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支持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发布于 2021-10-10 07:17

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是指以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是我国高度重视并长期致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程和难点工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提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试点。2018年11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目前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市场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不存在政策障碍。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按照《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相关要求设立专项计划,在沪深交易所现有规则体系下挂牌、转让。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有利于拓宽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获得贷款渠道,推动缓解融资难。据市场机构统计,截止2021年1月31日,全国共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24单,累计发行规模89.70亿元,分布在全国8个城市,北京市以8单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产品的基础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售后回租应收租金、知识产权转让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二次许可应收许可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本息四大类型。
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
2020年9月9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和运营,立足北京市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整合优化中国技术交易所现有技术交易定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登记、定价、专业、金融一体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及国际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市场的重要枢纽。
(1)推动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发展,整合优化各类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体系,为企业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提供协助。
(2)探索制定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支持政策,完善知识产权评估等相关配套机制,积极推动辖区中介机构为知识产权融资需求企业提供服务。
免责声明:文章整理自北京证监局,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处理。
往期回顾
14项重磅成果发布!这个绿色金融重要会议在副中心举办
太棒了!副中心将添2.5万平水岸艺术商街!计划年底迎客,就在这个地
突出运河文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公示
点分享
点收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