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读︱老旧的遗址厂房改造毕设作品

发布于 2021-10-12 13:19

课题名称  追溯往昔“红色印记”——中国航天7107厂旧址改造

关键词  战地遗址  叙事空间   红色精神

小组成员  王玺朝 / 张开翼 / 农沁怡

指导老师  陈陆露

内容来自  易斯顿2号楼


 / 作者简介 /
王玺朝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
张开翼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

农沁怡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


红色印记

追/溯/往/昔

SUMMER TIME
01

   引子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老旧的遗址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历史的解读拥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日渐重视和大力支持的政策下,遗址的保护将会达到新的高度。

通过对067基地7107厂旧址的环境以及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遗址的文化与场地精神内涵流失严重。现代背景下遗址原有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伴随着大量的问题产生。导致其蕴含的纪念性精神意义没有得到传承。时过境迁逐渐被人遗忘,没有做到激发和促进人对艰苦奋斗的精神的追求失去了其独有的精神含义。

02
 / 永不磨灭的红光沟 /

   遗址·现状   


调研|基址

基址

7107厂属于067基地的下属厂,山沟里也诞生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如: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等,圆满保障了我国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遗址|历史背景

遗址历史背景

7107厂属于067基地的下属厂,山沟里也诞生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如: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等,圆满保障了我国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遗址|航天发展史


航天发展史

无论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还是北斗一号卫星,以及嫦娥一号它们发射的成功都离不开第一台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成功。


03
 / 残垣断壁 /

   现状·分析  


遗址|道路分析

路网图

遗址的主干线、次干线由上级公路连接,遗址中的主要服务公路与上级路网有着良好衔接。

遗址|周边分析

周边分布图

遗址紧贴乡村的主干道,周边的居民区和农业生产区较为集中,商业较少,大部分以合作社形式为主。 

遗址|空间分析

空间分布图

围绕着村庄的的大路,有大量的遗址空间分布在主路的周围,遗址空间分布密集。种植区和居民区相比较为分散。遗址中夹杂大量的景观空间,这些空间被极大的浪费、没有得到利用而被荒废。

遗址|地形分析

等高线图

山地地形,遗址四周环山,周边山脉的海拔海拔大约1400 -- 1800米左右,遗址所在地较为平坦,且有河流流经。

地形高差图

遗址所在地高差较小,地形坡度较缓。但周边整体地势偏高,群山环绕,地形形成一个谷地。
主要人群以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为主,他们都觉得改造遗址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遗址|日照与气候分析

日照图

全年太阳总辐射平均为112.1千卡/平方厘米,冬季盛行冬季季风。一月平均气温1.5°,七月平均气温28,全年平均气温18°,平均降水量:609.5毫米。在10月到2月从14:00开始出现采光不足的现象。

遗址|历史背景

遗址损毁程度图

建筑为砌体结构,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0-11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因此建筑只能做表面的改造。

优劣势分析图

遗址现在遇到的一个威胁是土地荒芜废弃,旅游基础设施不足,缺少管理人员,文化缺少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现在国家政策提倡保护遗址,人民也是呼吁保护遗址这是它遇到的一个机遇所在。

遗址|解决策略


我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遗址的场地进行更新维护,改造遗址的景观空间,在延续文化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营造,让遗址空间充满教育意义。

遗址|设计框架

在保护的基础上以遗址的景观重造,空间重塑为主,将叙事性和纪念性融入其中,其次在保护基础上对遗址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让遗址充满教育意义,对遗址场地进行重新规划。

04

   设计·构思  


遗址|场地构思

场地的改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叙事的视角对整体的路径建立完整的叙事线,将叙事转化为路径的生成。
第二部分是围绕场地的环境景观设计。
第三部分整体的设计是对遗址叙事空间的结构进行规划,将空间节奏分级重新设计。

遗址|叙事分析

泛和模糊的概念。叙事意味着行为方式和体验的机会,以及获取知识和思维模式,我们找到空间连接构成故事的方式和故事的地方,只是一个场景不是时间和基于场景变化的方法。

遗址|场地构思

以叙事的视角对整体得路径整合建立三种不同的叙事线顺序为了更好地解读故事内涵将空间与时间结合所形成的线性叙事序列完整、清晰地展开,以便于简易方式呈现于参与者的感知体验中。倒叙,将本该放在靠后位置的叙事主题前置,之后再按照事件正常的发展顺序进行 并叙,互相关联的事件可能会共同发生、相互重叠,因此,叙事本身具有共时性为空间维度上的故事情节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遗址|空间结构构思

 路径设计通过叙事视角创造的路径,以空间为线索,以人的感知行为为主要互动方式,不仅隐喻了遗址场地的空间关系,路径通过连接场景形成叙事链,创造了特定的场景和空间的情节。
05

