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必刷客观题 - 3.31
发布于 2021-03-31 13:44
A. 尊重的需要
C. 审美的需要
【单选题】2.(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A. 奥苏泊尔
B. 杜威
【单选题】3.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D. 布鲁姆
【多选题】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 效果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直接强化
【多选题】5.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三元是指 ( )。
A. 环境影响
B. 生理成熟
C. 行为
D. 人的内部因素
答案及解析
2.【A】奥苏泊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实用主义代表人物,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他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3.【C】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并认为替代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是后期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坚持了科学、客观、控制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刺激——反应的学习观,以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布鲁姆根据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中连续渐进法的原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假设绝大多数学生只要条件适当是可以掌握任何学习单元的。
4.【BCD】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本题选BCD。直接强化(外部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5.【ACD】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勒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行为是三元(三向)交互作用形成理论。班杜拉的“交互決定论”是建立在吸收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部分的优点并批判地指出它们各自不足的基础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決定因素产生作用的”。
往期精彩
贵州考编必刷题1
贵州考编必刷题2
贵州考编必刷题3
贵州考编必刷题4
贵州考编必刷题5
2021贵州刷题营
不知道贵州教招考什么?
不清楚教招考试如何备考?
加入教综刷题营!
学霸班班为你一一解答!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