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 伏尔加庄园随想 (尤东明) “迷人伏尔加 最美欧亚风”——走进伏尔加庄园主题采风暨有奖征文作品7

发布于 2021-04-02 22:58

              


三套车 梦之旅演唱组合


                 伏尔加庄园随想

                     文/尤东明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境内的一条古老的河。它原本同世界上的万千条河流一样,静谧,安详,孜孜不倦,生生不息,默默无闻地奔流了数百年。直到18世纪后期,俄国有一位名叫列宾的画家,在它上边画了一条大船,而后,又在它岸边的沙滩上画了一伙纤夫。这伙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们正戗着风,吃力地拉着这条大船。从此,伏尔加河便因为这一帮纤夫,而“蜚声”俄国内外了。


      至于哈尔滨市的伏尔加庄园,说实话,不要说去过,在以前,连听说过都没有。
      3月6日是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组织作家前往伏尔加庄园创作采风的日子,我虽然身在外地,不能亲自参加这次创作采风活动,但我却对这次采风活动早已心驰神往了。那就让我这颗“易动”的心,跟随着各位老师的脚步一同前往,去逛逛这所占地60多万平方米的“大园子”吧。这个数字我是在百度上得来的。看文友们发来的采风照片,我发现庄园里的许多建筑物上边都有一个“尖”儿,尖儿上边,通常都是一个十字架,这可是俄罗斯人的一种建筑风格,这风格,与他们的宗教有关。他们的建筑还有一个风格,那就是“木刻楞”。这种建筑方式比较原始和古朴,就是用整棵笔直的松木“圆条”,稍作加工,然后再一棵一棵地叠摞起来的方式建起来的房屋。
       俄国有一个西伯利亚,那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里边的松树“老鼻子”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索菲亚大教堂,它那像圆葱头一样的“房顶”上也有几个“尖”儿,其实那也是十字架。这教堂的建筑不仅宏伟壮观,还历史悠久呢。那是一位名字叫科亚西科夫的“大胡子”建筑师领着一帮人修建的。百度说,建它的那年是1907年。百度还说,西亚西科夫,也是俄国人。


      我是东北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北方人。我的家在黑龙江边上,江对岸,就是“老毛子”。我们叫它江东,就像松花江的江南江北一样,觉得叫着自然。我热爱冰雪。如果在一年四季当中少了冰雪这一季,就像是炖了一锅酸菜,却被主人忘记了在里面放血肠,忘记了放五花肉,忘记了放粉条子,或者是这些“材料”都放齐全了,可等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却少了“刀烧子”酒。如果没有这烧心扯肺的辣得龇牙咧嘴的东西,这锅酸菜炖得再好再香,也一定索然无味了。
      同样,如果伏尔加庄园没有了俄国人的建筑风格和他们的风情浪漫,那就像是俄罗斯的青年人有了献花与爱情,却独独少了伏特加一样,在生活里就少了一种滋味。还有文友思雯女士身着的一袭红衣,绝对是庄园里那一天的风景。如果庄园里的皑皑白雪少了她的一袭红衣以及她那窈窕的身影,就绝对失了白雪与色彩的和谐,就缺了一份昭君塞外漫漫黄尘与鲜嫩的柳叶儿间那一丝柔和的韵味,倒凭增了黛玉与落花诀别时的一份婉转的凄凉与呆板。 

                                   
      但在这个时节,春天一般可能就藏在不远处的某一个地方。如果春天彻底地来了,也好,那正合我意。因为在我的心里想着:这个时节,地上的草青了,而在这绿色的草原间,应该有一条河在流淌着。不管它叫伏尔加河还是阿什河,不管它的河上有没有大船,岸上有没有纤夫,终归它应该有一条河。春暖了,河开了,野花也盛开了。我们就选一个风和日丽诧紫艳红的日子,来河上漂流、戏水、赏花、观鱼。两条舢板,三五文友,何等的休闲浪漫。这几样,在温暖的夏日阳光下,应该不可或缺。
     那河里可有鱼否?答案,肯定是有。如此最好。那就一定再择一个晴朗的日子,约上文铭,邀上连江,再请来朝阳等几位推心置腹情趣豁达的文友,沿河岸边寻一个开阔的钓处,抖竿甩线,拴钩挂饵,垂钓得几尾鲜鱼;或在岸边磊石盘灶,遍拾干柴,燃起灶火,烹鱼煮酒煎茶。值此鱼鲜酒美茶浓之际,便不顾面红耳憨,直抒心中三千文字,或诗歌也好,或文章也罢,好一个美哉,又好一个醉乎……


