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设动态 | “信用+公共资源交易”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发布于 2021-10-12 17:16
公共资源是指全社会共同所有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资源(如医药用设备和耗材、国有产权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资源交易是指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通过拍卖、挂牌、招标等公开公平的竞争方式实现公共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交易。公共资源交易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国有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是营造公共资源交易统一规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的重要抓手。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标准,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管理、共享、运用等制度,强化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开和运用,把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信用信息归集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此后,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决策部署,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制度、技术四条赛道上依托信用大数据不断突破创新,努力破解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风险、效率、市场方面的难题,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做法和创新经验。
一、地方“信用+公共资源交易”创新实践
往期推荐
● 信用建设动态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亮点(省级篇)
● 信用建设动态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亮点(市级篇)
● 信用建设动态 | 各地推动信用商圈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