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领导喜欢你之——擅于“约束”领导

发布于 2021-09-25 15:50

这里所说的“约束”领导,并不是指越权错位,随意管束和干涉领导的工作,而是指要对领导的工作产生正面的影响力。如何“约束”自己的领导,乍听起来感觉很新颖,这也确实是一个新题目、难题目,但又是一个人人都需要认真研究的题目。无论你在哪行哪业,无论你在什么位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总有职务比自己高的人,在你领导别人的同时,别人也要领导你。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管理自己的下属好办一些,而如何“约束”自己的上级,就不好把握。

唐代魏徵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他就是精于“约束”自己领导的高手。正因为如此,贵为大唐天子的李世民非常忌惮他,不得不处处谨慎自己的言行,收敛过度的欲望。这里仅举两例:有一次,魏徵跟随李世民去拜祭李氏祖坟。回来的路上,魏徵问 :“陛下不是说要到南山游玩吗,怎么不去了?”李世民笑着说 :“一开始实有此心,怕你嗔怪,所以不去了。”还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绝好的鹞鹰,一天把它架在肩上玩,远远望见魏徵来了,怕他批评自己玩物丧志,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魏徵奏事完毕后,迟迟不肯离去,又谈了许久,李世民怕他发现,竟把鹞鹰给捂死了。

由于魏徵精于“约束”领导,使李世民减少了很多失误。因此,当李世民听到魏徵去世的消息时,沉痛地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这个事例说明,职务再高的人,也需要有责任心的下级来“约束”。有办法“约束”领导的机关干部,才是一个成熟的机关干部,一个有所作为的机关干部。关于如何“约束”领导,在这里提出如下四点,供您参考。

依靠感情“约束”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同事之间也好,上下级之间也好,感情问题至关重要感情好,有事不当事;感情差,没有事找事;感情深,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感情浅,小事能闹大,大事能闹炸。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感情有相融和相斥之分。脾气、性格、理想、志趣相投的人,感情就会融洽,反之,感情就会排斥,说不到一起,坐不到一块。如果领导打心底里喜欢你,你说出的话他才爱听,你的话在他那里才能起作用,也才有约束力。

那么,怎样才能与领导增进感情?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强化“自己人”效应。“自己人”效应出自前苏联心理学家纳奇拉什维里的研究,他把彼此有一定相似处的人称为“自己人”,他认为,“自己人”一般都是相互认同和彼此信任的,这种现象叫“自己人”效应。当然,我们不能把这里说的“自己人”狭隘地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自己人”效应体现的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同志关系、平等关系。

现在,人们对“情商”这个词越来越熟悉,越来越重视。情商是相对于智商而言的概念,关涉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特别是在一起共事,你又处于下级的位置,如果没有很好的感情做基础,就很难说服领导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培养与领导的感情,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不是低级庸俗的东西。

机关干部培养与领导的感情,不是靠送丰厚的礼物,而是靠出色的工作。“最好的礼物是工作,最硬的后台是群众”,要得到领导的欣赏,你把他交代的任务完成好,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如果,你什么活也干不了,什么任务也完不成,证明他看人不准,“不争气”的下属领导是绝不会喜欢的。

当然,也有极少数领导奉行“理论联系实惠”那一套,不以工作取人,而以“厚礼”取人,不是看你干得多少,而是看你送得多少。实践证明,在这样的领导手下谋事,心情不会舒畅,前途也不会光明。如果你是真正靠本事吃饭,而不是靠送礼吃饭的人,不必硬要扭曲自己的性格,违心地去搞“吃、请、送”那一套。要耐下性子等待,相信时间是最公正的。当然,等待不是无所事事,不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等待的同时是学习、是发展、是充实。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不怕遇不到“明主”,得不到器重。

依靠水平“约束”

依靠水平“约束”领导,说到底是能够对领导施加影响。因为你不可能强迫领导干什么、不干什么,只能通过施加影响使领导自觉自愿地改变自己的不当行为。

对领导施加影响是一个高难度动作,既能影响领导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又不使领导感到你有越权之举、架空之嫌,其中的技巧值得细心研究。

《琅琊榜》里有一个情节,说的是夏江在金銮殿上陈情,力证梅长苏就是余孽林殊,而靖王驳斥他无稽之谈,并不认为梅长苏就是林殊。梁帝当时将信将疑。事后询问内侍高湛,靖王说的话能不能相信,高湛说自己相信。梁帝好奇高湛这么肯定的态度,高湛却说,假设靖王知道梅长苏就是林殊,那夏江之前要提审梅长苏到悬镜司,靖王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梁帝豁然开朗,彻底相信靖王并不知情。从而打消了下一步的行动。

