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期】【叶丽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介绍一座建筑》

发布于 2021-01-18 13:36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介绍一座建筑

【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说明文的写作,在整个初中学段中考不考,只有本单元单独聚焦说明文的写作,从着眼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实用文写作的意义也不容小视。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将中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形式、精巧的结构,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其总分总的结构,和由一般到特殊、由独拱石桥到联拱石桥的说明顺序,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 叶老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 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逐点一一解说,让读者禁不住感叹,说明文也如此曼妙和多姿。所以本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学习抓住景物特征, 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说明文写作兴趣不高,语言的准确表达也欠缺,由于平时练习的少,学生说明事物时思维混乱、条理不清都是常见问题。因此这节课主要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说起,教学生学会按一定的说明顺序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对一座建筑进行说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一座建筑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正确使用说明方法。

  3.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教学准备】

  1.认真研读《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在校园里逛逛,找到你最喜欢的一样建筑,仔细观察。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同学们,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句名言 :“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告诉我们,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水笔、毛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说明一样事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它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它说清楚。

(大屏,展示课题)

二、你说我说,走近“特征”

    师:大家先来说说,西瓜和哈密瓜有什么不同?

    生1:西瓜是绿色的皮,哈密瓜是花色的皮。

    生2:西瓜也有花色的皮呀,哈密瓜皮是花色?怎样的花色?

    生1:西瓜皮绿多白少,哈密瓜皮是白多绿少,网格状的花色。

    生3:西瓜瓤是红色的,黑色的瓜子;哈密瓜的瓤是黄色的,白色的小瓜子。

    师:很好!这是大家通过仔细观察,进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有时候,看起来是一样的两样事物,又有什么不同呢?该怎样来区分呢?现在,大家再来说说,水和白酒有什么不同?

    生4:水是无色无味的,白酒也是无色的,但它有一种酒味儿。

师:对,这是通过闻一闻,靠嗅觉感知的。还可以通过尝一尝,味觉感知。白酒是有点辣的。当然,大家是未成年人,可不允许喝白酒啊。

我们要准备需我们学校的一座建筑进行说明,请大家结合自己之前的观察感受,对我们学校的某座建筑进行说明,注意抓住它的主要特征。

先说说你准备写哪样建筑?

生5:钟楼,又高又漂亮,是我们学校的地标性建筑。

生6:教学楼,我们的教学楼都是相连互通的。

生7:合班教室,很漂亮,跟别的楼都不一样,我们的大型活动都在那里进行。

师:不错,找的都是我们学校最有特点的建筑,说的同学也基本上抓住了这些建筑的特征。

那我们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如何突出这些特征呢?先来明确具体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三、概括归纳,明确特征

1.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可供识别事物的特殊象征或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

比如咱班里的2位双胞胎男同学,相貌、举止、声音都很相似,但是时间一长,大家都能区分开他们,就是因为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征。

2.要介绍清楚一个事物, 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3.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对不同类型的事物进行说明,所抓的重点也各有不同。

    (1)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例如:作者简介,人物传记。

    (2)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3)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4)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5)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6)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7)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牛刀小试:

知道了什么是事物的特征,现在,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对你要写的这座建筑进行说明。100字左右,注意抓住它的主要特征。

课堂展示:

我们学校的建筑——合班教室

在我们同盟学校的西南角,一号楼的最西边,六号楼的前面,有一座我们学校最漂亮的建筑——我们的合班教室。平时我们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它的外观很漂亮,是椭圆形的,颜色也很美,红色黄色相间,色彩艳丽,造型独特。有上下两层。从外面看,有三个门可以直接进入里面,沿着楼梯上去,南面北面两个大门供我们学生出入,前面还有一个门不用通过楼梯可以直接进出。里面有个大舞台,舞台后面还隐藏有一个小门,供演员从后台进入。还有一排排的座椅,能同时容纳四百多人。最后面是灯光、音响和多媒体的控制室。

(直接投影展示)

主要特征还不够突出,到底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呢?

四、步步为营,抓住“特征”

我们来共同探究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 ,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的,请同学们谈谈你的见解。

(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桥枨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大屏显示)

(预设: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 ,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多面展示法——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请同学们就《苏州园林》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者和匠师们园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团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仿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大屏显示)

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幅完美的图画。

(预设: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 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的图画” 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池沼的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部特征的总和。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的说明,其实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围绕某一点, 多方面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法。

   (三)表里合一法——有些事物, 其内在的特征是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特征,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请看这样几段文字: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鳌,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鳌,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鳌,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肖柯《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明确: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语言的。说明时,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两种动物的外显的现象的描绘来表现这一内在的特征的。)

以上三种方法只是在作文时供选择运用的操作方法,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还需要我们平时付出努力。

一要认真观察。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在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抓住了“异处”,就把握了该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说明的重点。

三要重视积累,扩大生活视野、阅读范围,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五、修改提升,凸显特征

    (一)指导修改,突出特征

1.合班教室的主要特征一定要明确指出:外形美观,功能强大。说明时一定要条理清晰。

我们学校的建筑——合班教室

在我们同盟学校的西南角,一号楼的最西边,六号楼的前面,有一座我们学校最漂亮的建筑——我们的合班教室。我们的合班教室外形优美,功能强大。(添加)

合班教室的外观很漂亮,是椭圆形的,颜色也很美,红色黄色相间,色彩艳丽,造型独特。有上下两层。从外面看,有三个门可以直接进入里面,沿着楼梯上去,南面北面两个大门供我们学生出入,前面还有一个门不用通过楼梯可以直接进出。里面有大舞台,还有一排排的座椅,能同时容纳四百多人。最后面是灯光多媒体的控制室。这个合班教室的功能很强大,(添加)平时我们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移动)

