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结课成果展示 | 《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发布于 2021-01-10 21:31

《导向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总结汇报

《导向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是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涉及多种知识的交叉学科,牵扯到诸如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课程。导向标识设计主要是研究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产生便利的学科。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深感时间越来越有限,总是希望能够迅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和完成自己的预定活动,导向识别系统显得极其重要,它是帮助人们在公共环境场所完成各项活动的一种媒介。

一、授课教师团队

杨彬彬

潘韦妤

马素英

鞠慧慧

张延鑫

郑琦凡

2018级环境设计专业通过导向识别系统设计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接触一些环境与标识导视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标识导视系统的内容,进而学好导向识别系统设计。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软件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导向设计的艺术素养,将环境设计与标识导视系统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设计能力。

二、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18级环艺1班|张梦鸽 汤婉婉】:

艺术设计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杨彬彬

课程感悟:虽然是短短的八周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给我的感受,还是非常的与众不同的。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所有的汇报和成果都是由自己掌握的。期间要学会和组员沟通合作,并得出想要的东西。一步一步的进行阶段性汇报,让我受到了不一样的学习乐趣。老师在课程期间逐步的分阶段的给我们讲解,关于导视方面的各种知识和应用,让我们去了解、理解什么是导视和如何做导视。这八周的课程使我们受益匪浅。

【18级环艺1班|王孟骁 徐诺】:

音乐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杨彬彬

课程感悟:本次的课程结束了,在本次课程中巩固了之前学习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与组员分工设计,和组员互相讨论,学会了合作。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的最大收获。通过设计所学到的东西将长久存在。相信这次设计将带给我们之后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8级环艺1班|冉雨心 刘璐瑶 张李艺雯】:

舞蹈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杨彬彬 

课程感悟:经过这一次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也了解到了导向标识的种类和应该如何去设计导向标识。让我明白导向应该是系统的、持续的,并利用各种元素和方法传达空间信息。根据空间的不同属性,空间信息的各种传达收到——图形、地图、字体、色彩都会被特别进行规划和组合,从而形成适合具体空间的信息体系。导视系统的本质是解决人的找路问题,传达的主要内容是空间信息。在今后,我也会继续努力去研究如何更好的去运用在这节课学到的设计思维,去设计出更出色的作品。

【18级环艺2班|姜心淇 康宇欣】:

艺术设计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张延鑫

课程感悟:导向设计是一门涉及多个方面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设计也离不开生活给予的灵感,所以说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对导向设计的理解,我认为指示牌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标识物,给人醒目美观得视觉冲击。导向设计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能明确表示内容性质、方向、原则以及形象等功能。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收获很多、学会很多、比以往更有耐心很多。感谢学校及老师给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让我们增加了对导向设计的认识与了解。

【18级环艺2班|苏婷 王瑞莹】:

美术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张延鑫

课程感悟:通过了本次的标识导视设计,感觉自己对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也发现自己学的知识在综合运用能力还差得远,但总体在完成这次上也有了一点进步,使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知识融合在一起,也在处理问题上有了提高,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及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由于我的专业基础比较差,实践经验太小,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不够紧密,错误和不足之处肯定很多,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最后,由衷的向担任我本次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和在大学三年的任课老师,感谢你们的耐心教导!

【18级环艺2班|王书璠 张微园】:

图书馆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张延鑫

课程感悟:最初只是想打破一般的教学楼标识设计的特点,后来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打算在清楚表现目标路径的同时采用古典的风格,这样更能体现书香门第精神,且简约复古。

【18级环艺3班|胡浩然 吕郑玮】:

音乐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导向识别这门课对我来说是一堂生动,并令人受益匪浅的课,每一次学习的过程都会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图标的博大精深,很多分支都值得去深入研究,并发展成一个理论体系对一些我感兴趣的部分如形象识别等,我不满足于书本上的内容,去图书馆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成功案例,之所以爱上这门课很大程度,由于到处都是生动形象案例,到处随处可见的作品充满了我的生活影响到我的生活,并且丰富了我的生活。

【18级环艺3班|李佳旭 杨弯弯】:

艺术设计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通过对本次导向系统识别设计课程的学习收获了很多知识,深刻认知到导向系统识别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广义上一切用来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都看作是导向设计。导向设计关系到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两个领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不断和老师的交流,慢慢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了解导向设计的真正意义。

【18级环艺3班|刘颖 张曼玉】:

图书馆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我们在此次的导向识别设计课程中收获颇多,郑老师授课的方式温和又有趣,具有娱乐性的教学互动使我们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于我们的导向设计作品,老师也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评与指导,使我们学到了许多。

