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论语》的阅读体验

发布于 2021-04-01 02:39

营造学术氛围,讲好研修故事
 分享教育智慧,彰显育人情怀 

近代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论语》作为儒学经典,共20篇,全文不到一万六千字。短短一部书,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卓越代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国智慧,最重要的基础便是读懂《论语》。那作为传道授业者的老师该怎么读《论语》?南海涛老师作为本次分院教育论坛的主讲人,给了她自己的答案。

善假于物

读《论语》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关《论语》的注释与解读的书籍有很多:


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而作为教学者,一种解读是不够的,多种版本互相参考,会生发许多新的思考:


孙钦善《论语注译》

(江苏凤凰出版社)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山西人民出版社)



李泽厚《论语今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钱穆《论语新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近代的一些文学作品,如《祝福》,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力度之大,一度使得人们把封建礼教和孔子和儒家所说的“礼”相混淆。但是封建礼教和原始儒学和孔子的“礼”的观念是等同的么?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带着学生进一步辨析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去聚焦这种疑难问题。”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对于孔子“三年之丧”的说法,其弟子宰我质疑,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你认为过了一年就可以去听歌跳舞,你觉得心里安吗?”宰我说:“安啊!”孔子说:“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

定向梳理,主题讨论

对于“礼”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寻找相关的章节来引申,也可以通过阅读译注或者搜索主题来获得线索: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礼仪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厚葬厚在情深。

从孔子对“礼”的本质的解释就可以看到,孔子强调“礼”的内涵是内心的真情实感。

联系体验,深化理解

待到走到他家,已见连殳在给死者穿衣服了。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其次是拜;其次是哭,凡女人们都念念有词。其次入棺;其次又是拜;又是哭,直到钉好了棺盖。沉静了一瞬间,大家忽而扰动了,很有惊异和不满的形势。我也不由的突然觉到: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地发光。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啕,铁塔似的动也不动。大家又只得无趣地散开;他哭着,哭着,约有半点钟,这才突然停了下来,也不向吊客招呼,径自往家里走。……(鲁迅《孤独者》节选)

鲁迅对魏连殳的刻画特别典型地诠释了孔子所说的“与其易也,宁戚”,对祖母的情是发自内心的哀伤,而乡人的仪节只是一种程式化的仪式,不同的行为背后隐含着的对“礼”的内核的不同理解。

分类辨析,文本互证

孔子将“礼”(三年之丧)建立在心理情感原则(不安)上。于是儒学第一原则乃人性情感。三年或一年并不重要。三年大概是沿袭远古氏族传统礼制,却无理性的依据、解释。正是孔子给了它一个解释,即以心理情感作为最终依据。其实三年当然是太久了,早就行不通了。孔子的贡献在于将外在礼制(规范)变为内在心理(情感),此核心情感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孝——慈”。(李泽厚《论语今读》)

外在的礼制变为内在心理,“礼”核心情感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孝与慈,这是李泽厚的解读。

阐释内涵,释疑解难

回过头来再看孔子与宰我的讨论,就能看出《论语·阳货》中这那段话的核心在于宰我以外在的东西为取舍,而孔子强调内心情感的自我体会,所谓不甘、不乐、不安。亲情的根本在心,如果用外物衡量,便失其意涵了。

读不尽的论语

作为经典,《论语》不是长篇大论,它是一条条简短而又深刻的道理。作为阅读者,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理解生活,发现自己,因为《论语》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大师在读了很多书之后,却对一本《论语》情有独钟。

撰稿:康乐

审核:南海涛

编辑:康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