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山东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学党史聚焦民所需 办实事提升幸福感》
发布于 2021-09-21 11:45
山东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学党史聚焦民所需 办实事提升幸福感
9月17日,千佛山脚下的山东省文化馆一楼排练厅内,20多位合唱学员聚在一起,正跟老师进行声部训练。去年加入合唱队伍以来,学员董丽娜每周五雷打不动到山东省文化馆参加排练。“有时赶上刮风下雨,辅导老师在文化馆大门口打伞接我们,生怕大家淋着或滑倒。”董丽娜说,每次到文化馆参加活动,感觉就像回自己家一样,很亲切,几位老师也很敬业。近一段时间以来,山东各地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日常公共服务工作结合,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一些场馆创新服务理念,以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精准供给,服务内容“箭无虚发”
公共文化服务聚焦不精准导致提供的内容百姓不喜欢,曾长期制约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结合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山东一些公共文化阵地进行广泛调研,对服务产品精心设计、精当组织、精巧安排,获得群众好评。
近期,山东省文化馆“新六艺学堂”秋季公益性艺术培训进入报名阶段。作为常态化业务工作,培训每年搞两次,怎么出新意?百姓是否对现在的艺术普及方式有新需求?6月至8月,山东省文化馆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摸底调研。其间,馆内一线业务骨干分批走进济南市及周边地区的社区、乡村和学校,面对面聆听大家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建议。
“后期整理时,仅工作人员撰写的书面报告就有50多页,里边七成以上的内容是群众的意见。”山东省文化馆负责人赵新天说,对公共文化从业者而言,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对党服务人民初心的理解。新时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虽然越来越丰富,但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文化馆作为公共服务主阵地,必须牢记服务内容的时代性、服务产品的差异化,不能幻想业务工作一劳永逸、一成不变。
普及和提升群众文艺素养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径。滨州市文化馆馆长李晓静介绍,为切实做好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滨州市文化馆整合优质师资,精心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在今年摄影班的招生工作中,该馆收到学员近200件面试摄影作品。
“这些面试作品,我们一方面进行网络展示,确保公平公正;另一方面,组织授课老师和志愿者进行分析解读,以便针对学员的不同水平开展教学培训。”李晓静说,包括群众文艺培训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看似缺乏量化考核指标,实则能反映出文化场馆的工作态度,因为群众的关切无小事。
均衡发展,让进馆门槛再低些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带给人们诸多生活便利。但近些年,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技术,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和广大群众需求,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筹备,潍坊市图书馆主办的“潍图公开课”社区大讲堂新邻里社区第四期培训班于9月10日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班的主题,是为社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等的运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潍坊市图书馆以“下沉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引领,在服务工作中不断谋求打破服务机制的围墙,从思想和行动上突破固有的传统服务模式,把公益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潍图公开课”社区大讲堂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应运而生的。
在济南市图书馆,为解决特殊人群进馆距离远等问题,馆内利用全市数十家泉城书房,定期策划开展“时令活动”。比如9月初,济南市图书馆在高新区雨滴广场泉城书房举办了“快递小哥读书会”,邀请活跃在附近片区的外卖员和快递小哥,共同读一本好书,丰富业余生活。
追求品质,不能亏待一位乡亲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山东多地公共文化机构坚持统筹谋划,通过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9月14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文化馆、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济南市文化馆党员文化志愿小分队下基层活动走进商河县储家村。
济南市文化馆馆长马迎春表示,立足馆内党员干部的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济南市文化馆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文化志愿小分队,努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有效转化。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象峥告诉记者,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济南市公共文化机构走基层系列活动将注重向偏远地区倾斜,为更多基层群众奉献精彩的文化盛宴。同时围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富有时代气息、体现节日文化内涵、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各类进基层演出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目标,山东省图书馆打造“线上红色传承阵地”。
山东省图书馆馆藏5万余册珍贵红色革命文献,史料丰富、内容浩瀚,是中国共产党辉煌过往的历史见证。近期,馆内策划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山东革命往事》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线。《山东革命往事》以馆藏图书、报刊等重要文献资源为依托,结合省内珍贵革命文物,通过实物和文献相互印证的方式,还原峥嵘岁月中的动人场景。这是山东省图书馆首次尝试以纪录片的形式宣传馆藏红色革命文献,试图让红色革命文献中的文字活起来。
山东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显世说,《山东革命往事》共40集,再现了“沂蒙山小调”“铁道游击队”“海阳地雷战”等广为流传的红色歌曲革命事迹以及革命战争年代齐鲁大地上涌现出的英雄楷模,有望成为全省公共文化阵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样本。
作者:中国文化报 苏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