2.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建筑物按照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先说外形特征,内部构造,再说明它的功能。

我们学校的建筑——合班教室

在我们学校的西南角,一号楼的最西边,六号楼的前面,有一座我们学校最漂亮的建筑——我们的合班教室。我们的合班教室外形优美,功能强大。

合班教室的外观很漂亮,是椭圆形的,颜色也很美,红色黄色相间,黄色长条长短不一,精巧别致,整体看起来色彩艳丽,造型独特。有上下两层。从外面看,有三个门可以直接进入里面,最前面有一个门可以直接进出。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大门,需要沿着楼梯上去。北面的楼梯东西两边可以同时走。最西边还有一个楼梯顺着楼体旋转,可以一直走到南面的大门口。走在这个楼梯上,还可以通过黄色红色长条的间隙看到外面的风景。最前面是一个大舞台,舞台以红色为背景,正中间是用来放多媒体的大电子屏幕,左右两边各悬挂有一个打开的书的模样的画框,(添加)舞台下面有一排排的座椅,中间在南北两个门连通的地方有两三米的平台,将整个合班教室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也方便我们出入。合班教室里的座椅一排排很整齐,红色椅子,灰色椅套,很是漂亮。这里面能同时容纳四百多人。最后面是灯光多媒体的控制室。

合班教室的功能强大。平时我们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舞台上可以播放视频,影像等,我们可以在这里看电影。舞台很大,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演出。老师们在这里进行讲座,我们在这里听,每一个座椅里面还藏有一个小桌面,需要写字记录的时候可以将它抽出来。(添加)

3.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对合班教室的特点进行具体准确地说明。例如在说明合班教室的外形特点时可以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它的功能强大时就可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我们学校的建筑——合班教室

在我们学校的西南角,一号楼的最西边,六号楼的前面,有一座我们学校最漂亮的建筑——我们的合班教室。我们的合班教室外形优美,功能强大。

合班教室的外观很漂亮,其他教学楼都是长方形的,外体是统一的酒红色,而合班教室则(添加:作比较)是椭圆形的,颜色也很美,红色黄色相间,黄色长条长短不一,精巧别致,整体看起来色彩艳丽,造型独特。从外面看,有三个门可以直接进入里面,最前面有一个门可以直接进出。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大门,需要沿着楼梯上去。北面的楼梯东西两边可以同时走,走十几个台阶就到了大门口。最西边还有一个楼梯顺着楼体旋转,分成四个部分,一共有近六十个台阶,(添加:列数字)可以一直走到二层。二层与一层不同,那里面是空旷的大空间。(添加:作比较)走在这个旋转式的楼梯上,还可以通过黄色红色长条的间隙看到外面的风景。经常会有老师和同学们利用这个楼梯拍照。(添加:举例子)沿着南面的楼梯走十几个台阶就来到了南面的大门口。进入合班教室里面,最前面是一个大舞台,舞台以红色为背景,正中间是用来放多媒体的大电子屏幕,左右两边各悬挂有一个打开的书的模样的画框。舞台下面有一排排的座椅,中间在南北两个门连通的地方有两三米的平台,将整个合班教室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也方便我们出入。合班教室里的座椅一排排很整齐,红色椅子,灰色椅套,很是漂亮。这里面能同时容纳四百多人。南北一个大通道,东西各有一条通道,三条通道分成了大小不等的六个分区。(添加:列数字)最后面是灯光、音响和多媒体的控制室。空间要比前面小很多,但作用很大。

合班教室的功能强大。平时我们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舞台上可以播放视频,影像等,我们可以在这里看电影,音响效果特别好,椅子也舒适,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添加:打比方)舞台很大,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演出。朗诵、演讲、庆国庆、迎新年……几乎每个月都会在这里进行一到两次的大型活动。(添加:举例子)老师们在进行讲座放PPT,我们在这里听讲座。每一个座椅里面还藏有一个小桌面,需要写字记录的时候可以将它抽出来当桌子使用。二层的那个空旷的大房间,我们平时不怎么使用,只记得那次大型的科技展是在这里展览的,不只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们参观,还接待了全县各个学校的学生来参观了呢。听说,老师们还在那里进行过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我们的合班教室真的是功能强大。(添加)

这样精致美观、近乎万能的合班教室,教我怎么不喜欢?(添加)

4.锤炼语言,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严密。

   (二)互评互改,定稿展示

1.请同学们运用同样的方法,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反复修改。

3.进行自我修改,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修改后的习作,交流修改体验。

4. 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展览,供大家分享。

六、盘点收获,归纳方法

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其次,要注意表现事物的内部特征。任何事物总有其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再次,对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筛选,从中找出能够统帅全篇说明内容的核心特征。

说明文写作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只要用心,抓住特征,安排得体的说明顺序,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锤炼准确严密的语言,就能写出“思想”,写出“生活”,写出“文采",让事物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

总结归纳:

写好建筑物

仔细观察,把握特征;

安排顺序,条理清晰;

巧用方法,具体说明;

锤炼语言,准确表达。

《我们学校的一座建筑》评价量表

评分项目

分值

自评得分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明确建筑物

10分




抓住特征

30分




说明顺序合理

20分




说明方法恰当

20分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分




错别字一个

总得分

扣1分




 


供稿/叶   丽

审稿/岳喜红

排版/高   玲

审核/卞迎宾

   

阅人阅己阅品格

读语读文读生活

 ——岳喜红名师工作室

【第375期】【王改婷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第374期】【王雪芳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第373期】【郭珍珍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实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