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丨第十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发布于 2021-09-25 22:50

9月24日至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公共管理学会、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共同组织的第十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管理领域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在线上、线下参加会议。本届会议原定于2020年举办,因为疫情原因延至今年举办,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

开幕式

9月25日上午,第十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中心第一报告厅召开。在开幕式召开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会见了与会嘉宾。

现场出席会议开幕式的中方嘉宾有: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教授,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劲松教授,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傅利平教授,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春奎教授。

线上出席会议开幕式的美方嘉宾有: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现任会长艾伦·罗森鲍姆教授,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当选会长帕特丽娅·德·兰西·朱尔尼斯教授,

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主要创始人之一、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前会长马克·霍哲教授,

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查尔斯·门尼费尔德教授,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执行主任威廉姆斯·谢尔兹先生。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

在全球疫情态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疫情防控和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世界各国也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治理变革和创新。他期待本届会议能够通过丰富的研讨和对话,为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提供更富有颠覆性、创造力和引领性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和行动方案。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致辞。她回顾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美国公共管理学会之间接触、交往、交流、合作的历程,表示中美两会联合中美两校共同举办国际研讨会,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影响深远的硕果之一。她认为,20年来,在中美两会、两校的携手推动下,尤其是在主要策划和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和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历届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她表示,“治理”是当前时代最响亮的呼声,第十届研讨会恰逢其时,应当做出应有的贡献。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执行主任威廉姆斯·谢尔兹先生致辞。他代表美国公共管理学会,祝贺第十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他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需要考虑政府、私有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主体间的关系,需要共同努力来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希望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治理理念的交流,推动治理实践的发展。他认为,尽管有新冠疫情,但是希望分享知识的共同信念,是大家期盼能够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原因,并期待研讨会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前会长马克·霍哲教授致辞。他指出,20年来,过往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与者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支柱,双方之间良好的伙伴关系也从中发展起来。为此,他感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支持和坚持。他表示,研讨会有助于为相关机构和人员赋能,搭建交流互建的平台,推动公共管理信仰和价值观的传播,因此对公共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全体大会

开幕式后,全体大会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柏瑛教授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教授,美国公共管理学会现任会长艾伦·罗森鲍姆教授,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当选会长帕特丽娅·德·兰西·朱尔尼斯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主题依次为:“加强国际交流互鉴,促进公共治理创新”“后疫情时代的公共管理”“后疫情时代的治理:绩效评估体系如何有助于构建韧性治理”“疫情呼唤新的公共管理”“疫情之后:公共管理的实践与理论”。

与会专家在主旨发言中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提出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和实践改善的对策建议。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教授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教授发表了主题为“加强国际交流互鉴,促进公共治理创新”的主旨演讲。她简要介绍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会议主题阐述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参与研究中国政府“放管服”改革的研究成果。她表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包括: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创造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管”出公平和质量;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服”出便利和实惠。

江会长认为,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下三点:一是如何把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共性和中国现代化治理的特性结合好,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治理目标建议;二是如何把凝练现代化建设新的理论问题与回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结合好,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学术成果支撑;三是如何把推动科技发展与加强科技治理结合好,促进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现任会长艾伦·罗森鲍姆教授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当选会长帕特丽娅·德·兰西·朱尔尼斯教授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候任会长、新墨西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帕特丽娅·德·兰西·朱尔尼斯教授发表了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治理:绩效评估体系如何有助于构建韧性治理”(GOVERNANCE POST COVID-19: Building Resilient Governance and How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can Help)的主旨演讲。她表示,疫情使得公平公正缺失等许多社会问题浮现出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涌现揭示出政府迫切需要构建韧性治理,从绩效管理等方面制定具有韧性、敏捷度和持久性的政策。她呼吁在“倾听、学习失败和再次学习”基础上,建立一种所谓的“精神治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发表了主题为“疫情呼唤新的公共管理”的主旨演讲。他首先指出公共管理学是在社会危机和转型中不断发展和升级的一门学科,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危机的应对,为全球合作提供了动力和契机。他表示,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学者应当基于合作而非冲突的立场,构建新的管理观念和理论,希望中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与世界各国公共管理学者共同努力,编写应对全球危机、全球治理的教科书。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

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自2002年举办第一届会议以来,不仅是中美公共管理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参会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自2002年在我校首次举办以来,迄今已举办九届。

本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期3天(含9月24日举办的一场超级分论坛),除开幕式、全体大会以外,共设立12场超级分论坛(主题包括:“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多支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性别与公共治理:女性、家庭和公共政策”“全球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论坛”“英文期刊主编论坛”“后疫情时代城市韧性治理”“中国治理的政策过程工作坊2021”“应对全球疫情中社会治理的作用和机制”“CPAR公管新秀论坛”“城市内涝与应急管理”“统一城乡土地要素市场”“中国政策试点与示范”),22场平行分论坛(主题包括:“疫情防控与公共治理”“‘放管服’改革与政府治理转型”“科技创新与公共政策”“疫情防控与政府能力”“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等)。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管理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在校师生,以中文、英文和中英文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展开学术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在线观看开幕式和全体会议的观众达26.5万人次。在本次会议上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研讨,有助于深化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启示。

往期推荐



中美会|英文期刊主编论坛日程
中美会|平行分论坛详细日程
中美会|城市规划与管理系超级分论坛日程
中美会|医改研究中心超级分论坛日程
中美会|应急管理跨学科交叉平台超级分论坛日程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

http://spap.ruc.edu.cn/


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培训中心
 单位高端培训:010-82500112
 个人课程研修:010-62516241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