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冠心病还能运动吗?

发布于 2021-10-12 17:09

冠心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

大多有这样的疑虑:

还能不能跑步?

锻炼会不会给心脏带来更大伤害?

运动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适当运动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


冠心病的直接病理改变是心脏血管狭窄,其损害是慢性心肌供血不足,影响心脏的做功,轻则体力下降,重则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如果病后运动不当,确实会加重心肌耗氧,影响心脏功能。

但冠心病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运动,医学发现,适当的运动还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

 

6分钟步行试验评价心脏功能


冠心病患者可按照目前心脏功能的级别选择适合的运动。

判断能否运动,最简单可行而且患者自己就能够做到的一个方法,叫做“6分钟步行试验”,它既能帮助患者评定心功能,也能作为心脏康复的运动方案之一。

具体做法:

►首先,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30米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运动,速度由自己决定,由专人在旁边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生不适(气促、胸闷、胸痛等)。如患者不能坚持,可暂停试验或中止试验。

►6分钟结束后计算其总的步行距离,根据距离划分为3个等级。1级:小于300米;2级:300~374.9米;3级:375~449.5米;4级:大于450米。其中,3~4级表示心功能接近正常或达到正常,2级表明心功能轻度减退,1级表明心功能明显减退。

►通常轻度患者鼓励户外活动,时间可以1~2小时为宜;中度患者也可户外活动,但不超过1小时为好;重度患者不鼓励户外活动,可以在庭院里走动,或者浇花、养鱼等。

两种方法帮助你把握运动尺度


1.心率计算法

把一个心率计算器戴在身上,随时记录心率数。运动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率会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心率时就要停下来。这个心率叫做目标心率,其计算公式是:(220-年龄)×0.85=目标心率。

目标心率是根据年龄来确定运动时允许出现的最高心率,当心跳到了这个数量时,表明运动量已经足够,就要停止或者减慢运动速度了。例如一个50岁的人,运动后的心率应控制在(220-50)×0.85=144次/分。

 

2.自我感觉控制法

中医非常重视患者自己的实际感觉,感觉是反映体内生理病理变化的重要证据。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运动中如果感觉有微微汗出、清爽感、稍觉疲劳或稍有气促,说明运动量已经足够,不宜再加大强度或延长运动时间。

如果运动中出现胸口憋闷、胸痛、心慌、喘促气急、大汗淋漓等,表明运动过量,必须立即停止。


作者 | 王清海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编辑 | 杨重 尹蓁  责编|张秀丽

来源 | 《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文末说点心里话
*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说找不到广卫君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请把广卫君设为“星标★”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