     我想,那水边,绝对应该有一座山。这座山不需要很高,就像家乡的西峰山,虽然不是很高,但它的山峰上,也依然常常有云雾缭绕。而且它一定要与这水相依着。山依着水,水又傍着山,山与水相互逶迤艳敛,情同手足,如兄弟,又似恋人,这样才好。但我却又实在不喜欢这个季节的山。在东北,这个时候的山里,除了冰雪和寒冷,还能有啥?至于冰雪,在我们北方人的眼里,虽然喜欢,但却早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了。我所喜欢的山应该是树上挂满酸酸甜甜的野果子,山林间的草丛里布满了各色的野花,在花草丛中,隐藏着肥硕鲜美的蘑菇。枝头上,欢快地跳跃着松鼠,还雀跃着一些不知名的山雀,发出一阵阵脆生生的鸣叫。还有那些走过几场青霜的山林,那树叶儿,在阳光下散出五花般的色彩,那般漂亮,又那般美丽……    
      山迭着山,路弯又弯。攀上山顶, 你会感到天高地阔,天蓝地绿,水清草碧,气润风清,心胸开阔,神怡魂逸。站在山顶上再看那条依偎在山脚下的河,你会发现,她是那么温顺,那么乖巧,那么娴静。那飘在河上的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水上静静地流动着,远远地望去,还有人在这船上扳桨,张网……眼前这一切,一经描画和渲染,便自然的美不胜收。如果你是一位画家,照着眼前的景物画下来,便是一幅精美的国画;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家,对着它按下快门,这便是一张精美的照片;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依样地吟诵出来,这就是一首精美的诗……


      站在这座不是很高的山上,伏尔加庄园就尽收眼底了。在绿毯子一般的草原上,镶嵌着一座座魔方般纵横变幻的建筑。在这些奇形怪状,又充满着神秘感的建筑中,有一座在房顶上举着沉重十字架的教堂,这座教堂叫圣尼古拉。在这座教堂里有一口大钟,所以在教堂上空经常有浑厚而又悠扬的钟声响起,这钟声在这空灵的雪野上,会沿着空旷的阿什河道传出好远。相传这口大钟早年铸于俄国。我不是信徒,但我想这钟声不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彰显这座教堂的神圣、庄严和肃穆,再一个就是可以用这雄浑的钟声,来驱散一些“非专业”教徒在祈祷时因百无聊赖而袭上心头的倦意吧?
      那座在烟囱里飘着淼淼青烟的是一座酒坊。这座酒坊,可以像伏尔加河水一样,终日流淌着伏特加酒。紧挨着酒坊的那栋显得有些破旧的房子,可能是一个养马的马厩。马厩归一位老态龙钟的哥萨克管理。老哥萨克又懒惰,又邋遢,而且终日嗜酒,便疏于马厩的管理。所以,马厩里除了略显寒冷以外,还有一股刺鼻子的及其难闻的味道。马厩里有一个马槽子,但它只是一个用来喂马的槽子。所以,玛利亚也绝不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放在这里的,因为这个马厩是一个“赝品”。


      还有一个壁炉中燃着熊熊的炉火、屋子里悠扬着手风琴那优美旋律的房子,这是餐厅。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俄国厨师的手艺,还有他的烤面包和纯正的伏特加。此外,还有一栋在屋子顶上挂着一个巨大风车的房子,我猜,那极有可能是一家磨坊。因为在磨坊里,往往会有一些神秘的故事发生……
      如果你站在这座山岗上眺望远方的田野,这个季节的田园景色依然色彩丰富,美不胜收。这个季节的风,带着花草和田禾的清香,凉爽宜人。在这个季节里,远处农人的庄稼开始成熟了,原野上的色彩就开始变得分明起来立体起来。如依旧葱绿着的是玉米,那么被太阳晒红了脸儿的就是高粱。还有渐渐开始变黄了的豆子、稻子和谷子……
      总之,我喜欢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境地,喜欢有异国风情和他国文化情愫的庄园。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不妨和我相约,在夏秋时分,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结伴来伏尔加庄园打卡吧。记住喽,伏尔加河在俄国,但伏尔加庄园,可是在哈尔滨呦!
           

【创作简介】尤东明,黑龙江农垦人,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近年开始学习文学创作,曾有文字发表在黑河日报、北大荒日报、农垦工人杂志、中国农垦杂志、北大荒文化杂志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并在多家网络平台上发表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

编辑:赵文铭
图片:王珏摄,部分来自网络资源。
主办: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
投稿邮箱:
Wenyijiaoliu2020 @163.com
结束语: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微信群是以文学艺术交流为主、体美娱乐为辅的文学艺术家园,主张积极传播正面能量,大力抵制消极信息;鼓励交流答疑,反对嘲讽打击;提倡相互学习,摒弃庸俗趣味。其目的是通过加强文友之间的交流,力争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在这里,没有你高我低的窘境,也没有浅薄的傲慢与偏见,有的只是彼此欣赏和渴望进步的意愿。这里欢迎一切有利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写作水平的分享,虽然人数不多,但分享、点评、创作已蔚然成风。文友们经常自发地掀起讨论的浪花,这里俨然成为都市文艺百草园中空气最为清新的一片净土。同时,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积极组织作家、诗人、文学艺术爱好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采风活动,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也想凭借文艺家之笔,助推冰城文化产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欢迎喜爱纯文学艺术、不慕浮华、远离尘嚣的您加入本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