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兴安老乡你回家吗?

发布于 2021-09-21 20:24



不经意间,又到中秋。
一轮新的满月,
正悄悄地,酝酿着......
千百年来,
中秋月圆被赋予了特别的温暖涵义,
似乎那皎皎的月光,
照亮了合家团圆的盈盈笑意。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当然,还有祭月、走月、燃灯、观潮、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自古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习俗一: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习俗二: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习俗三: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五: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习俗六: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习俗七: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 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习俗八:赏桂花、饮桂花酒

桂花有“九里香”之誉,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因此人们称誉好的儿孙为“桂子兰孙”;把“进士及第”或考上了状元,称之为“蟾宫折桂”;把月宫称为“桂宫”,以“桂魄”比喻月亮。

在中秋节赏桂花更是别有滋味,因为桂花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在古代,中秋之夜还有喝桂花酒的习俗。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以上部分素材来源于百度百科及中国网



今年中秋,你回家吗?


说起回家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辛苦的爸妈,家乡的小吃,童年的小伙伴。

回家,两个很简单的字,两个很温暖的字。


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带着各自梦想离开故乡

却在不知不觉中

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

 不是不想回家 

“ 而是有太多的原因,难以说回就回 ”

小时候

中秋简单、朴素。记忆中最清晰的、最有韵味的,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赏月。那时的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家,也是圆的。

 

长大后

这才慢慢开始知道,什么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才知道“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真切含义。直到成为游子才懂得,为什么那么多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天

好多人回家了

因为父母做了一桌好吃的等着他

我想这一天没有人不想回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到过节,就格外想家

想念家里的亲朋好友

想念家里一桌好菜的味道

想念家里团圆乐和的氛围

然而

这一天却有好多人想家

回不了家

每个不回家的人

其实都有不得已的原因吧

1、买不到车票

每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最想要的是回家的车票

想要回家谈何容易

动车票、火车票一票难求

抢票是一场硬仗!

2、路远

有些人为了求学

努力奋斗着

家太远时间不够回不去

这一次我们败给了距离

3、工作忙

“爸妈,我工作太忙了

放假又得要加班

我中秋就不回家了“

在私营企业上班

没有假期

作为一名交警

要坚守岗位

也回不了家

......

4、没钱

有些人为了生活

漂泊在外,身不由己

拿着微薄的工资省吃俭用

攒的那点钱要供自己生活

还要孝敬家里的长辈

有孩子的还要供孩子上学

回去一趟的路费寄回家

都可以让他们买好多东西了

 

是的

总有各种原因

成了我们不能回家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太多无奈

我们大多来自其他小镇乡村

中秋那天

只能仰望天上的月亮

把思念深藏进每个阴晴圆缺

自己默默品尝着另一番中秋滋味

酸酸的,涩涩的

无论你是否回家,

只要心中有家,

家的距离就很近。

今天就是中秋节了,

玩转兴安恭祝全县人民“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

你有什么埋藏在心里的话,

想对家人说吗?
下方留言区,留给你~




●兴安秦皇宫的高光时刻,还有多少人记得?
●曝光!桂林这家黑心公司,拖欠多名大学生血汗钱!
●摄影征稿 | 我把最美的崔家分享给你

来源:网络、玩转兴安综合编辑(版权归原作者)

▌编辑:小七

▌关于版权:玩转兴安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电话 0773-6105555

欢迎提供你的故事,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事,民间故事、励志故事、公益活动都可以第一时间与玩转兴安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