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论坛】武国战/《心门的钥匙》之展望未来(二)
发布于 2021-04-05 19:39
作者简介
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并尽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却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孩子读书学好,父母就得言传身教;要想让孩子读书成才,父母就得正确引导。小树需要从小修剪,人才需要从小培养。
庄稼长势不好,不能怪怨庄稼长的不行,只能怪怨种庄稼的人不会耕耘;小树弯曲,不能抱怨小树长的不正,只能怪怨种树的人没有从小修剪;孩子学习差跟不上,不能怪怨孩子脑子笨不听话,只能怪怨父母教子无方,管理不当。
教育孩子读书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不听话,不是孩子过,是家长“混”,家长从来不管不教,任其发展,孩子怎么能自觉看书学习呢?要想让孩子自觉学习,父母就得养成经常看书学习的好习惯,不赌博、不酗酒、不偷懒。
孩子是在“鼓励和夸奖”中长大的,不是在“棍棒下”成才的,尽管孩子学习差跟不上,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能骂不能打,更不能罚站罚跪,而要耐心地去教育、去引导。
有些家长不是正面教育孩子,而是采取恐吓的办法,说什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把你填了大河”;要不就是眼睛一瞪“你若是不听话,就让公安局把你抓进监狱坐了牢;”还有的家长甚至说什么“你要是打不了1多少多少分,就让黑社会老大把你捆住带走,送到国外永远回不来的地方”等等。
这种违背正确教育的恐吓方法,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弄不好会导致孩子精神失常,发生意外的事端。不但成不了才,反而会给父母带来一生的“遗憾”。每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颗“参天大树”,而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孩子能否成才,父母和教师是关键,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做父母的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的成绩才会循序渐进,步步走高。做父母的不是让你每天问孩子想吃点什么,穿点甚衣,而是要你观察孩子每天在思想什么,需要什么,期盼什么。父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做母亲的,有时一句话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走向。一个母亲是否品行端庄,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母亲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从古自今,许多有出息的名人,大都深受其母亲的思想熏陶,从而也成就了孩子的人生,因此,做母亲的只有做到最好的妈妈,才能使孩子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做母亲的要是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如,怎么能说服孩子呢;连自己都管“不好”,又怎么能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呢?
不少家长每天起来不是涂脂抹粉逛大街,就是麻将桌上比“高低”,有的家长甚至每天晚上打麻将、酒店进舞厅出,把孩子扔在家中置之不理。孩子因父母不在家没人陪伴,孤独寂寞,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孩子怎么能学做人走正道呢?教育好一个孩子,能带动整个家庭;一个好的家庭,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有些家长你若奉劝她好好管教管教自己的孩子,她非但不听劝告,反而会说:“要是好的,不管教也成才呀,要是生下笨蛋,管教也无用”,管教真的不起作用吗?并非如此。
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刚入学的时候也是“呆头呆脑的”,教导主任曾断言,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在大家都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怀疑自己笨的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指责和埋怨孩子,而是想办法鼓励孩子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他为了激励孩子学习兴趣,专门买了一盒积木,然后让全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看他垒积木。他每垒一层大家就给他热烈而真诚的掌声和鼓励。在掌声的鼓励下,孩子的自信渐渐地苏醒了,意志慢慢地坚强了,理想随之而远大了,最终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
人的天赋火花一旦点燃,内藏潜力就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脚的耐力一旦磨练出来,就能踏遍万水千山;人的大脑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就会出现人们料想不到的神奇故事,爱因斯坦不就是一个深动的事例吗?
