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说的智慧农业,到底怎么做?

发布于 2021-09-21 20:17

智慧农业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普及力度越来越大,政府大力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善,这为发展智慧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场主逐步接受网络新生事物,也提高了对网络的认知度,除了看电视以外,很多农民也学会通过手机各大媒体平台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学习现代化农业科技并将其运用到种植或养殖中。

智慧农业发展已形成良好态势。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科技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人人都在说的智慧农业,到底是个“智慧”法?

全文字数:2007字

阅读时间:6分钟

01

从哪些方面坚持智慧农业

(二)坚持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

简而言之,将农业的各环节向数字化转型。进行多维度“天、空、地”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系统搭建,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监测与信息服务能力。

向无人化或少人化发展。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目前我国农业劳力低于世界平均值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迅速增加,目前几乎所有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占比超过 50%。所以从农业种植上,农田规模化、温室大棚推广种植环境监测,从养殖上,发展装备化养殖,应用养殖业投入品、养殖过程、产品质量等专用传感器,构建现代动物生长与发育过程的知识模型,引入或研制养殖智能农机装备,根据养殖饲料、育种等大数据指导养殖,研发养殖作业机器人,提升养殖效率;从牧场和渔场上,在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以此方式降低人力成本,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三)建设透明供应链,构筑质量安全防线

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化,在加工和冷链储存上采用新的供应链模式提升效率。发展清洁能源驱动的智能设备关键技术、冷库智慧控制技术,推动农产品冷链转型升级。在管理农产品供应链时,运用区块链、大数据、AI 技术等新兴技术,对农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支持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更为绿色、高效。

(四)培养应用型人才

依托现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农村科技人才、农业技术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基地数字化标准化改造、智慧农业信息技术操作规程与工艺、农机智能装备操控与管护、应用系统与平台使用及后期维护等方向,开展智慧农业应用型人才专门培训,快速形成人才规模优势,集聚智慧农业建设的内生原动力,为智慧农业工程的应用推广、成效发挥提供智力保障。

02

智慧农业怎么做

小农户

坚定“互联网 +”的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电商企业应积极地与科研机构共同研究电商农业新业态,为小农户提供产销对接平台,增加销售途径,将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产销进行衔接,做到优质优价。

家庭农场

提升家庭农场的管理能力,实现最佳规模效益。支持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家庭农场创建智慧农业示范农场。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等农业平台为基础,引导外来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打造全程托管式的菜单服务。鼓励市场主体开发适用的数据产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地为家庭农场提供定制性技术解决途径和落实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排产。

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

制定详细的无人生态农场技术应用模式的适用性标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途径,优先支持规模以上的粮食、蔬菜、各类养殖等类别农场或入驻合作社批量建设国家无人农场示范基地,按照不同领域、不同类别进行阶段性推进无人作业的集成运营,形成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生态化、无人化生产技术体系。

鼓励社会资本围绕“新基建”农业场景应用落地目标,完善农场 5G 网络、数据分析中心、农产品互联网供应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分批建设智慧田园、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智慧果园、农产品智能加工车间等。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从业人员教育水平进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发展需要转轨,人口红利已慢慢消失,智慧农业红利已显,需要更多科技企业接地气,下乡村,引入最新科技知识创新和产业资本来共同做大农业经济,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

我的课程「商业点金石」也已经上线,干货满满,案例丰富,简单易懂,很多方法论拿来即可用入自己的企业里,非常适合对商业模式有疑问的企业家朋友,我会用我看到的商业认知教你看懂商业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