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反扑?国庆可以离郑吗?再返郑州需要隔离吗?

发布于 2021-09-27 16:17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一眨眼又进入了忙碌的上班时间

不过好在,再上3天班

万众期待的十一假期就要来啦!

大家开心激动伐?

但是,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扑

我省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国庆节还能离郑出去玩吗?

别急!潮妹儿这就为您解答~~

图源:摄图网

2021年9月2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发生3例本土聚集性疫情,活动轨迹涉及哈尔滨市多个县区和场所。截至9月25日24时,黑龙江省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本土确诊病例3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图源:摄图网

目前,全国共有3个高风险地区,39个中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结合近期国内疫情特点,我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

一、主动报备行程。2021年9月7日(含)以来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居史及国内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豫人员,要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或工作单位报备,主动报告14天内活动轨迹及接触史,配合社区尽快开展落实隔离管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三、提高防护意识。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尽量减少聚餐。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场所内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个人家庭聚会聚餐也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就餐时倡导使用公勺、公筷;避免在密闭或通风条件不良的场所聚会。

六、尽早全程接种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请尽早主动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图源:摄图网

国内疫情形势如此严峻

假期还能离郑出行吗?

来看郑州中秋节前发布的重要提醒

你就知道啦~

图源:摄图网

早在中秋节前夕,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做好“双节”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具体内容如下:

01

02

强化主动报告。拟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入郑人员、第一入境点解除隔离后入郑人员,请提前48小时向目的社区(村)报告,途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抵郑后主动配合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健康码非绿码人员,请第一时间向社区(村)、住宿宾馆等报告,如实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状况,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03

减少聚集聚会。假期不提倡聚集聚会,特别是大规模聚集。提倡婚丧简办,宴会要尽量压缩规模、减少人数。承接宴会的宾馆酒店应制定宴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查验健康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人员不得参加宴会等聚集性活动。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休闲娱乐等场所要根据有关规定控制消费人数。各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预约制度,控制游客瞬时流量,引导游客错峰旅游。

图源:摄图网

图源:摄图网

潮妹儿提示如非必要

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倡导大家留在郑州过节哦~

此外,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在官网发布的

2021年中秋国庆假期健康提示

计划出行的朋友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在做好防范感染他人措施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2.节假日期间,还应按照安排接种疫苗,不要因为旅行影响疫苗接种。    

3.当前境外多国疫情严重,个人出境旅行感染风险高。根据各地防控政策,入境人员须提供严格的双阴性检测证明(有疫苗接种史者仅需核酸检测阴性),入境后需隔离医学观察14天外加7天居家健康监测。建议个人充分权衡出行时机和必要性,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如非必要,建议暂时不要前往境内中高风险地区。

图源:摄图网

此外,河南纸质健康码上线啦!

没有手机的学生和老年人

也能“亮码”出行啦!

快来看看如何申请吧~

图源:摄图网

9月26日,河南健康码全新升级“代他人申请”功能!学生、老年人等无智能手机的群体,可由亲属代为申请“纸质健康码”,以纸质凭证实现“亮码”出行。

如何申领“纸质健康码”?

图源:大象新闻

然后,一键点选“纸质码”存入手机相册,可打印出来方便老人、孩子独自携带使用。每人可帮10人代办!

图源:大象新闻

如何核验纸质健康码?

图源:摄图网

 温馨提示 

“纸质码”仅限本人使用,他人使用将承担法律责任。核验人员在核验纸质健康码时,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规定,同时核验人员身份证,确保不被套用,确保安全。

今天的资讯就播报到这里啦!

潮妹温馨提示,国庆节临近

大家放假期间注意做好防护!

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

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

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

 今 

 日 

 互 

 动 

 话 

 题 

# 国庆你想去哪里玩? #

留言和潮妹儿聊一聊吧

 潮郑州 · 资讯 

*图片来源摄图网

信息来源:郑州本地宝、民生大参考

私家车999、河南疾控

洽谈咨询微信:wuxy0722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