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活动 | 公共管理学院举办 “做好学问,当好老师”专题讲座
发布于 2021-10-16 21:00
公共管理学院
“做好学问,当好老师”
专题讲座
2021年10月14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在理科大楼A508会议室成功举办“做好学问,当好老师”座谈会。座谈会邀请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童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由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钟仁耀教授主持。
童星教授在学术生涯中几次转型都很成功,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学、社会保障、危机管理、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等学科领域的优秀领军人才,其中长江学者就有六位,可以说在为学和为师两方面都颇有成就和心得。本次讲座童星教授围绕“怎样做好学问”与“怎样当好老师”两大主题展开基于自身经历成就的经验之谈。首先,童星教授以自己的学术转型经历为切入点,提出个人应寻求“需求、兴趣、积累”三者交集,尽可能符合国家、人民、学科、院校的需求,符合自身兴趣和性格与已有知识技能和导师专长的积累,以确定和调整研究方向和职业生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童教授以恩师榜样举例,列举了不同类型的经典名著,告诫大家做到阅读名著、经典和探究前沿、热点并举,并指出应注意权衡前沿热点与兴趣积累之间的关系。再次,童教授强调了掌握多种方法技能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用的方法,为找到适用方法,我们应当具备方法技能的“工具箱”。最后,童教授建议大家培养跨学科视角,以多学科视角综合分析问题。
接下来,童星教授结合自身从教经验,就怎样当好老师进行了分享。首先,童教授对师生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师生关系不是职业关系,更非雇佣关系,而是像师徒和父子关系,优秀的教师应确保“青出于蓝胜于蓝”。同时童教授强调优秀教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加于人”。在对学生的管理培养方面,童教授认为管理方面应以一视同仁为主,辅以区别对待。培养方面应个性化对待,实现因材施教。最后,童教授就招生和培养方面的实操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招生应面向在职教师和应届学生,在培养方面强化其学科意识,辅以跨学科借鉴。
本次讲座气氛轻松愉快,童星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和从教经历,用风趣亲切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了发人深思的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就我国高校应急教育中的学科融合等问题积极与童星教授进行讨论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受益匪浅。
转载自【华东师大公管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