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有你:新的选择

发布于 2021-09-27 22:47

作者 | 琉璃落  


第十七章:新的选择

   在姐姐出嫁后,禹书决定跟着山坡上开缝纫店的一个姐姐去学裁剪缝纫的技术。

   在她看来,不论是在远方还是家乡,不能上学还可以学个一技之长。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好有个事业可干。

    妈妈也支持她。在这里学缝纫,学费一年只交一百五十元钱,并不多。她心灵手巧,在几个学员当中,制图,裁剪,缝纫都是学得最快的那一个。

    她的生活规律又像上学的时候相似起来,只不过没有了节假日。

    一天,早早辍学在家的同学腊宝来店里玩。一向活波又机灵的他曾经有一段在当时看来有点颇为传奇的色彩。

    刚开始离开校园的他,一心想去看看外面那精彩的大千世界。

    现在她们两个都是半大不小的人了,因为从小就在一起上学,放学。他人性格也好,一说话就先笑起来的眼睛,总是黑亮有神。

    她两肋插刀的架势毫不犹豫的摆了出来,非要和他挑战一下。虽说都是闹着玩的,但谁说做个女孩子都是弱不禁风,要被人欺负的?

    她不服输的性格,在此时暴露无遗了。牵绊在一起的两个人没几个回合,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禹书赢了。看着坐在地上的他,大家伙都乐坏了,她们两个人也开心地笑个不停。她连忙伸手把伙伴从地上拉了起来。年轻人的生活无忧无虑,爽朗的笑声也是那么的愉快又洒脱。

   到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满心欢喜的禹书一路奔回了家。她太想把这么好笑的事情,分享给妈妈听了,想让她也跟着乐呵乐呵。不料,前脚刚踏进院门,禹书就看见妈妈站在睡房的窗口跟前摸眼泪。

   吃了一惊的她赶快跑到妈妈身边,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妈妈委屈哭泣的样子,让她难免心疼。

   “我这两天不方便去河里挑水,你去了店里,就叫你爸爸去挑水回来做饭,可他倒好,躺炕上不起来,还说自己不是我们家使来唤去的长工,谁爱挑谁就去挑,反正他不想干。”妈妈边哭边说,禹书帮她擦去眼里流出来的泪水。

   她自己也犯愁了,安慰妈妈别哭的时候,问:“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你去请舅舅来吧。既然这样,那他怎么来的,我今天就怎么把他送回去。这个家里不是庙,我供不起他。”

   禹书的心里极不是滋味。爸爸他在草原上长大,长期的放牧生活使得他并不会扶犁耕地。刚来到家里的时候,他也是摸索着学习务农的有时候去外面打工,生性孤僻的他不但挣不回来多少钱,就连带出去的行李也是走到哪丢到哪了。

   我们不是他亲生的孩子,所以当他承受辛苦的同时内心也是有说不出的怨言。尽管到了冬天,妈妈总是把他爱喝的茶煮好,端给还在炕上睡着的他趴在那儿喝。

   他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慢悠悠地抽着他的旱烟。等烟抽够了,茶喝好了才起床吃饭的。即使这样,从来没有养育过亲生孩子的他,仍旧缺乏爱护家人的动力。既然无心付出,那这事也不能强求的。

   就在禹书听了妈妈的话,打算骑自行车去找舅舅的时候。躺在炕上抗议的爸爸自己起来了,他大概也听见了妈妈对禹书说的那些话。

   或许是自觉理亏,他二话不说进了厨房担起两只空水桶就去河里挑水了。眼看着他不在撒赖,妈妈也不再计较。禹书没有去舅舅家,她的心情在短短的两三个小事之间大起大落。乐极生悲是她最大的体会。

   从那以后无论多么开心的事,她都不敢敞开心扉开怀大笑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成了她心里的一个结。幸运是瞬间的,幸福也不是恒久的。生活中,矛盾和痛苦却是时刻不离左右。

   这样的日子过了不到一年。禹书想换个师傅,把目前所学的技术再精进一下。最初她是希望能去兰州的,小时候总在收音机里听到五泉山技校在常年招生。因为没人作伴,独自出门会让妈妈担心。

   所以她只好选择离市区近一点的新华街上去找师傅。那里正好离外婆家也近,平时有个照应也好让妈妈放心。那时候的外婆还没有离开武威,她自己带着外婆一家店一家店挨着看。看看谁更适合做自己的师傅。比较了几家之后,她选择一个姓安的姐姐做自己的第二个师傅。

    安师傅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圆,脸蛋也是圆圆的。她没有上过几年学,但做事认真踏实的态度,让禹书很认可。就这样,新来的她和几个姐妹生活吃住在了一起。

    在新华学习一段时间后,禹书第一次回家看妈妈。刚到家,妈妈就给她说起了一件让人很感意外的事。

    她山坡上的师傅离家出走了。回来的路上禹书还想着要去店里看看她的。

   “师傅为什么走了?”

   “她自己找对象家人不同意。”

   “那也用不着离家的呀?”禹书不解反问妈妈。

   “家人把店关了,也不让她出门。”

   “把她逼急了。”妈妈理解地补充了一句。

   噢,多么糟心的事啊!怪不得刚才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了师傅的妹妹,禹书热情的对她打招呼时看见她满脸的焦虑,原来发生了这样的事。

   自记事以来,村子里有女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不止一次的发生过。

   不上学读书的女孩子大多在家里做做女红,绣绣花什么的。或者放羊和放牛再没有别的什么爱好。有些女孩子也会早早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她们到了青春萌动的时候,喜欢异性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

   但有些家长在这方面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味的责骂和错误的管教,导致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对于这样无奈又无知的私奔,禹书很理解,也很替她们感到惋惜。做女儿和做父母都有各自的对与错。只是所处的年龄不同不能相互理解罢了。

   她始终都认为,每个人的婚姻都是人生新的一个开始。是需要被支持和祝福的。相爱的人,就用真诚和恒心来赢得父母的肯定和理解,而不是冲动之下,留给家人的担心和伤害。

   经过这一次事件,让她又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她曾经在妈妈去新华街上的店里看自己时,在恶做剧的心理怂恿下,她让师傅和妈妈开了个玩笑,告诉妈妈自己不在店里,早就回家去了。

   躲在门背后的她,从门缝里看到了妈妈脸上划过的失落,一下子心软了。她快快从门后面闪了出来,边笑边走到在床上坐着的妈妈身边抱住了她的肩膀。

   虽然在那一刻,看见自己逗笑了妈妈。但从知道师傅的这件事以后,她再也不开类似的玩笑了。做母亲的牵挂,是谁也难以替代的啊。

   妈妈也从来没有担心过女儿关于怎么和异性相处,以及未来如何选择面对婚姻的一个字。面对初中毕业后家里来人的提亲,她也知道女儿的态度。

   禹书还是个孩子,不愿意在那么小的年纪就考虑有一天要嫁作人妇。妈妈善意的提醒她,就算自己如何的不愿意,也不要驳了别人的好意。如果有说不出口的话,可以写封信告诉人家。

   好睿智的母亲啊,在这一刻,谁可以和您媲美!

   对于女儿,她自始至终的抚慰信任就像荡漾在心底的微波,用心触摸让爱浇灌是那么的习以为常,好像正是和禹书的生命俱来。

   愿天底下所有的父亲和母亲,都能拥有一颗真正智慧的不一样的凡心!




-作者-

琉璃落,喜欢读书,细腻感性的文艺七零后,子曰文社原创小说作者。个人格言:写人间真事,做世间好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