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发布于 2021-09-21 20:03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文件精神与要求,我校制定《南京大学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现公布如下:
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2022年度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5800名左右,其中,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300名左右。招生计划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以及系统确认结果为准。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及生源情况对专业招生计划数进行适当调整。
硕士研究生按学位类别分为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硕士和非定向就业硕士。定向就业的硕士生录取后档案无须转至我校,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生录取后须将档案转至我校,毕业后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我校学术学位各专业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生,部分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生(招收专业详见《南京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非全日制硕士生均按“定向就业”类别录取。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均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详细政策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相关说明请见《南京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全国统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一)、英语(二)、日语、俄语,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教育学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基础、经济类综合能力、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均由我校命题。
以下院系目前在鼓楼校区:商学院、法学院、工程管理学院、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数学系、物理学院、软件学院、医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代生物研究院。
鼓楼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
以下院系目前在仙林校区: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育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管理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匡亚明学院。
仙林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报考苏州校区(招生院系所代码100)各专业的考生,录取后在苏州培养。
苏州校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太湖大道1520号。
南京大学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硕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学金(0.6万元/年)以及学业奖学金(0.6-1.2万元/年);优秀硕士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学校及社会捐赠各种冠名奖学金。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此外,学校设有校内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和多种创新项目资助。全日制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国银行校园地信用助学贷款)。
我校2022级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除商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数学系、软件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在浦口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学府路8号)安排住宿外,其他院系2022级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院系所在校区安排住宿。
我校不安排2022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南京各校区内住宿,学生原则上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
苏州校区(招生院系所代码100)各类型硕士研究生均在苏州校区安排住宿。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行政北楼9楼911室
邮编:210023,电话:025-89683251
Email:njuyzb@nju.edu.cn
各院系联系方式详见《南京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重要资讯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人才招聘公告(第一号)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简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