 【18级环艺3班|彭航宇 闫星宇】:

音乐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所谓“标志”,应该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它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变得日益普遍,小到街边的各种门市,大到国企、跨国公司等领域仿佛就像人们的名字一样,成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代表。在经过课程的学习和制作我也学到很多。感受到了音乐楼的雅韵,和其中新颖的设计。进行了不同的创意创作,发现设计其中附有的内涵。

【18级环艺3班|郑涵 于洁 吴美敬】:

美术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关于标志设计的课程的感受,应该是我在这学期所有专业课程中感受最深的一门。首先是这门课让我们认识到了导向标识的各种类别,并运用到设计中。我们还将草图与电脑结合运用,用电脑将脑海中所想化为现实。本次课程我们设计了大连艺术学院的美术学院楼的导向标识,本项目是将石膏与木相结合设计,既展现了美术学院的艺术气息又将环保理念融合其中。将人物石膏体嵌入导向模型中,体现了美术学院的艺术氛围。运用了舒适的颜色搭配,烘托了艺术学院的氛围。本次课程锻炼了我们手绘色彩搭配阅读软件制作等等的能力,受益匪浅。

【18级环艺4班|李逸凡 薛云滔】:

艺术设计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通过对导向标识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什么是导向标识,并且学会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导向标识设计,这使我们收获颇深。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去校园的各个地点考察,学会了解优秀的设计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是要多走出课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应用,思考如何改进以及吸取经验。导向标识设计这门课使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它还让我们学会了去用双眼观察生活中的设计。

【18级环艺4班|卢均巧】:

文管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通过这门课程我的感悟是导视系统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标志、箭头或者路牌那么简单,它的设计要与区域内的环境如建筑、景观、图形和色系融为一体,形成系统性的风格设计。好的环境标示导向设计,不但区域风格明显,而且功能性易辨在现代社会中,标识是一种象征符号,把传达的内容转换成图形语言,用形和色来表达思想和抽象的概念,代表某种事物的性质及本质特征。在览尽所有设计思想,所有设计风格,无外乎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18级环艺4班|郑凯悦 王子怡】:

艺术设计学院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郑琦凡

课程感悟:通过学习导向识别系统设计这门课程,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什么叫导向识别设计,把以往对于导向知识的不足之处得以补充,而且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更清楚明白的弄清导向设计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中间的活动课程,让我们自由探索校园里的导向设计,实践出真知,从校园里的获得学习经验,为我们最后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级环艺6班|李佰扬 余欣茹】:

瓷海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马素英

课程感悟:当人们的空间被各种物质挤压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本质,我们要去掉一切虚假的、表面的、无用的东西,而剩下真实的、本质的、必不可少的东西,本案“瓷海”广场设计中的配套设施便是回归淳朴,将景德镇文化和当地主色调融为一体,大拙即大雅,简单、自然便是我们所追求的。

【18级环艺6班|李佳 李雪华】:

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马素英

课程感悟:通过这次“导向设计”的课程之后,我们收获很多,感触颇多,也感谢马素英老师的指导。我们认为设计首先要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然后来进行元素方面上的提取。设计贵在创新,但不是一味的求新求异,而是要有创新的方法。导视设计的根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应从人的生活方式入手,去观察,去思考,这样的导视设计才能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有设计感。

【18级环艺6班|鹿树林】:

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马素英

课程感悟:不同地域的不同景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特色和气候特征,在设计合肥市天鹅湖文化广场的景区导视系统时结合了合肥市当地风景的各种发展历史文化要素以及地理环境等结合并加以设计,将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当地景区的环境空间融为一体,为游客构建出一个优美又方便的旅游环境。文化特色对于景区形象的提升和强化有着极大的作用,景区导视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以文化特色为基础,整体造型简介大方,并对图标进行创新的设计。

 【18级环艺7班|王震 徐航】:

澄江一道-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潘韦妤

课程感悟:从未如此深入地去解析一个场地,也从未了解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看到自己如此明显的进步。在这些天里,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合作,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那句话的含义:一个人盖不成一座大楼。这次导向作业虽说是我们两个人的作品,但实际上,我认为是整个班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做图心烦意乱的时候,同学们的一句话往往能给我新的灵感,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与同学的相处模式,更加让我们信心十足,将我们的潜力发挥到了最大。

【18级环艺7班|高美琪】:

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潘韦妤

课程感悟: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清楚的明白并掌握了有关导视标识设计方面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我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但每次都会想到新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新的收获和进步。还有老师对我们在教学中的悉心指导,使我不仅学习到课内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

