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知识管理实施:识别、收集、整理、发布、使用!

发布于 2021-10-10 07:26

IATF16949标准7.1.6对知识要求:

1.知识的识别

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进行了解、评估、筛选,确定出需要的知识种类和数量,了解所需知识的来源和可获得性。组织的知识可以包括相关的信息,如知识产权和经验教训。

知识的来源有:

1)内部来源,例如:从失败和成功的项目中学习知识,从组织的专家那里获取未记录的知识和经验。

2)外部来源,例如:标准、学术交流、会议以及顾客或供应商处获取知识。

2.知识的收集

组织通过无偿或有偿方式,将内部或外部知识引入到组织内供个体和组织使用的过程。

外部知识源有多种,以企业为例,外部知识源包括科研机构、上游供应商、消费者、咨询顾问、竞争对手及非竞争性公司等;组织内部知识源主要是组织员工。知识收集的关键是企业知识获取能力。

显性知识的收集方法有资料采购、数据访问、分布式搜索、智能代理、数据挖掘、许可协议、营销与销售协议等。

隐性知识的收集方式主要是结构式访谈、行动学习、标杆学习、分析学习、经验学习、综合学习、交互学习等。比如,邀请嘉宾(或专家)演讲时可以获得专家的一部分经验与认识;举行一个头脑风暴法会议可以就某个主题(或问题)融集体智慧于一体;通过观察专家或师傅的操作可以识别其专长。

3,知识的整理

对捕获的有用知识进行整理、提炼和转化,使之成为组织成员可以利用的形式。要安排负责知识管理的工作人员将企业的会议记录、技术文档等显性知识以及企业中个人的技术诀窍、最佳实践等隐性知识统统整理成为文字材料,分类存档,供所有员工共享。

4.知识的发布

建立知识分发制度,通过有效的知识分发机制和顺畅的渠道,供所有员工及时获取企业已有知识。

5.知识的使用

将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

企业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营造应用知识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员工去正确地使用知识,并让员工切感受到应用知识在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个人利益带来的积极影响,构建与提升企业知识应用能力。


【读者必读】: ①【免责声明】 ②【平台简介】  ③【文件获取教程】 ④【文件下载教程】

体系管理
专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知识的分享!包括质量书籍、培训教材PPT、体系运行全套文件制度及表单、审核技巧知识、实战报告案例、内外部审核员培训、各大体系标准及知识分享等,支持一键式打包下载!是ISO各大管理体系知识专业分享平台!
934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