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双限”系列解读(下篇)
发布于 2021-10-14 08:58
第二章节分析了对“双限”的两个普遍解释,一个是中国要与美国打一场荡气回肠的贸易战,另一个是地方政府要赶着补作业。两种解释都不全面,只能说是部分原因,或者只是“双限”带来的影响。
任何问题的原因都不止一个,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等,对“双限”问题的分析:从根本原因入手。
01
根本原因1: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全世界各国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2020年,我国对这三项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如下:
石油-进口比例73.54%,国内大概还可以采12年;
天然气-进口比例43.86%,国内大概还可以采30年;
煤炭-自主产煤38.4亿吨,进口3.04亿吨;
三大化石能源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和经济命脉:
没有石油,飞机、航母无法进入战斗状态,只能是一堆废铁,民用私家车也无法行驶,地球人都知道全球石油是美国人手中挥舞的大棒,美元和石油挂钩缔造了美元霸权,中国以前只能通过马六甲海峡维持脆弱的石油运输线,现在通过一带一路艰难的拓宽石油生命线;
天然气是很好的能源,可以替代煤炭发电,还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有助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还可以用做燃气,可惜接近一半需要通过进口,而近期国际天然气价格也在飞涨;
煤炭是唯一对外进口比例很低的能源,可惜的是,我国已探秘的煤炭储量大概只能开采30年左右,并且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现在越来越偏西北,这部分煤炭资源运输到东南沿海的成本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从国外海运进口煤炭的成本,因此很多东南沿海企业需要进口煤。
政府经营国家,和我们经营家庭一样,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虽然现在煤炭资源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如果不省着点用,30年后,煤炭资源跟石油一样全都依赖进口,而国际上大宗商品原材料几乎都掌握在欧美日发达国家的资本手中,中国想实现大国复兴,能源安全绝不能受制于人,这是底线。
石油方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增加石油供应线路,弱化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防止被人卡脖子:巴铁给我们提供瓜尔达港口,相比从马六甲运输,不知节省了多少航运成本;同时中缅石油管道开通,以及修建泰国克拉运河,都是践行石油安全的体现。
天然气方面:中亚和俄罗斯双保障,从中亚输入的天然气,对接我国的西气东输网络运送到东南地区;从俄罗斯输入的天然气,从东北地区一路向南,贯穿全国。
煤炭方面:中国少油、少气,唯独不少煤。老天爷把石油赏给中亚,把天然气赏给美国、俄罗斯,把煤炭赏给中国,真是雨露均沾...我国在把煤炭转化成油和天然气的领域独步全球,因为欧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不需要研究煤的转化...
所以中国无法大规模进口煤炭,只能想办法减少煤炭消耗,同时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由于新能源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70%的发电量依然来自火力发电,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火电厂进行治理:从提高煤炭利用率入手。
过去对火电厂的环保要求低,煤炭不经过任何环保工序直接燃烧,这样会导致2个结果:燃煤利用率只有70%,剩下30%的煤炭没有发挥作用,直接浪费掉;同时产生大量,以二氧化碳为首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有毒气体。
现在必须对煤炭进行环保处理,增加了洗煤的工序(没错,就是用水洗煤),这样能够提高燃煤利用率,避免煤炭资源浪费,还能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然而增加环保工序对火电厂造成了以下影响:
①增加洗煤工序,提高洗煤工艺,增加了经济成本;
②政府部门对火电厂进行节能审批(审批不通过无法开工),以及环保工序本身也需要耗时,共同增加了煤炭供应的时间周期;
火电厂用煤的经济成本变高了,跟过去比,相同的时间煤炭供应减少了,这些都是火电厂必须直面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更重要的是宏观层面的调控: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这个调控周期正好落在2021年...又恰逢全球疫情,只有中国能承接全球订单,直接导致用煤需求大增,价格飞上天。
上一篇讲到,煤价可以随便涨,电价只能在一个区间内苟且,这个区间是多少呢?上浮不超过15%,下浮不超过10%,所以尽管煤价飙升5倍左右,电价最多增长15%,火电厂越发电、越亏本,干脆就少发、不发。
所以,多地电量严重不足,不得不拉闸限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基本的居民用电。有人说,冤有头债有主,“两高”行业耗电、耗煤最多,干嘛伤及无辜?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正因为“两高”耗电多,才导致全社会缺电,而电这种商品又不能像粮食一样储存,所以只能大家一起跟着被限电。
02
根本原因2:中国的产业升级需求
简言之,中国要从低端产业链升级为高端产业链,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如果没能进行产业升级,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就会出现经济停滞,人均收入不升反降。
历史上成功跃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很少,日本、韩国、新加坡成功了,更多的国家,如:阿根廷、菲律宾都失败了,要知道90年代的阿根廷人均GDP是中国的14倍,和韩国不相上下。
而“中等收入陷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产业没有跟进升级(缺乏生产高品质商品的能力),导致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升级)无法得到满足,而有钱人的消费是很有限的,他们更倾向于资产的投资,导致国内消费不振,资本大量囤积在某几个行业,久而久之国内经济发生疲软,收入自然下降,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国家大力倡导产业升级,进行供给侧改革,摆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内循环,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那些代表落后生产力的行业,不但不利于产业升级,还会消耗大量宝贵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必然会对这类企业“双限”,倒逼转型升级为高端产业链,或者满足“能耗双控”的环保要求。
总结:能源战略安全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是发生“双限”的根本原因。而“市场煤-计划电”造成的“煤电矛盾”(参照上一章内容)是“双限”的直接原因,随着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煤-市场电”的格局正在形成,“两高”行业会承担上不封顶的用电成本,而高价值行业会享受“能耗双控”带来的红利。
以上三篇是对“双限”这个热点事件的解读,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核心框架就是这些,“双碳”战略、“能耗双控”将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周期,对中国的众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