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怎样反抗资本毒打(图文版)

发布于 2021-10-16 20:45

 

外卖员引起了全社会的同情,不光是因为他们确实很惨,而是每个人都在外卖员的惨里,找到了命运的共鸣。

 

你的ppt,就是外卖员的订单;你的笔记本,就是外卖员的电动车。外卖员有派单系统,上班族有钉钉。外卖员冒着交通事故的危险抢单送单,上班族冒着猝死的危险996。我们都在各自的系统里,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那么,当代年轻人到底有没有可能反抗“资本+算法”的双重毒打呢?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被系统压榨?

 

如果我们把外卖骑手的困境看做当代社畜的缩影,那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外卖骑手为什么会被算法逼成这样?

 

很多外卖员的回答是:“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我找到了一份2018年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

 

全职外卖骑手的收入,60%在6000元以上,年收入超过7万元。我们对比一下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数据。

 

外卖骑手虽然并不像传说中个个月入过万,但确实大幅超过私营单位就业的平均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骑手里占比最高的是去产能产业工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在2012年达到23241万人,之后几年中减少了1500万。

 

换句话说,有很多人找不到比骑手更好的工作,还有更多人想加入这个工作。骑手在系统面前,毫无议价能力。所以哪怕系统压榨再狠,他们也能咬牙挺住。而无论他们怎么抱怨,系统也会……

 

忍受996的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时代背景。

 

这是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口城镇化曲线。仅仅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里,城镇人口就增加了2.2亿人。

 

这意味着大批年轻人是第一代城市人口,从零开始进行财富积累,而且面临着激烈的同龄人竞争。

 

忍受996的资本毒打,换取更多的生存资料,是像我们这样80、90后不得不面对的选择,甚至是比较不坏的一种选择。

 摸鱼,能反抗资本毒打吗?

那么,在这个系统里的年轻人有没有办法反抗被毒打的宿命呢?

 

这本《弱者的武器》,来自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斯科特。

 

他调查马来西亚的受剥削农民,发现他们虽然没有办法对地主的盘剥公开反抗,就会用一种消极的方式:“行动拖沓、假装糊涂、虚假顺从、小偷小摸、装傻卖呆、诽谤、纵火、破坏”,把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找补回来——至少是心理上获得一些补偿。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上班摸鱼,也是一种弱者的反抗。

 

但是算法系统用精密的管理,从技术上消灭了弱者反抗的可能。

 

首先是精确的计时,外卖员的系统会不断压缩每一次送餐的时间,职场人的钉钉会设定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时限。超时都会留下不良记录、受到惩罚。

 

其次是无时无刻的检查和监督。外卖系统中,外卖员要随时随地打开摄像头,证明自己正在严守规定。职场人的钉钉会不断检查任务的进度,让你在接收通知和汇报中疲于奔命。

 

然后是对个人时间无止境的剥夺。不管是外卖还是社畜系统,都会随时召唤你,把你拉进工作中。

 

消灭摸鱼的权利,还不是系统最可怕的。

 

更恐怖的是,系统不仅能够压制弱者的反抗,还会消灭反抗的意识,试图把每个人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剥削者。

 

 自我剥削是怎么回事

 

假设有一块土地,工作1000小时,能收获1000斤粮食。工作1500小时,能收获1400斤;工作2000小时,能收获1600斤。

 

当你为了多收获200斤粮食,增加500小时劳动,放弃500小时学习和休闲的机会,那就是在自我剥削。 

 

你可能会想,谁会这么傻呢?

 

但是系统就是有办法,让你心甘情愿地“今年加油好好干,老板明年换新车”。因为系统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

 

《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刊发了一篇关于送餐员的研究论文。

 

这篇论文里提到,算法不仅会不断“优化”劳动时间,还会通过一种游戏升级的方式,刺激劳动者自我压榨。

 

在某外卖平台的算法中,外卖员按照完成的绩效,被划分成从“普通骑 士”到“神骑士”7个不同的“骑士等级”。

 

 

想要持续成为高级玩家,就要每个月额外送出50到200单,但是想要成为黑金骑士以上的等级非常困难,成为神骑士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是氪金玩家。你做不到,不是系统不好,是你不够拼。

 

是不是又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气味?

 

普通员工、资深员工、主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

 

你说,我对这种升级没有兴趣,我就想踏踏实实明明白白做条咸鱼,是不是就可以逃离自我压榨了呢?

 

不行。

 

 为什么当咸鱼行不通?

资本社会并不需要让所有人都积极服从,它只需要成功地给其中一部分人洗脑,就足以制造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迫使其他人跟上。

 

第一步,是扩大贫富差距,通过高额回报,让资本持有者和高级社畜相信“996福报”是真理。

 

1960年代,美国大公司CEO的薪水是普通工人的20倍,今天是普通工人的300倍。我国的刘强东同志虽然多年只拿一块钱年薪,但一次招股身价就能增加1000多亿,相当于他的一个月薪过万的普通兄弟从北京猿人那会儿开始全勤上班,一直干到现在。

 

这些人生赢家,对自己怎么成功的未必说得清,但肯定不愿意承认是靠运气或者别的原因。要么强调自己的智慧,要么强调自己的勤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教育你要相信996福报,要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们真的觉得这是自己的人生经验,真的相信。

 

第二步,就是用消费主义洗脑,在劳动者中批量制造“996福报”的种子信徒。

 

 

一旦你接受了这种套娃式价值观,那你就会顺理成章接受如下信念:

 

