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IT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于 2021-04-01 02:04

2021年3月27日, BT+IT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苏州工业园区拉开序幕,第一场趋势综述篇以“当生物医药撞上AI为主题,围绕着“奇点临近,生物医药的寒武纪时代是否已来?”展开,邀请生物医药专家、AI专家、生物医药与AI技术应用企业创始人进行了交流研讨。






倪 乾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倪主任首先发表致辞,他表示,生物医药是当今世界最具爆发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是园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他相信随着BT+IT的深入融合,不仅能大幅降低研发成本,还能显著提升新药性能,加快研发进程,创造更为广阔的产业前景。他对本次BT+IT系列研讨会给予了巨大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企业间能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最后,他表示,园区将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鼓励AI+生物医药项目落地生根,助力生物医药企业茁壮成长。

谢雨礼 博士

微境生物创始人、总经理,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第一场主题报告中,谢雨礼博士以“生物医药新技术简介”为主题,就日新月异的生物医药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在过去两年中,小分子首次突破“不可成药”靶点KRAS,这是小分子共价和变构技术的一个突破。在大分子领域,单抗本身作为一种药物技术也有很多创新,比如说双特异性抗体可以跟两种不同的靶点结合。第三个领域就是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它第一次让大家看到肿瘤,特别是血液瘤是有可能被治愈的。这些生物医药技术都在为医药研发带来一些革命性的变化。最近人工智能机器人化学家的成功开发为生物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AI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实验自动化的快速进步。

孟鑫 博士

华为云医疗智能体产品总监

第二场主题报告中,孟鑫博士介绍了“华为云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华为云携手伙伴,将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他表示,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为基因组、医学影像、药物研发三个领域提供专业AI研发平台,并深度融合AI与科学计算,产生更加便捷、快速、准确、可解释的医疗智能模型,加速医疗大健康行业的创新发展。

嘉宾对话

两场主题报告之后,针对“信息科技与生物科技的创新融合”这个主题,在谢雨礼博士的主持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赵强博士和孟鑫博士依据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具体事例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探讨。对话就信息科技与生物科技的异同、前景、融合的挑战以及在融合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这四个方面展开。比如提到这两者的结合是前景和挑战并存的,孟博士说,我们的生命科学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需要把他们分解成一个个方程组,但问题是具体的未知数还不清楚,有多少未知的变量也不清楚,有可能预测出来的一系列信息在我们的实验体系上得不到很有效的验证。但这是一个挑战,未来绝对是有很大的前景。赵博士表示,现在信息技术向着结构生物学的方向迈进很大一步,未来有可能能预测蛋白质结构,预测复合物结构,预测它的修饰等。对话后,根据参会嘉宾提问的BT对AI的启示作用,华为具体的AI筛选事例以及数据安全问题予以详细的解答。

朱利锋 先生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总以“SISPARK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享”为主题,介绍了苏州国际科技园20年来在科技载体建设、企业服务以及产业投资方面的发展成就。他表示:科技园旗下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产业开展创新融合,推动医学诊断、药物发现、医学数据建库、治疗手段的进步。典型的例子是科技公司的战略伙伴——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通过华为医疗智能体平台促进了企业在基因领域、药物研发领域和医学影像领域的快速发展。作为集人才、技术、产业、生态于一身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的未来发展充满无限可能。

殷建国 先生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紧接着,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殷建国围绕“BioBAY生物医药产业园概述”做了分享,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企业孵化器,主要致力于发展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三大产业群。多家企业在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创新生物技术中崭露头角。


案例讨论一


郑明月 博士

乔楠 博士

阳怀宇 教授

下午的活动进入全新的案例讨论环节。第一个案例以“当 药物所 撞上 华为”

案例讨论二


赖力鹏 博士

范珏 博士

孟鑫 博士

第二个案例分享以“当 晶泰科技 撞上 新格元生物”为主题,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和人工智能负责人赖力鹏博士与新格元生物生信与数据中心副总裁和药企业务负责人范珏博士对AI如何加速从靶点到药物的发现过程展开讨论。赖力鹏博士结合内分泌系统First-in-class药物研发的真实案例,说明AI应该被理解成“基础设施”,可以纠正因知识缺乏和偏见导致的疏漏和偏差,帮助人类寻找小分子药物设计、生物药设计、蛋白优化以及实验工艺优化的最优点。范珏博士结合新格元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系统,说明AI结合单细胞测序可以在靶点发现,靶点验证,化合物筛选和化合物验证等方面中发挥重要作用。分享结束以后,在孟鑫博士的主持下,两位嘉宾围绕“单细胞测序技术与AI药物研发算法的‘纠缠’”,讨论了AI算法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巨大潜能。嘉宾提问中,国际知名分子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学者傅新元教授就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谱系追踪,尤其是肿瘤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的谱系发育过程中的应用,向两位嘉宾提出了一个极具穿透力的问题,引起了嘉宾的深度思考和探讨,将第二个案例分享推向了高潮。

