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8种教学设计与实施
发布于 2021-01-12 06:47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情境拉开一堂课的序幕,引入课堂主题的过程,就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主题。
那么,课堂导入可以设计哪些情境与活动?借力哪些资源和工具?需要掌握哪些原则与方法呢?
激发兴趣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故意设疑,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模拟真实情境,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缩短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同时调动兴趣。
利用歌曲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
视听导入的显著特征是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灵动性,能够通过图片、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传达丰富生动的内容,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真实的实物和图画,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和图画,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运用实物和图画的导入不仅形象、具体,而且便于学生接受。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师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学生普遍喜欢猜谜语这一特点,可以针对课文的课题、内容、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已学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联系的较高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为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知识作铺垫。在开始新课前,教师可以针对上一课时的内容,以复习、提问、做练习等教学活动作为导入。这些导入方式,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END
来源:网络
审核推荐:刘泳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热线:010-51056848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