【18级环艺8班|周皓 王昱茜】:

钻石湾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潘韦妤

课程感悟:几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中不仅检验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们如何去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合作,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处世。这次的课程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我们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学会了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和队友进行相互讨论,交流经验,遇到搞不明白的问题时请教老师,收获了很多经验与知识。

【18级环艺8班|卢昱冰 张露】:

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潘韦妤

课程感悟:转眼间,本学期的导向系统设计课程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此次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对于《导向系统设计》课程最大的学习体会就是,潘老师让我们知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以学校的导向系统为例,一点一点和我们讲解,让我们明白导向的作用和级别,每次上课她都会用生动的例子给我们讲解课程知识。我们很感谢老师致力于培养我们的设计思维,在老师的带领下,相信我们的设计能力会越来越好的,跟着老师的步伐,脚踏实地地前进,终会取得回报。

【18级环艺8班|马铭瑜 崔佳明】:

休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潘韦妤

课程感悟:这次课程给予了我们实践的机会,积累了必需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这次课程培养了我们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对所学理论有更深的巩固。同时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8级环艺9班|吴新镇 闫鸿翔 孙云飞】:

钻石湾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鞠慧慧

课程感悟:导向识别设计为一切可以用来传达景观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同时导向识别设计也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通往平凡人的桥梁。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后者则是对于景观的印象。因此在钻石湾广场的导向识别系统的设计中,我们的设计愿景是通过对钻石湾广场的导向设计让其作为一个桥梁更好的衔接体验者眼中的景象与我们所设计的景观空间。设计中我们对视觉导视信息内容中的各个构成元素进行系统的整合,使得视觉信息能够有效的传递与置于景观中的受众人群。我们在沿用保留现有的导向标识设计在景观应用的同时,应多加思考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和前途,从小的导向小标识做起,从景观单元中的导向标识设计做起,提升社会的公共环境形象。

【18级环艺9班|夏雨婷】:

鲸跃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鞠慧慧

【18级环艺9班|张雨欣 张梦斐 刘卓然】:

绿洲广场导向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鞠慧慧

课程感悟:通过导向识别系统课程的学习,重新认识了导向识别系统,颠覆了学习前在生活中对导向简单的认知。学习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使得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由于空间引导系统需要标识系统技术和理念体系的支撑,因此,在一个建筑环境中,两者在很大程度上融合起来。导向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指示牌,它可以给建筑物一个明确的形象定位。经过这次学习更加了解到导向设计的重要性,导向设计并不只是一个指示牌,可以更大程度上涵盖设计的寓意和理念。

三、写在最后的话

经过这几周的课程学习,每个同学都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此次课程的分组进行,使大家充分认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分配工作,不仅提升的是专业能力,更考验的是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保证了此次专业课高质量高效率。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希望大家能够更完整的进行规划学习,保证以严谨的态度面对每一门课程。未来的路上大家一起努力吧!

策划:艺术设计学院室内教研室

撰文:李佳旭 | 指导:郑琦凡

编辑:毛明鑫

整理:《艺树》编辑部

大艺设计学院教师作品入选全国平面设计大展

“疫”起抗击——大艺设计学院抗疫作品(上)

研究·兴趣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设计基础》课程汇报

大艺学子斩获第九届全国海洋大赛金奖

颁奖典礼再放光彩!

一次与秋天的邂逅——相约大艺秋叶节

学习丨ArchDaily评选2020中国建筑年度大奖入围项目

【结课公开系列】 设计学院课程设计基础2 

【结课公开系列】 设计学院课程丨商业空间设计

【结课公开系列】 设计学院课程丨滨水场地环境设计

【结课公开系列】 设计学院课程丨信息可视化设计

“疫”起抗击——大艺设计学院抗疫作品(上)

“疫”起抗击——大艺设计学院抗疫作品(中)

“疫”起抗击——大艺设计学院抗疫作品(下)

停课不停学|大艺设计类课程网学指南及教师寄语

2019《艺树》年度人物提名(学生篇)

2019《艺树》年度人物提名(教师篇)

“靳埭强50+2艺术设计展”暨高端学术论坛 &“靳埭强设计奖2019巡回展·大连站”系列活动在大艺隆重举办

靳埭强银奖! 白金创意大赛铜奖! 金犊奖铜奖!

 吕永中 靳埭强 王受之 邹宁馨 

   任 戬 柳冠中

投稿和建议请发送电子邮箱至

yishudalian@163.com

《艺树》——大艺设计学院官微权威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