孩子的幼小生命好比一颗果树,果树有主枝,有分枝,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不结果的分枝上(缺点、毛病),分枝就会越长越差(越抱怨孩子,孩子越是不学),最后颗粒无收(成绩越来越差)。家长要是盯在果枝上(孩子的长处),果枝就越长越壮(适当的鼓励和夸奖),最后必定是果实累累(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许多家长急于求成,恨不得孩子一夜成为“尖子生”,采取违背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不学也得学”“不会也得会”,孩子要是不学不会,就罚站罚跪。也不替孩子想想学习差的原因:是听不懂跟不上,还是贪玩厌学;是老师教法不当,还是另有原因。由于家长不理解孩子,于是孩子痛苦的学习生涯便开始了。
每个家长都知道,要想庄稼长的好,就得有投资有付出这个道理,可是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差、跟不上,就发牢骚、发脾气、大动肝火,把所有的火气都撒在孩子身上:“你看人家某某孩子如何如何,你看你那个讨吃象!”由于家长不会说话,就像一把匕首插入孩子心肝上,结果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本来想通过努力赶上好学生的孩子,结果放弃了读书的念头,无形中结下了较劲的“冤仇”,你让我学,我偏不学。
庄稼长势不好,农民从来不埋怨庄稼,只是怪怨自己投资太少,管理不当,而我们的家长,孩子学习差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在孩子身上。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好坏;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走向如何。科学的成才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充实的美好童年。
父母是教育家,是观察家,只要孩子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就要给予夸奖和鼓励,哪怕天底下所有的人都瞧不起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放弃,我们要含着眼泪,鼓励孩子急追猛赶跑在最前面的学生,不能让孩子停在学习的起跑线上。
若是孩子天赋聪明,就是作题太粗心,做父母的就要经常检查检查孩子的作业,错在哪里,家长检查孩子作业不能只看分数,要看题的难度;不能只看有多少对号,而要检查错的原因,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若是孩子接受能力较差,我们就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哪怕孩子10道题做对了3道,也要给予鼓励,决不能谩骂责备。
有这样一个母亲,想通过不同场合做比较来夸奖自己的孩子,使女儿改掉睡觉总是抓住她的手的毛病。以前她的女儿一到睡觉时总会说:“妈妈,手,手”,这种毛病成了这位母亲的一个负担。自从孩子进幼儿园后,她在幼师那里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睡得特别好,自理能力也比家里强。于是她便把自己的女儿叫到老师面前,夸奖女儿说:“你在幼儿园睡得那么好,我相信女儿在家睡得比幼儿园还要好,肯定以后再不用摸妈妈的手了”。从那以后,女儿真的睡得特别好,再没摸过妈妈的手。
一个瘸脚孩子正在路上吃力地向前走着,你若迎面碰见说:“啊,多漂亮的孩子啊!要不是腿上有这点毛病,那该有多好啊”。孩子听后心里热呼呼的,以后很可能加强锻炼,矫正自己。换句话说:“你们看这是谁家的孩子,一瘸一拐的,说不定哪天会瘫下。”孩子听后自信心受到了挫伤,也许会放弃锻炼,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两种说法两种效果。所以说孩子是在夸奖中成长的,不是在谩骂中变好的,越夸奖越聪明。
孩子得到鼓励和赞赏,对他(她)们的成长和日后发展就如给了一块自信的基石一样,哪怕一丁点的诚恳赞赏,也会让孩子渐渐养成好的个性,变成一个主动学习的好孩子。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酒喝千杯还嫌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良言”就是指夸奖赞美的话语。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家长要多喊几声“加油”“冲啊!”尤其是做母亲的,启蒙教育是关键,母亲的最初教育,往往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走向。
孩子是凭感觉走得,孩子有天才的感觉,他就会从天才这方面奋斗;孩子有人才方面的感觉,他就会从人才这方面努力;孩子有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变成一个好孩子。做家长的要是事事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行,孩子就会自卑自弃,成绩就会逐渐倒退。孩子学会了跟着感觉走,生命就会在感觉中提升,成绩就会在后进中提高。
家庭出生好赖不由自己选择,但是走什么路全靠自己努力。无论家庭出身好与坏、贫与富,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人生的座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孩子懂得了这些成才的道理,他就会自觉地看书学习,主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下的作业。只要孩子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不会感到读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过去是读死书,死啃书;现在是读好书,用好书。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学什么知识,孩子喜欢学得东西,就会拼命地去读什么书,所以孩子喜欢学什么就让他学什么。要根据孩子的爱好特长让自己去选择,他就会成为某方面的人才,不要替代孩子选择孩子不愿意学的东西,这样会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尤其是孩子上初高中阶段,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选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对池塘钓大鱼,选错学科毁一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现在的社会发展特别快,新事物不断地产生,旧事物逐渐地淘汰。社会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即使不断地看书学习,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的人天天在更新观念,有的人一辈子也因循守旧。时代造就英雄,社会淘汰弱者,所以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让孩子去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教育孩子要像欣赏婴儿学说话学走路,在欣赏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不是聪明的孩子受夸奖,而是被夸奖的孩子更聪明。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决定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父母的希望,被无数人眷恋,被无数人羡慕,又怎能缺少书的陪伴?当孩子被一本好书所吸引,好奇地问为什么小虫有那么多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为什么鸟儿有两只翅膀能飞上蓝天,而鸡鸭同样有两只翅膀,却不能飞上蓝天?……这些好奇的东西,很可能突然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变后进生为拔尖生,从一棵幼小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晚上孩子望着满天的星星好奇地问道:“妈妈,为什么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才能会一次面?什么是银河?为什么要把牛郎和织女分开?一个住在河东,一个住在河西?母亲可以借此问话回答:“只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自然会明白的。”当时孩子有可能会说:“妈妈,那我一定好好读书。”一句好奇的问话,引发孩子自觉学习的信念开始了。
