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主驾无人道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又有新动作
发布于 2021-10-16 14:44
【编者按】
10月15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以下简称政策先行区)正式开放无人化测试场景,并举办《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发布会,首批为百度、小马智行两家企业颁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通知书。
现场颁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通知书
在政策先行区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100多公里城市道路为无人化测试路段,同时规定企业开展道路测试应避开早晚高峰时段,并在车身张贴醒目的无人化测试标识。
政策先行区现阶段无人化道路测试区域(西环南路暂缓开通)
智汇哥(ID:autozlink)注意到,国内尚无针对无人化测试的详细管理规范,该细则从申请审核、技术规范、安全监管、交通执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填补了行业空白,为企业开展无人化道路测试提供了政策依据,共有以下四大亮点:
1.强化测试标准,聚焦网络安全。
针对无人化道路测试“单车智能”与“远程协助”相结合的特点,构建了封闭测试场地测试与网络安全测试双重考核体系,重点强调无人化道路测试中网络通信链路和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求企业具备远程协助平台与测试车辆之间网络安全协同的能力。
2.丰富道路测试阶段,为尽早实现车内全无人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将测试分为“副驾有人”“后排有人”“车外远程”3个阶段,使测试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二是分阶段开放测试区域,针对企业现阶段ODD(设计运行区域)覆盖范围,在示范区内选取交通场景丰富但交通流量相对较少的路段作为首批测试区域。
3.强化测试过程管控,促进测试活动高质量发展。
在各无人化测试阶段中,限定测试时间,规定测试区域,引入MPI、系统冗余设计、最小风险操作等,作为考量企业技术水平的指标,工作办公室建立线上监管和线下定期现场抽查的检查监督机制,从申请主体的材料审核、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和车辆违法、违规处理三个方面对测试活动进行全过程管控,同时,对企业的阶段性测试情况开展考评,优胜略汰,激发企业的活力。
4.针对无人化测试特点,完善事故处理机制。
对车内有人和车内无人不同测试阶段的事故处理,明确规定对应的责任主体;组建专业技术与数据分析团队,加强对事故分析、认定、处理的支持;建立执法交互计划,提升管理部门与测试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
2021年4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正式获得北京市批复同意,政策先行区是全国首个以管理政策创新为核心的先行区,在先行区范围内,主要开展针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性监管,实施不同于全市现有政策的管理措施,构建适度超前的政策管理体系。
政策先行区覆盖范围包括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和北京大兴机场,先行区成立以来,已相继开放了道路测试、无人配送车测试、高速路测试等场景,涉及获批测试的企业包括百度、小马智行、滴滴、京东、美团、新石器等。
而此次发布的《实施细则》则是继政策先行区又一创新型管理政策,其发布为智能网联新技术的探索验证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也是对现有测试管理政策的有效补充,对今后形成有价值、可复制、可推广的无人化测试管理经验进行了有益探索。
往期回顾
1 | 专访方运舟:不管未来造车新势力剩几家,哪吒汽车必占其一 |
2 | 清扫面积翻倍,从业人员锐减60%,无人环卫车是破局最优解? |
3 | 无人小车杀入新赛道:叫板超级地租,打开「自动驾驶+N」的任意门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