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的设计思路
发布于 2021-04-05 00:00
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是以往教材里没有的。编者设置该专题主要是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基本的阅读能力,将课内单篇课文的学习与课外整本书阅读贯通起来。教材编者希望借助该专题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
上述认识,是我设计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一课的出发点。
《小故事大道理》在寓言故事单元里,该单元中有中国古代寓言,有现代寓言,有克雷洛夫寓言,还有根据伊索寓言改写的寓言。在快乐读书吧中,编者不仅再次提及《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还提到了阅读寓言的方法:先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三年级学生读懂寓言以及寓意并不难。而联系生活深入理解寓意,则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水平,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感悟生活的能力也不同。前者是,教师不教,学生也会。后者是,教师教了,有些学生也不会。那么在阅读寓言时,有没有教师不教,学生往往不会留意,教师教了,全班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者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的内容呢?有的。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时,常常会发现一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或者是中外两个不一样的寓言故事,寓意却是一样的。开展对比阅读,就能让学生从看似浅显的寓言故事中读出深层的东西。而且,因为寓言的篇幅短小,在课堂上进行对比阅读,也是适切的。于是,我就将对比阅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课型是学生读完了《中国古代寓言》后的班级读书会。第一个板块,让学生通过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回顾书中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挑选一个寓言故事讲述,并采用即兴的师生情境对话,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理解的寓意。讲述寓言故事,实际上就是进行详细复述的训练。情境对话则是引导学生将寓言与生活连接起来。
第三个板块,组织学生比较课文《鹿角和鹿腿》与《池边的公鹿》。前者是根据后者改写而成。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两个文本只有结局是不同的。前者,鹿狮口脱险,后者,鹿成了狮子的腹中餐。然后让学生交流,哪个结局使寓意更彰显。学生都说是后者。
第四个板块,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录读了寓言故事之后的联想。
两次对比阅读,都不是为了对比而对比。前一次指导对比阅读,是学习。后一次通过对比阅读中理解寓意,是运用。两者都指向通过寓言故事的情节、人物的体会,更好地理解寓意。
2021年4月4日
我不能再带着蜡黄的脸色去上公开课,并被拍下来了。
韩纪透明质酸舒缓补水面膜水润保湿滋养修护紧致嫩肤面膜 韩纪透明质酸舒缓补水面膜10片装/盒
¥99.00
韩纪小鸡蛋面膜嫩滑补水保湿隐形面贴膜滋养水润紧致细滑批发 蜗牛 水润亮肤面膜10片装
¥99.00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