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公共体育场馆已免费(低收费)开放接待超400万人次!

发布于 2021-10-17 13:26

成都市最新公布的《202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成都市民的身体素质有可喜提升。据统计,成都市民总体体质达标率达到93%,比上一年整整提高了1个百分点,成功实现5连升。

《公报》还显示,成都市民的体质变好了,胖娃减少了!和上一年度相比,2020年一个显著变化是成都人肥胖率的下降。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比2019年降低了1.46%和2.30%,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比2019年降低了1.85%和5.96%。

SPORTS & LIFE

More

▲图/ 2021年车迷节蒲江站,市民在浓厚的氛围中感受运动的魅力

这个结果表明,成都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多了,市民的运动健身变得越来越科学合理。这一切都源于城市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稳步推进。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将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体育服务水平,不断丰富体育赛事活动,让市民充分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体育红利。

6月30日出炉的《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显示,在全国110个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各项得分中,成都市公共体育质量满意度得分83.99分,位列第一。

01

体育设施不断增加

市民健身举步可就

曾经,府青路立交桥下是闲置的水泥地,现在已经改建成长约1000米、平均宽度18米的融足球、乒乓球、滑板等9大主题的时尚运动空间,这大大激发了周边市民的健身积极性。与这里相隔数百米、家住浅水半岛的王鹃每天都会带着儿子去那里,“儿子踢球,我就在边上的器材上运动。这里没建起前,我门都懒得出,现在天天都要来,有时间全家都来。”

▲图/ 市民在成都体质检测中心进行平衡性测试

2021年,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家门口运动空间的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布局街道、社区内的公共体育设施,充分挖掘城市街旁空间、屋顶空间、老旧厂房、短期暂不开发土地、商业建筑内部空间、小区院落空间、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空间资源,灵活设置不规则场地的“社区运动角”。

据了解,今年成都将在全市打造不少于50处贴近群众、便捷可达的“社区运动角”,以及200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体育场馆、设施的不断增加,实现了市民健身的举步可就。如今,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走出家门,走进运动场,就近就便锻炼身体。

▲图/ 迎新年绿道活动中,市民与家人朋友一起在绿道中奔跑

为了方便市民参与健身,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成都市发布了“运动成都·体育生活地图”,指导市民根据地图就近寻找健身场地。该地图呈现的体育场馆信息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门球8大项目和49个大运会场馆项目,并在不断地丰富。以此为契机,2020年7月起,成都市加快实施“15分钟健身圈”打造,极大地提高了市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市民的健身时间和健身频率明显提高。据统计,现在常年健身的成都人已达到700万人。

▲图/ 重阳节的绿道活动让老年人聚在一起,运动中度过重阳节

02

免费、低收费开放

运动健身更加亲民

猛追湾游泳场内的健身小广场从早到晚都很热闹,10张乒乓球桌、2片露天羽毛球场、1个室外篮球场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全年到这里参加健身的市民达70多万人次。一直在猛追湾游泳健身的市民曾琛茗说:“我办的是1080元的年卡,平均每次才3块钱。过几年等我60岁了,年卡费用可以下降到700元,每次2块钱更便宜!一年有300天我都在这里游泳。”在城北体育馆打羽毛球的市民李红说:“5月球馆刚开放我就来了,上午9点半到下午1点半,4个小时12元敞开打,即便吃午饭占用些时间,平均一个小时也不到4块钱。”

▲图/ 猛追湾游泳馆主场馆内,市民在明亮干净的场馆里游泳

这是成都大力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在政府的主导下,向市民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越来越多,这进一步激发了市民运动健身的热情。截至9月,今年成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已接待超过400万人次锻炼健身。

SPORTS & LIFE

More

▲图/ 城北体育馆场馆内,为市民提供的羽毛球场地受到欢迎

除此之外,在政府的引导下,成都的民营体育场馆如今也逐步面向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表现得更加亲民。今年8月8日,全市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体育场馆上百个,免费开放点位160个,涉及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网球、搏击、少儿体适能等各个方面。在爱好者中小有名气的和嘉天健下属的文化宫和蛟龙工业港两家羽毛球馆推出了上午10元敞打活动,记者在蛟龙工业港和嘉天健羽毛球馆采访时就看到,偌大的羽毛球馆早已“客满”。

▲图/ 市民在猛追湾游泳馆的免费开放室外乒乓球台享受运动的乐趣

03

全民健身活动周周有

体育人口升至48.6%

除了在体育场馆、设施方面为市民提供便利外,成都还举办了大量全民健身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市民从家中、茶馆里走出来,推动全民健身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截至9月,2021年成都市围绕“爱成都·迎大运”主题一共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各级全民健身活动4768场,吸引到上百万市民踊跃参加。

SPORTS & LIFE

More

▲图/ 东安湖主场馆内,首次向市民开放。市民在家门口观看高水平的体操比赛

以“运动成都”为引领,全市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壮大,受益健身人群全面覆盖,基本实现“一区一品牌”“一协会一品牌”,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成都市体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6%。刚刚过去的重阳节,成都举办了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各类健身活动数十个,吸引了上万名老人参加。家住双流的龙先生在参加了“走进绿道 欢度重阳”2021年成都市老年人绿道健身活动后激动地对记者说:“现在政府举办的体育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走出来,用运动的方式展现新时代成都老年人的健康风貌。

·END·

来源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编辑 |

审核 |

 姜

 邓

  FIND OUT MORE  


成都大运会官网积分商城全球上线!10万豪礼,来就“兑”了!

仅用一天,好礼到手!这就“兑”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