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峰爆》到底怎么样?

发布于 2021-09-21 10:36

后浪电影
认识电影从我们开始
1626篇原创内容
现实中的灾难,往往都是可怕的。

一旦灾难来临、末日侵袭,渺小如人类,恐怕来不及恐惧,便已在转瞬间被灾难吞噬。

正因如此,所以人们才格外喜欢看灾难电影。

透过电影,我们既可以体验心理层面的恐惧感,又可以享受肉体置身事外的安全感。


一直以来,灾难片都是国产类型片中的创作短板。

近年来,大多数国产灾难片,口碑都徘徊于6~7分之间:

《烈火英雄》豆瓣6.4,《紧急救援》豆瓣6.0,《中国机长》豆瓣6.6……

而瞄准中秋档上映的《峰爆》,同样也不例外,只拿下了区区6.7的豆瓣评分。


《峰爆》是为建党100周年拍摄的献礼片,这意味着,这部电影既要把控灾难片的类型叙事,还要与主流叙事同频共振,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建构与传播。

从这个角度来看,该片其实不乏可取之处。



基建人的坚守与付出

《峰爆》是一部为“基建人”拍摄的电影。

导演李骏曾在媒体采访中如是说,“我很想借着建党100周年这个机会,向曾经选择牺牲和默默奉献的军人以及后续的基建人致敬。”


要想更好地看懂这部电影,我们必须先了解“铁道兵”这个承载巨大历史使命的特殊兵种。

铁道兵诞生于1948年,是战时负担铁路交通保障任务的武装护路队伍,承担了修建中国铁路大动脉工程以及大批公路、机场等国家重要设施。

同时,他们也是和平时期伤亡最大的部队,修建襄渝铁路时,几乎每公里就会牺牲一个铁道兵。

上世纪80年代,铁道兵部队撤销建制并入铁道部,转型为国家铁路和国防工程的建设者。

他们脱下军装,成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基建人,而一旦有难,又会扛起救援重任。



专为大银幕而拍的电影

《峰爆》讲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一场史无前例的地质灾害突降县城,山体滑坡、泥石流接踵袭来,即将吞没县城,让城中16万民众命悬一线。

在天崩地裂的巨大危机中,以洪氏父子为代表的基建英雄逆天而行,与时间赛跑,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


影片在特效和摄影上费了不少心思。

灾难伊始,地面迅速裂开一道口子,行驶中的火车脱轨驶向路边,冲向居民区,地表塌陷,如深渊巨口吞没车辆、行人。

整个县城瞬间陷入慌乱,用具有冲击力的画面精准地击中每个观众。


透过画面,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部专为大银幕而拍的电影。

《峰爆》使用CINITY AMR人工智能母版重制工艺打造的独家120帧版。观众可以看到更流畅的动作和画面,享受无限极致的观影视听体验。

CINITY综合应用了3D、4K、高帧率(HFR)、高动态范围(HDR)、广色域(WCG)、沉浸式声音(Immersive Sound)等高新技术


作为灾难片,《峰爆》对视效的要求也非常高。

为此,影片专门邀请了顶尖特效团队去打造山崩地裂的震撼特效。

全片2200个镜头,视效镜头和与视效有关的镜头达到了1600多个,令这部2D影片比3D的视觉效果更加震撼。


当看到洪翼舟徒手攀岩勘探地形时,不自觉手心出汗,视觉感官跟随着镜头的第一视角,如同亲身经历一般。

不但场面宏大,上天入地,而且它还采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比如1:1搭建的真实隧道。


演员和摄制组更经历了各种恶劣的拍摄挑战:

在满是尖锐石块的地上摔倒、悬挂在绝壁边淋雨、进入不足十度的冰冷湖水……

好在,历经坎坷之后,他们终于祭出了这部以视效取胜的灾难大片,带来了工业电影特有的画面体验和感受。




小到父子,大到家国

除特效、摄影吸睛外,《峰爆》还把持住了灾难片的重中之重——灾难里的人与人情。

它点面结合地对“人与人情”展开了进一步的剖析,小到父子情,大到人物群像,均多有着墨、多有涉猎。


洪氏父子,既是两代基建人的缩影,也是“中国式父子”的缩影。

老洪是退伍的铁道老兵,小洪是中国铁建负责爆破的研究室主任。

父子两人因工作关系常年不能见面,缺乏沟通理解,不知如何表达关爱。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地肯定过儿子,儿子也从未真正地理解过父亲。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却成了父子破冰的突破口,为他们打开心结提供了契机。

灾难中,他们并肩作战,彼此扶持,为紧张揪心的灾难戏添上了一抹温情,但也因太过煽情,遭到了很多观众的诟病。


其中,有场升华父子情感的高潮戏,让人印象深刻:

悬崖峭壁之上,执行定点爆破任务的小洪险些失足,但老洪用一双大手及时托住了儿子。

接下来,小洪陷入攀岩困局,老洪毅然用自己的肩膀做支点,用生命帮儿子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现了爱的传递。

这场戏具有很强的传承意味。

此间,他们传承的不仅是血脉,更是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基建精神。


这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并非编剧凭空捏造,而是参考了现实中的原型人物——夏氏父子

与老洪一样同为“老铁道兵”的夏付华与儿子夏荔坚守8年,最终挖通了被列为“中国罕见、世界难题”的胡麻岭隧道


除了表现洪氏父子的私人情感,《峰爆》还给出了足够的篇幅,去呈现灾难瞬发下的集体救援,围绕援救人群建立起了有温度、有力度的情感叙事。

有运筹帷幄、勇赴一线的项目经理丁雅珺(陈数 饰),有春风化雨拯救落难儿童的物探技术员卢小靳(焦俊艳 饰),也有数不尽的基建人、消防员、飞行员……


这种“个体+群体”的叙事角度,刚好与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援理念相契合,为中国式英雄叙事与中国主流价值提炼出了鲜明的标识。

一如片中台词所说,“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


不过,作为国产灾难片,《峰爆》并非十全十美,在它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创作问题。

比如,煽情过多,每逢危机关头,影片便必有一煽,而且越到后面,煽情戏便渲染的越多,不但毫无必要,而且还拖垮了救援戏的节奏。

又比如,主角光环太强烈,电影里的小洪犹如神兵天降,总在关键时刻解决一切危难,山体异动的数据是他传出的,用炸药炸山的办法是他提出的,安置炸药的定点爆破是他完成的……

导演为了成全这个“超级英雄”,提供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高能桥段:

在坠石中冒险飙车,进入溶洞飞檐走壁救人,登上峭壁冒雨徒手攀岩……


这些弊病,都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影片的可看性与生活感。

不过,综合来看,《峰爆》还是充满诚意的。

它不但阵容强大,特效给力,而且还拍出了东方的父子亲情与中国式救援。

可以说,以《峰爆》为代表的国产灾难片,接下来依旧保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如果给国产灾难片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时间,相信未来终有一天,它会更上一层楼。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愿为之期待,等到他们迎来变局的那一天。

作者 | 克洛里

富坚义博戒赌协会会长


编辑 | 佐爷
策划 | 后浪电影编辑部



Contact Us
投稿 | 合作
houlangdianying@hinabook.com
欢迎随·意·打·赏‍‍‍‍‍‍
 有生之年,一键三连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