每一次加班都是给自己增值,每一次通宵都是给未来投资。

 

我手边正好有一本德国思想家韩炳哲的书,《倦怠社会》。他在里面提到,21世纪的社会是一种功绩社会。它不再像传统的“规训社会”一样,告诉你什么不能做,而是不断告诉你“你可以做到”。

 

“工作和效绩的过度化日益严重,直到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这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剥削者同时是被剥削者。施虐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分彼此。”

 

最终,人在这种社会里会变成一种“劳作动物”(animal laboran)。

 

于是,“奋斗X”被批量生产出来了。他们用确定的自我损耗,和确定的猝死几率提升,换取不确定的付出总有福报。系统永不出错,如果福报没有兑现,那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第三步,就是通过削减收入、降低保障,淘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

 

当一个公司出现自愿奋斗12小时、只拿8小时报酬的人,如果我只肯工作8小时,就会被视为懒惰、不合格。如果996出现人传人,那我的8小时工作一定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被末位淘汰就是迟早的事。

 

当公司们在996上达成了联盟,而劳动者无法联合去反对资本的联盟,那么劳动者就从不劳动不得食,变成了不996不得食。为了生存,我就只能被迫卷入这种低人权竞争。

 

好了,三部曲走完,这个系统就足以裹挟大多数人,每个人都主动或者被迫压榨自己,为系统加速。但除了接近资本的少数人能获得超额收益,大部分人在这个系统中都是可割可弃的韭菜。

 

讲到这里,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可能也是你最关心的问题:

 

 当代年轻人反抗资本+算法的毒打有可能吗?

 

有人提出过几种解决方案。

 

一种是掀桌子不干了,主动退出这个系统。比如这几年很热的逃离北上广。问题是我们前面讲过,对大部分社畜和外卖骑手来说,当社畜和送外卖已经是能找到的最不坏的工作,退出之后社保怎么办?下个月房租好下一顿饭怎么办?大多数人根本没有退出的资本。

 

二是不要马上掀桌子,但是努力培养一些技能,脱离系统也一样能生存。比如你可以学着搭建自己的商业关系,为将来自己做生意做好准备,或者可以学习一门不容易被取代的手艺,甚至搞点艺术。

这个解决办法同样成功率很低,只适用于少数人。

 

三是通过法律和制度规范,限制资本社会的系统压榨。因为被系统压榨而受伤的不仅是一个个社畜和外卖骑手,而是社会整体。

 

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河清提出了这样一条社会盈亏点的曲线。

 

这是劳动投入(横轴),这是价值增长(纵轴),正常情况下,劳动投入越多,价值越增加。但是超越了这个临界点之后,劳动投入越多,过劳程度越重,社会的整体损失越大。(员工健康、家庭风险、操作事故、就业挤出效应、消费下降)

 

劳动投入增加带来的收益,企业资本拿走了大头,而造成的损失,比如消费疲软、健康水平整体下降,却是由整个社会一起承担的。企业不会停止996的竞赛,这时候只有让看得见的手来介入,制止这种集体非理性。

 

四,是要让系统中生存的人团结起来,认清我们共同的处境,关心彼此的命运。资本和算法没有人性,但掌控它们的人并不是无所畏惧。外卖骑手的报道掀起舆论热潮之后,各个平台多少都做出了缓和压榨的改变。程序员们一起反对996,虽然不了了之,至少现在可以公开嘲笑和抵制“奋斗X”,而不是默认996福报是真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你我的内心:永远不要被系统洗脑,要相信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ta在系统中是不是神骑士、圣骑士,不在于ta为客户劳动了多久,更不在于ta消费了什么品牌,而在于ta建立的人和人的友爱关系,在于ta为自己和他人进行的创造,在于ta体验到的美和生命乐趣,如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当然,这种体验的前提,是社会能提供保障,让每个人不用被压榨,也可以活得有尊严。


参考资料:

[1]《倦怠社会》,[德]韩炳哲 著,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2019年3月

[2]《精神政治学》,[德]韩炳哲 著,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2019年3月

[3]《精英主义的陷阱》,[美]丹尼尔·马科维茨 著,Penguin Press,2019年9月

[4]《“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 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孙萍,《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

[5]《弱者的武器》[美] 詹姆斯·C·斯科特,译林出版社,2017年1月

[6]《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央视财经

[7]《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8]《新时代新青年: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美团点评

[9]《数字劳工与下一代互联网》,全球传媒学刊(ID:GlobalMediaJournal),作者:文森特·莫斯可,翻译:徐偲骕、张岩松

[10]《外卖员调查:每天超时工作已成常态》,黄嘉慧,劳动观察,2020年9月

[11]《避无可避的过劳,是年轻人的宿命》,腾讯传媒,2018-12-28

图文来源:视知

如有版权问题,请文末留言我们处理,在此致谢!

—END—

在家学习自制力是会被消耗的,优秀的孩子只是做到了这四点

希伯来语创造了那些奇迹?

不以应试为目标的博雅教育,期末考试却捷报频传

我是大型公立幼儿园的优秀班主任,但是我不会把自己孩子送进幼儿园

北大40%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复述完胜考试,夏洛特梅森经典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品格培养的十大技巧

协商式教育的破产,千万不要与孩子交朋友

知乎7万赞:怎样才能高效学习?4000字给你说透

回复 英语,母语式英语博雅教育

回复 西语,母语式西语启蒙

回复日语,母语式日语启蒙

回复法语,母语式法语启蒙

中英双母语经典教育&博雅教育直播课堂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