   设计·展开  


01

02


遗址|平面推演

对遗址原来的场地进行分析,再以叙事法的角度对遗址空间进行整合。通过完整叙事结构的重新组合,在遗址的场地空间建设的基础上,将叙事方法引入设计对遗址场地平面进行重新设计。

遗址|航天叙事发展

将航天元素应用到设计手法中去 结合场地精神与航天事业精神融入到场地中去增加场地的体验性以及场地的情感表达提升空间的吸引力 通过相关空间节点序列 时间进行整合 将民族奋斗精神延续做到既满足设计功能和精神需求 又能体验当地文化特色。

遗址|总叙事线

以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为主线,场地中有高低起伏的地形,代表着中国航天发展跌宕起伏,中国航天遗址景观通过不同的景观节点从各个方面展示了遗址所蕴含的文化,主线启用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来叙事中国航天发展史历程。
开端作为建筑的入口 整个叙事空间的建构起点 需要与建筑整体的空间组织相统一在对场地进行二次下沉 把人的视觉中心带入到空间后续的方向进行延伸给人带来庄严神圣的感觉。

发展在场地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载了体验之初的情感基调 对空间情节发展起到延展作用并连接两个及以上相邻空间以达到叙事结构的整体贯穿和衔接。
华至精神层面 参观者在参观的同时 进行空间交流 对话的叙事活动 并在场地精神的感召下回归建筑建筑所要表达的内涵。

结尾处归于平淡 节点在路径的末端与开端相呼应 结尾用点到为止的手法 把握与外部空间的适当链接。

06

   设计·分析  


遗址|整体改造分析

场地的整体设计主要通过对遗址建筑,遗址景观进行空间营造,通过建筑改造,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这三大方面体现遗址的文化内涵。

建筑分析图

场地的建筑是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工业厂房,建筑是砌体结构的纵墙承重体系。
为了保存建筑的完整性。保持原有的蓝线不动,在建筑表面加设,并不破坏主体以及原有外立面。运用现代修缮工艺手法,对建筑进行改造,运用玻璃和耐候钢等现代材质对建筑进行保护。

功能分区图

场地的功能分区是根据遗址问题和人群需求,来改造遗址的景观空间和公共空间,让遗址成为科教类的文化空间,场地中主要分为公共空间,休闲空间和展示空间。

道路与建筑关系图

场地中运用道路与建筑的关系有正相交,相交,相切,相离。正相交主要运用在入口,有庄严,神圣的视觉效果,相交作为叙事结构的贯穿和衔接。相切是从视觉上激发游客内心情感,相离在结尾,映射开端,首尾呼应。

公共空间

场地公共空间的改造是通过建筑与景观的结合,将战地遗址空间的情感体验和红色航天精神传递给游客。公共空间的营造中重视体验感,设计采用象征,隐喻,抽象,引用的设计手法,表达中国航天在发展时期的艰苦奋斗。沿着道路设计纪念性景观,可以将叙事结构重现组合,向游客完整的展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场地中的设施主要运用中国航天元素,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不断的变形,延伸,组成,得到现在的场地形状。
公共空间设计中将红色作为构筑物和雕塑的主体颜色,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启发人透过红色来理解主题内涵。

植物分析

场地的中植物大部分是主干长直的落叶乔木,也有小部分是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同高度的植物,可以丰富场地垂直立面的视觉效果。

07

   成品展示  


总平面图

遗址|效果图

开端空间效果图

发展空间效果图

高潮空间效果图

遗址|鸟瞰图

结尾空间效果图


 展板  



   模型  


易斯顿2号楼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Design Eastern Art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30篇原创内容

END -


||-往期精彩内容:

· 海外作品解读

谢菲尔德优秀毕设作品︱The OA Plaza:老年化社区解决方案

巧妙的灯笼结构摩天楼庇护所斩获eVolo竞赛一等奖

Skyhive摩天楼竞赛一等奖莫比乌斯塔-空中的景观

解密建筑学第一的UCL中B-Pro最热门课题组作品是设计过程

UCL研究生优秀作品解读:沼泽地上的新型地域性建筑

UCL优秀作品|深圳城中村的争与择:Adapt-lisation

AA DRL优秀作品分享|AMPHIBISCO:适应性水陆边界系统

AA建筑联盟学院优秀案例︱民俗博物馆设计

AA优秀本科作品︱虚拟实境的装饰性探究

米兰理工优秀作品︱「Kaira Kora」宗教建筑的新定义

本科UCL研究生RCA优秀毕设︱丰碑市场:Market Monument

UCL B-Pro优秀毕设|Glitch.Arch: 干扰建筑

UCL B-Pro优秀毕设︱Arboritecture

UCL B-Pro优秀毕设︱“藻华城市”

UCL B-Pro优秀毕设︱电玩城市主义:异想世界

UCL B-Pro优秀毕设︱如何赋予建筑生命,让建筑“自我生长”。

UA设计学堂
Unique Arch-Art︱分享建筑与艺术设计知识
338篇原创内容
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