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越为国号,越南对中国皇帝的要求,到底有多大目标?

发布于 2021-10-16 23:46


上方字我们~



对于越南这个国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越南是我国西南方的邻国之一,与我国的广西、云南接壤。越南这个国号很有特点,因为越南历史上的好几个国号,都与我国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越南这个正在使用的国号,是清朝嘉庆皇帝在1804年册封的。其实,越南当时要求的国号是“南越,”对于这个咄咄逼人的国号,清朝当然没有同意。最终,册封为“越南,”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越南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东方六国以后,并没有满足现状。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继续扩大秦帝国的版图。在北方,秦国从匈奴手里夺回了水草肥沃的河套地区。在南方,秦国征服了辽阔的百越地区。其中,越南就隶属于百越地区。秦朝的统治仅仅是昙花一现,秦朝灭亡以后,楚汉之争又起。当时,百越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权,例如闽越国、东瓯国和南越国。其中,南越国的疆域最大,包括了现在的两广地区和越南地区。
汉朝建立以后,历经几十年的经营,在汉武帝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以后,汉朝重新控制了百越地区,并且划分为交州。这一模式从汉朝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在唐朝统治时期,全国被划分为15道。两广和越南等地,被划入了岭南道。直到现在,仍有岭南的说法。鉴于岭南道的特殊情况,唐朝在越南地区建立了安南都护府。请注意,这就是越南第一个国号的由来。在唐朝统治的末期,先后出现了农民起义和藩镇混战等问题。

唐朝灭亡以后,我国陷入了五代十国的复杂局面。当时,越南等地隶属于南汉政权管理。但是,由于南汉政局持续动荡,盘踞越南地区的军阀,脱离了南汉政权的统治。请注意,此时的越南还不是一个政权,而是一个半独立的藩镇而已。宋朝建立以后,由于主要面临北方辽国的巨大威胁,宋朝一直无力南下重新控制越南。按照《宋史·交趾传》的记载:“开宝八年……降制曰:……尔部领世为右族,克保遐方;夙慕华风,不忘内附。……可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封交阯郡王。”由此可见,宋朝承认了越南的地位,并且册封当地首领为王爵。
到了南宋时期,双方的宗藩关系已经完全确立。《宋史》还记载:“淳熙元年正月丙午,以交阯入贡,诏赐国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为安南国王。”从这个时候开始,安南成为了越南的国号,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统治的中期。当然,在明朝统治时期,明朝曾经再次平定安南地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问题,最终不可能从安南撤退。

一转眼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安南国内部陷入了混战,清朝曾经出兵干涉了这场战争。由于水土不服等问题,清朝军队最终撤退。安南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起初,西山朝势力很大,大有统一的气势。可是,西山朝仅仅是昙花一现,南方的阮朝崛起,并且逐步统一了安南全境。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阮朝的当家人阮福映,渴望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和册封。1804年,清朝嘉庆皇帝时期,阮福映派遣使臣纳贡,并且提出了“南越”这一国号。
对于这一咄咄逼人的国号,《清仁宗实录》有详细的记载:“所请以‘南越’二字锡封一节,断不可行。‘南越’之名,所包甚广,考之前史,今广东、广西地界亦在其内。阮福映边徼小夷,此时即全有安南,亦不过交阯故地,何得蘧称‘南越’。又恐阮福映有异心,坚拒之余,令两广海道、边关严加防备: “阮福映求封‘南越’,显有恃功要请情事,恐其心存叵测。所有广东、广西一带海道、边关,俱著密饬地方官留心防备,不可稍涉懈弛。”

由此可见,阮福映提出的这个国号,与当年的南越政权重名。阮福映有染指两广地区的野心,对于这一情况,清朝的高层心知肚明。但是,此时的清朝正忙于镇压白莲教起义,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因此,不能过分拒绝阮福映。按照《清朝续文献通考》的记录:“不可以语言文字之末阻外夷归化之心”,若因国号问题拒绝接纳,人心有失; 因此从实际邦交出发,提出变通之举: “且百越之南,本为夷域,彼先有越裳,继有安南。请赐号‘越南’,于肇锡嘉名之中仍其旧域故土之义。”
由此可见,清朝最终选择了折中的办法,把阮福映提出的“南越,”改成了“越南。”阮福映虽然有心染指两广地区,但清朝毕竟是东亚大陆上的庞然大物。阮福映最终接受了清朝的册封,对外称越南国王,对内称越南皇帝。请注意,越南一直以“小中华”自居。中原王朝拥有自己的宗藩体系,越南没有这样的实力,越南要求控制的各种部落,组建了迷你版的宗藩体系。在官员制度、建筑制度、服饰制度等各方面,越南一直向北方邻国学习。

其实,直到目前,越南仍在不断学习北方邻国。1986年,越南开始了著名的革新开放。革新开放各方面的内容,非常接近邻国的改革开放。越南的军服也是这样的情况,越南的94式军服,与邻国的87式军服非常接近。新一代的12式军服,则高度接近邻国的07式军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