教育孩子读书成才,不一定非得嘴磨碎道你怎么怎么,这是一种逼住孩子学习的“笨办法”,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不一定能起到孩子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农民种庄稼,只有懂得种庄稼之道才有好得收成;教育孩子,只有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许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己为关,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孩子就能读书成才,步入社会,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念。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最困难的一门学问,不是人人都会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无论事业多么成功,工作多么繁忙,也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即使再有钱再有权,也抵不上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如果把孩子培养成庸才,就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的犯罪。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两岁半到六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期间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
语言发展关键期是三岁到六岁,想象力发展关键期是两岁到八岁,文化敏感关键期是六岁到十岁。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这个时期应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如果错过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12岁到15岁是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关键期,这一阶段若是抓不好,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父亲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下班的路永远是回家的路,切不可下班后不回家,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才更优秀。
好父母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或做游戏的方法,诱导孩子树德树志,开动脑筋,也可以讲一些古代读书成才的名人作家,爱国英雄;也可以讲一些现代读书成才孩子的学习经历。如残疾人张海迪自学成才的经历等故事。这些深动的故事,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记住:鼓励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家长快乐,孩子就有希望;家长悲观,孩子就会失望。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一层感情隔阂,家长心里痛苦,孩子心里也难受。孩子没法讲心里话,意味着心灵没有家;家长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说明家长有怨气。家长和孩子之间连接着一条看不见的通道,它连接着家长和孩子的“心”。
如果家长能给通道输进“关爱”和“欣赏”,父母高兴,孩子也快乐;如果家长只给通道输“抱怨”和“指责”,大人急躁,孩子也痛苦,通道也就渐渐地“堵塞了”。长期孤独寂寞的心灵,不是使孩子在沉默中爆发,就是使孩子在孤独寂寞中消亡。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能只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而自己整天趴在麻将桌上“赌博”,把孩子丢在一边“不管”。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才能步步走高。孩子不听话,不能打不能骂。这种教子无方的粗暴行为,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气你也气。
不是说你有钱,孩子就会读书学好,而是重在言传身教。要想让孩子学好,父母就的学好。只有父母以身立行,孩子才会亦步亦趋。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孩子在棍棒下成长,而是让孩子在快乐中求知,在喜悦中成长。家长的心亮了,孩子才能看见光明,看到成绩,才能提高学习的信心。家长的心点亮了,才能驱走孩子心中的黑暗。
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够,会使孩子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呵护,虽然是一种“爱的情感”,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生儿育女固然不容易,教子成才更是难上加难。
师不高,弟子拙;子不教,父母过。马从驹时驯,人从幼时教。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任性去,任性来,自由自在难成才。春种不当害一秋,教子不当毁一生。金钱有价,但孩子的未来却无价,孩子幼时学下的知识好比是石头上刻下的,永远不会忘记。
管教好了就是人才,管教不好就变成了蠢才,谁耽误了孩子的学业,谁就是历史的罪人。钱可以少花甚至不花,但是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业。
往期回顾
【岁月知味】段飞龙/想起伟子
【诗情岁月】张洁慧/姥姥——写在清明
☆☆☆☆☆☆☆☆☆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单位:好古学堂
主编:白艳
副主编:王爱明
编辑:张咪
投稿邮箱:1037508164@qq.com
投稿电话/微信:18947765050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单位:好古学堂
主编:白艳
副主编:王爱明
编辑:张咪
投稿邮箱:1037508164@qq.com
投稿电话/微信:18947765050
感恩有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
感恩有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