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想,面向未来——柳冠中教授接受《设计》杂志访谈

发布于 2021-04-01 10:41

了解清美最新资讯
● 我们 ●

近日,《设计》杂志主持人李拓、赵华为清美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柳冠中教授进行访谈。柳冠中教授在访谈中,用自己的经历和态度,表达关于工业设计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的想法。

柳冠中教授在访谈中讲到自己的设计经历,并通过几个阶段的经历得到了不同的设计层面的启发。在设计23号使馆时,柳冠中教授设计的灯具方案与以前的设计师设计的方案完全不同,受到不少专家的质疑。他将房屋的吊顶、梁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不过不像是人民大会堂的花灯,也不像当时人们常见的那种吊顶灯的图案。虽然看不见灯的形态,但是它能满足照明需求,包括门厅、宴会厅、办公厅、休息厅等不同场所的照度、配光曲线各是多少,柳冠中教授当时都算出来了。

柳冠中说后来提出的“设计事理学”就是从这次 23 号使馆的设计实践开始有了雏形 :“我设计的不是灯,我解决的是特定条件下的照明问题:小使馆,低空间,有宴会厅,要气氛,有门厅,要有烘托,有办公厅,要照度均匀。这等于是给我上了第一堂设计实践课。那时候这其实已经是工业设计了,只不过当时没这么称呼。”这次实践使柳冠中进一步认识到,设计需要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入手,而不是从造型入手。

后来柳冠中教授去了德国进修,受德国设计教育的培养模式影响,开始思考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他发现,德国学生们的知识绝大多数是自己在实践中得来的,不是老师课堂上灌输的,老师也基本不教技巧,需要自己到实践当中去学。所以他们毕业以后不需要再到工厂去实习、再适应,直接可以上手从事设计工作。这三年的德国进修时光让柳冠中教授深受感触,回到国内就开始和王明旨一道着手组建工业设计系,并主持制订了“工业设计教学大纲”。柳冠中教授一直坚持将“综合造型设计基础”作为给本系学生上的基础课,而并不教“三大构成”,后来这一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课。

柳冠中教授认为,世界是系统性的,万物是相互关联的,虽然有的关联肉眼并不可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他近几年的演讲均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为题的原因所在。柳冠中说 :“视觉很重要,人的信息 80% 是通过眼睛来获取的,但是光靠眼睛不行,为什么要学知识?你要知道背后的原因,社会才能进步。”

而未来培养人才的方式也相应要进行改变。过去强调要培养“专家人才”或“π 型人才”(以 π 的形状比喻跨界、跨专业),柳冠中认为目前这是一般高校或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像清华、北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要更进一步,需要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人才——“廿”型人才 :不仅要跨,而且要有新学科、新物种“冒头”。未来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物会出现,就如同 2020 年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暴发的新冠疫情,我们如何去准备、应对这些未知的挑战和危机,柳冠中认为这才是当下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的着眼点。

谈到理想、乌托邦的话题,柳冠中认为,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设计实践,梦想、想象力是必须要有的,如同儒勒·凡尔纳小说里的内容,当时看似是遥不可及的科幻场景,但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很多内容都已变为现实。像清华美院这样的院校就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柳冠中强调,这个梦想不是做“春秋大梦”,而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付诸于行动。他认为,人才结构如果按这个思路去建构,那么院系或专业的调整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也会自然而然地与大学里的理工科院系去结合、跨界。柳冠中建议,现在的毕业设计不妨可以几个系共同做一个或若干个课题,实行议题制,连续做上几年一定能出成果,也真正做到了跨学科。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目前仍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柳冠中认为这在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常态了,新冠病毒很有可能会与人类共存下去,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肯定要发生改变。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例如聚餐中提倡使用公筷、家居中“玄关”的新功能、公共空间内人与人之间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包括对有潜在风险的人群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都是应对疫情的积极举措。此外,将来像 KTV 这类防疫风险较高的行业可能必须要转型抑或是逐渐淡出,相应地会有新的产业形态、模式诞生。另外一点,对线上教育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需要更加真实的交互场景体验,也是倒逼着相关技术要更快地发展,不然就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像小区、工作场所、公共商业空间等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梯这种相对狭小、密闭空间的设计与改造,以及医院空间的重新规划、设计、改造与管理,乃至整个城市及乡村的规划与建设,这些事都需要重新思考。柳冠中预测,再过若干年,可能整个社会的公共设施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许由此就带来一个新的时代。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