~

(敲黑板!)

大家要好好记在心里

好啦,小课堂到此下课

咱们进入课间活动时间吧!

古人爱吟诗赏月

今人当然也不输古人

小编可是唐诗宋词倒背如流

(小编在吹牛,别信别信)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

一起走进古人的风雅世界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洞仙歌·中秋
[宋]向子湮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一起中秋赏月吧~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寄托了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之情

以祈盼丰收、幸福

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

我们应团圆庆贺

挖掘和弘扬中秋节中的团圆文化

发扬敬老孝亲

感恩父母的美德

今天小编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啦

祝大家中秋快乐~


END

外院视角工作室 

编辑:周晓雅

责任编辑:邓欣媛

初审:杨良宇

终审:郭永彬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