案例讨论三


曾亥年 先生

蔡建华 博士

陈洁 博士

最后一个案例分享以“当 燧坤智能 撞上 维亚生物”为主题,燧坤智能CEO曾亥年先生围绕“AI/CADD赋能新药研发实例分析”,介绍了燧坤智能AI for Drug Discovery, Design and Development平台在药物设计、筛选与发现,老药新用等方面的巨大能量,并分享了AI模型的虚拟高通量筛选用于苗头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选择性激酶抑制剂筛选、E3连接酶配体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应用案例,并介绍了其自主开发的AI模型为生物医药提出解决方案的一些外部合作。维亚生物商务拓展副总裁蔡建华博士以“传统SBDD公司如何对接与支持AIDD”为主题,介绍了近期AIDD在数据和算法的驱动下的巨大腾飞,并简单介绍了维亚生物的主要业务,即从创新药研发到商业化生产一站式服务,并介绍了维亚生物在创新药早期研发方面的能力以及能为AIDD公司提供哪些数据需求方面的支持能力,最后蔡博士还分享了诸多成功的合作案例。分享结束以后,在开拓药业副总经理陈洁博士的主持下,两位嘉宾围绕“SBDD和FBDD新药筛选平台与AI药物研发算法的‘纠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主题辩论



本次论坛最后一个环节是以“AI助力新药研发”为主题开展的辩论赛,参与辩论的嘉宾有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金融界的八位嘉宾,经过现场随机抽签,最终,天士力国际基因网络药物创新中心的王文佳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的阳怀宇教授、杭州剂泰医药的赖才达博士和晶泰科技的赖力鹏博士组成了A队,B队队员则包括燧坤智能的曾亥年先生、新格元生物的范珏博士、国金证券的王班博士和维亚生物的蔡建华博士。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张健教授的主持下,辩论赛正式拉开帷幕。

主持嘉宾

上海交大医学院张健教授

A队辩论嘉宾

王文佳  博士

阳怀宇 教授

赖才达 博士

赖力鹏 博士

B队辩论嘉宾

曾亥年 先生

范珏 博士

王班 博士

蔡建华 博士

辩题一:对于生物医药,数据重要还是算法重要
A队观点:算法更重要;
1. 除了深度学习等高度依赖数据以外,算法还包括演绎等不依赖数据而直接通过算法的革新来产生更多的结果,因此算法的革新至关重要;
2. 数据的解读依赖优秀的算法进行挖掘;
3. 现有的头部AI企业往往都是利用公开的数据,通过改进算法来得到数据的,这也是AI的价值所在。
B队观点:数据更重要;
1. 生物医学属于大科学范畴,科学的发展基于实验,实验产生数据,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科学的证据和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生物科学,其体系非常复杂,需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数据,才能明白其中一点规律。
2. AI的出现正是因为数据的积累;
3. 算法可能并不是必须的,就算没有算法,传统科学基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也能得到很多有用的结果。

辩题二:‘Deepmind AI破解蛋白质折叠’是否是生物医药与AI结合的奇点事件?

A队观点:不是;

A队一辩王文佳博士则认为奇点事件应该是指短期内能对行业发展起到重大突破的事件,而Deepmind AI仅仅是提高了算力,且仅仅只有刚刚过半的成功预测,此外生物医药的研究中小分子的精度要求非常的高,而Deepmin AI的分辨率还远远不够。

B队观点:是;

B队一辩曾亥年先生首先对奇点事件的定义给出了他们的理解,即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后,他们对Deepmind AI破解蛋白质折叠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及其对破解蛋白结构和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

之后,双方围绕Deepmind AI背后的技术、生物医药研究中要求的精度等等辩出了诸多假设条件,展开了多轮尖锐的讨论。

点评嘉宾

梁志成 先生

高长寿 博士

许永 研究员

孟鑫 博士

每轮辩论结束后,来自卡内基训练的梁志成先生、信达生物的高长寿博士,华为云的孟鑫博士和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的许永研究员等四位点评嘉宾分别从辩论的语言技巧和肢体语言、辩论的内容、给出的证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终,经过全场参会人员的投票,B队在第一个辩题中拔得头筹,A队在第二个辩题中扳回一城,双方握手言和。

现场集锦







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由点及面,以终为始,拥抱科技,创新突破!”,继续期待后续BT+IT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技术进展篇、基础架构篇、场景应用篇、治理结构篇”等系列活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