梁帝是一个好猜忌,多疑思的皇帝,高湛却能一句话让他深信不疑,这也是高湛在他身边多年,清楚他的脾气,知道他的性格,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的态度和想法。

杜甫名诗《春夜喜雨》中有这样四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机关干部对领导施加影响,应注意掌握“不经意”的艺术,要注意利用合适的机会、条件和场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看似“无心插柳”,却能使“柳成荫”。

当然,机关干部的“不经意”,不是漫无目的瞎侃一通,看似是随意闲谈,实际都是经过认真准备的,是将早已深思熟虑的东西表现于谈笑之间。大概人人都见过游在水面上的鸭子,它们表面上看悠闲自得,实际上两只鸭掌却在一刻不停地拨动,这就是它能浮在水面不沉底的奥妙。机关干部应学习“鸭子工作法”,当领导和你非正式地探讨问题、切磋学术或谈古论今、谈天说地时,你可以畅所欲言;当领导正式征询你的意见时,你必须深思熟虑、知一说一,切不可信口开河;当你主动向领导进言的时候,应当选择那些有价值、有把握而领导又没有考虑到,或思之不深、思之不全的问题。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机关干部在领导面前要敢于并善于坚持正确的见解。同时,还要注意反复“渗透”,不要指望一次两次就能对领导产生太大的影响力。如果方法得当,不厌其烦地多进言几次,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事实上,没有几次和领导真正的思想交锋,很难让领导从心底里觉得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依靠法规“约束”

机关干部是负责具体业务工作的,一般来说,本职范围内的政策规定、具体要求和程序要比领导熟悉,也应该比领导熟悉。这并不是在贬低领导,而是身居不同的职位,往往需要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知识。假如职位较低,需要的和掌握的是涉及面较专且比较具体的知识;假如职位较高,需要的和掌握的是涉及面较广且比较宏观的知识。

领导一般会高度重视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的东西。在多数情况下,领导做出违反规定和程序的事情,都是因为对具体的要求不熟悉、理解不准确所致。所以,机关干部平时要多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运作细则,争做本职、本行业“政策法规通”。同时,也要多向领导宣传与本职业务有关的政策规定及要求,使他们明确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一旦发现他的做法有悖条规,要及时指出来,解释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即使对身居高位的领导,也需要做解释和说服工作,这是肯定无疑的。我们看历史方面的文学作品,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当皇帝办的事不符合规矩时,大臣们就搬出条文,以“违反祖制”相劝,弄得皇帝无可奈何,只好收敛或放弃自己的行为。其实,这就是依靠法规“约束”领导。机关干部运用法规“约束”领导,最根本的是在具体运作规则上“约束”。领导对政策法规的普遍原则大都是很清楚的,你从原则方面去约束,很可能是班门弄斧,因为领导在大的原则方面一般把握得很全面、理解得很深刻。机关干部的优势在于对具体情况的熟悉和把握。但在现实工作中,具体情况与普遍原则之间常常存在着差距,这段差距不是依靠一系列明确的推论就可以连接起来的。原则上正确的、可行的事,具体实施起来不一定行得通、办得成。所以,机关干部对具体细则和规则一定要十分熟悉,这有助于你在具体工作中掌握主动权。

依靠人格“约束”

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高尚,重气节,轻私利,轻富贵,轻生死,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论职务高低,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苏武,武帝时为中郎将。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

以史为鉴,机关干部要下工夫优化人格。有句话说:“人不可以使自己位高,但可以使自己崇高。”意思就是你能担任多高的职务,自己左右不了,那是组织上考虑的事情。但是你的人格高尚低下,自己还是能左右得了的。通过修养锤炼,完全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优化人格,重要的是驱除私欲。无欲则刚,无私才能无畏。机关干部如果办事出于公心、做事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不让步、重大问题不含糊,遇事有对策、处事有原则、论事有见地、管事有章法,就会在领导那里有沉甸甸的分量,“约束”领导才会有资本。

优化人格,有赖于端正人生价值观。人生的境遇各不相同,成就也各不相同,很难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的生活。有些价值尺度,实际上也未必经得起推敲。比如我们机关干部经常议论的进步快慢、位置高低等问题,进步快、职务高并不绝对地意味着成就大和价值高。有些进步很快、职级不低的人其实很没有质量,他们降格以求、随风摇摆、出卖原则。这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理想和信念、没有真本事真学问的所谓“进步”、“职位”,是不值得羡慕的。

当然,人生的价值,大体上也有它确定的一面。这就是,要努力做事,而不是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要诚实做人、本分做事,而不是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可以坚信,不违法,不违纪,工作起来肯卖力,没有领导会不喜欢这样的机关干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