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芒云书房荐读 | 你的孩子会读绘本吗?
发布于 2021-10-12 13:25
转自:飞芒云书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其实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渠道,比如平常不同场景的对话,孩子不自觉地重复大人的语句或指令、“告状”、要求买玩具等。
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且效果很好的锻炼方式是很多家长都会忽略的,那就是亲子共读。孩子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了解故事的内容,是学“看图说话”的天然渠道,而绘本站在孩子的视角,也为故事的“复述和创编”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很多家长其实知道绘本的这一大好处,但是总有点“急于求成”,故事刚读完就会问孩子:“这个绘本讲了怎样的故事啊?”
这种问题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其实很难回答,他们的记忆往往是分段而片面的,他只能回忆起一些零碎的片段,不会抓住故事主要脉络,更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当家长概括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孩子的回答才会“颠三倒四”,
那问题来了,通过绘本这个工具,怎样才能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一大能力的训练呢?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4344799.png)
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种在美国幼儿园和家庭常用的锻炼逻辑表达能力的方法,可以用在亲子阅读之中:“五指复述法”。即将故事的五个要素分别与五根手指头相联系,用孩子最熟悉的“手”来帮助理清故事脉络。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4447512.jpg)
• 大拇指: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Setting
• 食指:故事主角 Characters
• 中指:故事里出现的问题 Problem
• 无名指:故事的情节 Events
• 小拇指:结果或是解决办法 Solution
在美国的一些班级会直接将五指复述法做成海报,悬挂在教室里,避免孩子在复述时思路混乱。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4344799.png)
五指复述法的使用最好配合实际操作练习,接下来我们用一个案例来实操练习。
以《母鸡萝丝去散步》做范例,原因是一是因为这本书情节简单,其二是因为绘本有完整重复的小故事。作为案例,具有极强的典型性。
经过与孩子进行常规的共读和互动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五指复述法对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训练了。在训练开始前,我们可以用可爱的有指向性的贴纸贴在孩子对应的五个手指头上,并且写上五个要素,这样就可以准备开始训练了。
在第一次训练后进行故事的复述时,家长可以先将五指复述内容贴纸拆下来,放进绘本的对应页面里。
家长在复述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先握紧拳头,分别出示一根手指头,请孩子回答跟这跟手指头相对应的元素。亲子互动让这个过程可爱又有趣。
上面这一页包含故事的主角和起因。可以由家长指着这页问:
1.“宝宝,故事的主角是谁呢?”
主角:叫萝丝的母鸡和狐狸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问题/起因:狐狸躲起来,看着母鸡萝丝,想要找机会抓住它,但萝丝不知道。
下一页就会包含故事的环境和经过。
3.故事发生在哪里呢?
环境:院子里,院子的地上有根钉耙。
4.这页发生了什么事?
事件:狐狸跳起来想要扑母鸡萝丝。
5.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狐狸跳到了钉耙上,被钉耙打中脸。但母鸡萝丝对这些一无所知,它继续向前走。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复述,而《母鸡萝丝去散步》中之后每两页就又可以完成一个小故事,并且其中事件的主角、起因、经过和母鸡的结局四个部分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比如在第下面两页,只有环境和狐狸的结局发生了变化。
故事发生在哪里?——有水的池塘(一开始不要求孩子说出树、石头和花)
这页发生了什么事?——狐狸跳起来想要扑向母鸡萝丝
最后结果怎样?——狐狸掉进了池塘里,溅出了好大的水花,但母鸡萝丝对这些一无所知,继续往前走。
同理可以推论出下面两张图。
慢慢地,孩子在接下去的复述当中会感知到有些元素是相同的,而这种重复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胜任感,这样他才会愿意去复述。有这种重复情境的绘本还包括《小房子变大房子》《皮特猫》系列中的一些单本等。
相信聪明的家长一定发现了,五指复述法其实也就是作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所以这个方法用好了,孩子将来的作文也会很不错。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1321131.png)
陈鹤琴:好的家庭教育,先了解儿童心理的7个特征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尤瓦尔·赫拉利:2050年的教育,会有什么不同?
读联会流程编辑—— 赵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