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的“定义”:DevOps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发布于 2021-01-08 15:46
近些年来,DevOps 在我们身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各种大会上经常出现 DevOps 专场,行业内的公司纷纷在都招聘 DevOps 工程师,企业的 DevOps 转型看起来迫在眉睫,公司内部也要设计和开发DevOps 平台……这么看来,DevOps 似乎无处不在。
可回过头来想想,关于 DevOps,很多问题我们真的想清楚了吗?所谓的 DevOps 平台,是否等同于自动化运维平台,或持续交付平台呢?DevOps 工程师的岗位描述中又需要写哪些技能要求呢?另外,该如何证明企业已经实现了 DevOps 转型呢?这些问题真是难倒了一众英雄好汉。说到底,听了这么久的 DevOps,它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好像从来没有人能说清楚。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维基百科对 DevOps 的定义。不过,估计也没谁能看懂这到底是在说什么。
DevOps(开发 Development 与运维 Operations 的组合词)是一种文化、一场运动或实践,强调在自动化软件交付流程及基础设施变更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与其他信息技术(IT)专业人员彼此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它旨在建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使构建、测试、软件发布得以快速、频繁以及更加稳定地进行。
DevOps 大潮汹涌而来,很多人都被裹挟着去探索和实践 DevOps,甚至有一种极端的看法认为一切好的实践都属于 DevOps,而一切不好的实践都是 DevOps 的反模式。
当年敏捷开始流行的时候,似乎也是相同的论调,但这种笼统的定义并不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甚至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声音,比如 DevOps 就是开发干掉运维,又或者,DevOps 就是要让运维抛弃老本行,开始全面转型做开发。这让很多 IT 从业人员一度很焦虑。
客观来说,从 DevOps 运动诞生开始,那些先行者们就从来没有试图给 DevOps 下一个官方的定义。当然,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由于不限定人群和范围,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立场来为 DevOps 做贡献,从而使 DevOps 所涵盖的范围越发宽广。
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 DevOps 的不断发展,刚开始接触 DevOps 的人往往不得要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认知的偏差使得 DevOps 越发地神秘起来。
与其纠结于 DevOps 的定义,不如让我们一起尝试回归原始,来看看DevOps 究竟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其实,DevOps 的秘密就来源于它的名字所代表的两种角色——开发和运维。那么这两种角色之间究竟有什么问题呢?我们从软件工程诞生以来所历经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说起。
瀑布式开发模式
瀑布式开发模式将软件交付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从需求到开发、测试和运维,它的理念是软件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必须以一种工程管理的方式来定义每个阶段,以及相应的交付产物和交付标准,以期通过一种重流程,重管控,按照计划一步步推进整个项目的交付过程。
可是,随着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变化的不断加速,这种按部就班的方式有一个严重的潜在问题。
软件开发活动需要在项目一开始就确定项目目标、范围以及实现方式,而这个时间点往往是我们对用户和市场环境信息了解最少的时候,这样做出来的决策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导致项目范围不断变更,计划不断延期,交付上线时间不断推后,最后的结果是,即便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敏捷式开发模式
基于这种问题,敏捷的思潮开始盛行。它的核心理念是,既然我们无法充分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是怎样的,那么不如将一个大的目标不断拆解,把它变成一个个可交付的小目标,然后通过不断迭代,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续开发。
与此同时,将测试工作从研发末端的一个独立环节注入整个开发活动中,对开发交付的内容进行持续验证,保证每次可交付的都是一个可用的功能集合,并且由于质量内建在研发环节中,交付功能的质量也是有保障的。
很显然,敏捷是一种更加灵活的研发模式。经常有人会问,敏捷会直接提升团队的开发速度吗?答案是否定的。试想一下,难道说采用了敏捷方法,研发编码的速度就会提高两倍甚至三倍吗?回想一下很多年前在 IT 行业广为流传的“人月神话”,我们就能发现正确的认知有多么重要。
敏捷之所以更快,根本原因在于持续迭代和验证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和返工。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敏捷和精益的相关内容中做更加详细的介绍。
说到底,敏捷源于开发实践,敏捷的应用使得开发和测试团队抱团取暖。可是问题又来了,开发和测试团队发现,不管研发的速度变得多快,在软件交付的另一端,始终有一群人在冷冰冰地看着他们,一句“现在没到发布窗口”让多少新开发的功能倒在了上线的门槛上。
毕竟,无论开发了多少“天才”的功能,如果没有经过运维环节的部署上线,并最终发布给真实用户,那么这些功能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DevOps 模式
于是,活在墙的另一端的运维团队成了被拉拢的对象。这些在软件交付最末端的团队始终处于一种“背锅”的状态,他们也有改变的意愿,所以 DevOps 应运而生,也就是说,DevOps 最开始想要打破的就是开发和运维之间的对立和隔阂。
在传统模式下,度量开发团队效率的途径就是看开发完成了多少需求。于是,开发为了达成绩效目标,当然也是为了满足业务需求,不断地堆砌新功能,却很少有时间认真思考这些功能的可运维性和可测试性,只要需求状态流转到开发完成就万事大吉了。
而对于运维团队而言,他们的考核指标却是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但现代 IT 系统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每一次的上线发布都是一场战役,整个团队如临大敌,上线失败的焦虑始终如影随形。
说到最后,我还是希望基于我对 DevOps 的理解,给出一个我自己的“定义”:
总结
DevOps 是通过平台(Platform)、流程(Process)和人(People)的有机整合,以 C(协作)A(自动化)L(精益)M(度量)S(共享)文化为指引,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快速交付价值并且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现代化 IT 组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